簡介
官名。位在縣令或縣長之下。主管治安
縣尉得張黃蓋。——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官名(相當於公安局局長)秦、漢制度,與縣丞同為縣令佐官,掌治安捕盜之事。一般大縣二人,小縣一人。西漢長安與東漢洛陽,各有四尉。魏、晉、南北朝沿設。西晉洛陽與東晉南朝建康

歷史
縣尉是唐代縣級政府中的重要官員。對於其職掌,《唐六典·三府都護州縣官吏》記載:“親理庶務,分判眾曹,割斷追催,收率課調。”唐代縣級政府行政機構中,縣令是長官,負責統籌全縣之政務;縣丞是副長官,輔佐縣令行政;主簿是勾檢官,負責勾檢文書,監督縣政;而具體負責執行辦事的就是縣尉。其職掌包括行政、司法、財政等各個方面,是具體負責庶務的官員。
據《唐六典》記載,京縣設六縣尉,分判六曹事,即司功、司倉、司戶、司法、司兵、司士,一尉判一曹,與州府的六司相對應。畿縣、上縣設尉二人,亦掌六曹,一掌兵法士,一掌功戶倉。
《文苑英華》載歐陽詹《同州韓城縣廳壁記》記載:“縣亦有六曹,尉二人,一判功戶倉,其署曰東廳;一判兵法士,其署曰西廳,茲廳兵法士之廳也。根之州,則司法、司兵、司士盡在,形其國,則兵部、刑部、工部盡在,兵主武,法主刑,士主工。”韓城縣是上縣,密縣作為畿縣與其相同,設縣尉二人,一人職掌兵法士,一人職掌功戶倉。其職能主要是司法捕盜、審理案件、判決文書、徵收賦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