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緣桿(“pole”或“polesport”),即競技鋼管舞的學名,其祖先為中國古代緣竿,是中國傳統運動的衍生品。
緣桿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一部分,也是中國寶貴民族藝術傳承中的新表現形式,未來走向將是單項或競技體操項目。
起源
競技鋼管舞起源一直存在爭議。據歷史記載,中國秦漢時期就已經有了緣竿,緣竿時或將竿木固定在平地,或支撐於身體某部位,人緣而上,並做各種驚險優美的動作。
近代競技鋼管舞的形成與發展受中國傳統雜技爬竿及雙爬竿影響,不少高難度動作也被國外優秀舞者借鑑到鋼管舞運動中,經過改編形成了不少漂亮而有難度的技巧。而後融入各國民族文化,競技鋼管舞技巧逐漸五花八門,深受人們推崇。
雖然現代鋼管舞形式起源美國,是否由中國傳入仍有待考證;但事實證明,中國古代體操項目中早已有桿類運動,其運動形式和表現形式極其相似。
與緣竿的區別
緣竿是古人根據運動形式命名,緣為爬之意,而古代竿多數是選用竹竿或木桿作為道具,為了保證安全係數,必須要求有一定的粗度才能保證安全,當時材質的韌性必須符合運動形式需要。發到至今,雖然木質桿仍存在雜技當中,保持著較為原始的緣竿方式,而在長期的發展中緣竿也分出了另一支流派,在少數民族運動會甚至國小校園裡也安置有爬竿道具,一般為鐵質,粗度與鋼管舞器械較為相似。
在競技鋼管舞運動中,桿的材質是鐵制,表面鍍鈦或鉻保持光滑度,通常鋼管舞舞者叫道具為桿,技巧多為桿上、桿下等,動作如單腿掛桿以及各種桿上技巧,與古代緣竿技巧極為相似。競技鋼管舞中規定器械直徑一般為42到50毫米不等,粗細要符合現代鋼管舞技巧需要,可以允許人們通過手、膝蓋窩以及胳膊等部位懸掛和支撐。
在現代雜技中,緣桿一詞已很少被運用,但在史料中多有記載這項運動。
更名過程
2012年,為了加速鋼管舞作為體操項目中的一項進入2020年的奧運會,成為正式比賽項目,世界鋼管舞聯合會擬為競技鋼管舞更名。競技鋼管舞和傳統鋼管舞相比,雖然同樣是在鋼管上進行,但追求不同,競技鋼管舞更加強調力量、技巧、動作、美感等。
按競技體操規則,競技鋼管舞需要直觀而形象的名稱,經過多方借鑑,最終選定——緣桿。它反映了鋼管舞的歷史價值,以及古代人們業餘運動生活,更形象的說明了競技鋼管舞將更好的詮釋一種桿類運動的新表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