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意識

緣意識

“緣意識”是佛教用語,通俗地講就是泛指一起事物的發生或者消亡都是由一定的關係和條件所決定的,沒有恆定不變的東西。同時,緣意識也反映在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中,講究因果報應。

佛教中緣意識

概念

“緣”,意為關係或條件,泛指人與人或人與事物之間發生聯繫的可能性。“緣”是佛教思想的重要範疇,亦名“緣起”(梵Pratityasamutpada)、“緣生”,是“因緣生起”的略稱。“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由眾‘因緣’(條件)和合而生,亦因眾‘因緣’的演變而變異或消失。” 所謂“緣起”,通俗的講,就是指一切事物或一切現象的發生、發展和消亡,都是由一定的關係和條件決定的,沒有恆定不變的東西。反映在世界觀里,佛教否認有至高無上的神,認為事物是處在無始無終、無邊無際的因果網路之中;反映在人生觀上,佛教強調主體的自覺,並把一己的解脫和普度眾生聯繫起來。

緣起論

佛教思想的核心是緣起論,佛教經論和各個宗派,都以“緣起”說作為世界觀和宗教實踐的理論基礎。《中阿含經》卷四十七:“此有則彼有,此無則彼無,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以此解釋世界、社會、人生以及各種物質和精神現象產生的根源。最早的緣起說是“業感緣起”即“十二因緣說”, 主要用以解釋社會不平等和人生痛苦的原因。此後,佛教各派作了許多發揮。般若、中觀學派都以“緣起性空”說,說明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認為只有一切事物的本性體空,才能生起一切事物。《中論》稱之為八不緣起。瑜伽行派用“三界唯心”、“唯識無境”說明世界的本源,稱為阿賴耶緣起。《勝鬘》、《起信論》等經論都以真如心、如來藏、佛性作為世界的本源,稱為真如緣起。華嚴宗結合“判教”,把緣起分為四種:1、小乘教的“業感緣起”:由煩惱惡業招苦果,因果相續,六道輾轉,生死輪迴。2、大乘始教的“阿賴耶緣起”:由阿賴耶識之種子起現行,現行又熏種子,亦現行諸法為緣,生煩惱惡業而招致苦果,三世因果輾轉相續。3、大乘終教的“如來藏緣起”(真如緣起):如真或如來藏為染淨之緣所驅,生種種事物,其染分現六道生死輪迴,其淨分現四種聖人。4、《華嚴經》圓教的“法界緣起”:法界通常指真如、實相等,即真如法性之本體為一法界。又為一切法緣一切法成一大緣起,以一法成一切法,一切法生一法,一與多、心與境等圓融無礙。由此,“緣起”的具體內容也相應更加豐富。
另外,丁福寶編撰的《佛學大辭典》還將佛教中的“緣”區分為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從狹義方面而言,“緣”指引起結果之直接原因(內因)外之間接原因(外緣)。廣義而言,系合因、緣兩者之稱。分為四類: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緣還可作動詞用,意思是攀緣、緣慮,謂人之心識攀緣於一切境界而膠著不捨。
緣起說是原始佛教針對當時各種宗教哲學主張宇宙是從“大梵天造”、“大自在天造”,或從“自性生”、“宿因生”、“偶然因生”、“生類因說”等理論而提出的,是佛教理論的基石和核心,用以解釋世界、社會、人生和各種精神現象產生的根源。

內涵及其流變

緣起論是佛教諸乘諸宗哲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論,顯示了佛教對生命和存在的看法,被視作佛教徒三皈依的中心“法寶”的同義語,故有“若見緣起即見法,若見法即見緣起”。緣起理論的基本內容,可以《中阿含經》中“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來概括。蓋佛陀對印度諸外道所主張“個我”及諸法具有實在之自性等論點,均予否定之,而謂萬有皆系相互依存,非有獨立之自性,以此解釋世界、社會、人生及各種精神現象產生的根源,建立特殊的人生觀與世界觀,成為佛教區別於其他宗教、哲學、思想的最顯著的特徵。
中觀派的創始人和奠基人龍樹是佛陀滅後第一個重要的大乘佛教學者,他的主要思想體現在《中論》觀四諦品第二十四:“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後文又作了進一步闡釋:“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這裡所說的“法”,原意為“護持人間行為的規範”,其後發展為真理之意。“法”的意義非常寬泛,凡意識可以思及的,皆可稱之為“法”。《中論》謁中所言的“法”,是宇宙中一切物質和精神現象的概括。“因緣”則指生起“法”的內外原因。通常“因緣”並舉,但“因”是內在的、直接的,“緣”是外在的、間接的,故有內因、外緣、親因、疏緣之說。龍樹認為,對於因緣和合的一切事物,認識到他是空以後,還要認識到它是假名,從本質上看,事物由因緣起,故沒有自身獨立的實體存在,本性是空,即性空(非有)。後來,中觀學派的著名大師月稱發展了龍樹的無自性說,把緣起性空論演變成為性空緣起論,認為“正是因為無自性才可以說是緣起,也就是說,雖然一切現象是性空,但是緣起是有的。” 但事物又確實可觀可感,龍樹認為那只是施假名以示其有(非無)。性空緣起論者認為,佛家的“有”,是假“有”,其實質還是“空”,但是“空”也並非虛無,而是一種沒有客觀實體的狀況。

緣起論分類

緣起又可分為含有宗教倫理價值的緣起和與價值無關的一般緣起。十二緣起四諦說,談的只是價值緣起。所謂價值,有‘生死輪迴之迷的狀態’的負面價值,及“不死涅盤之悟的狀態”的正面價值二種。負面價值的緣起稱為“流轉緣起”;正面價值的緣起稱為“還滅緣起”。佛教的種種緣起列表如下 :
┌─────┬────────────────┬────┐
│緣起說 │緣起略說 │四法印 │
├─────┼────────────────┼────┤
│ │此生故彼生┐ │諸行無常│
│一般的緣起│此滅故彼滅┘(時間的前後) │ │
│(緣起一般)├────────────────┼────┤
│ │此有故彼有┐ │諸法無我│
│ │此無故彼無┘(空間的、論理的) │ │
├─────┼────────────────┼────┤
│ │緣無明有行──┐ ┌苦(果)┐│ │
│ │緣行有識…… ├流轉┤ ││一切行苦
│ │緣生故老死等一│ └集(因)┘│ │
│價值的緣起│切苦蘊生───┘ │ │
│(十二緣起├────────────────┼────┤
│、四諦) │無明滅故行滅─┐ ┌滅(果)┐│ │
│ │行滅故識滅……├還滅┤ ││涅盤寂靜
│ │生滅故老死等一│ └道(因)┘│ │
│ │切苦蘊滅───┘ │ │
└─────┴────────────────┴────┘
上述表中的“諸行無常”是就時間的先後關係論述無常;“諸法無我”則包含了時間關係、空間的同時關係(不含無常)或理論的邏輯關係。若以此配置緣起略說,則可見“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表示時間的先後關係;“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表示空間或邏輯關係。其次,“一切行苦”表示迷的輪迴狀態,因此是負面價值。而“涅盤寂靜”是表示悟的涅盤狀態,因此是正面價值。十二緣起之中,“緣無明有行,緣行有識……,緣生故老死等一切苦蘊生”,是表示迷界的流轉緣起;“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生滅故老死等一切苦蘊滅”則表示悟界的還滅解脫緣起。四諦中的苦、集二諦是流轉迷界的因果關係;滅、道二諦是悟界還滅的因果關係。

理法

佛教認為緣起是理法,作為理法,它就是有客觀性的、普遍性的,所以“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雜阿含經》二九六)。另一方面,由於緣起的初意在解決因果問題,法由緣生亦即是由因生,於是導致因果分析;所分析的對象也不限於生命現象,而是擴大到客觀上的“法”,結果產生部派的因果論。據《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緣起”辭條的解釋,六因、四緣、五果的關係如下表:
[六緣] [六因] [五果]
┌俱有因┐───士用果
├相應因┘
因 緣───┼同類因┐───等流果
├遍行因┘
等無間緣─┐└異熟因────異熟果
所 緣 緣─┼─能作因────增上果
增 上 緣─┘ 離系果
隨著佛教從小乘發展到大乘,從印度傳到中國,對於緣起理論的解釋逐漸發生變化,內容也不斷充實,從而形成了一個龐大完整的理論體系。從印度佛教到中國、日本的佛教,幾乎全部的佛教,都是以緣起說為中心思想。佛教傳入中國以後,大體上一直處於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附庸地位,發展到唐代達到了頂峰。隨著歷史的發展,它與本土的儒道相互交融,調和儒、道思想的傾向也日趨明顯,以至愈來愈失去原來印度佛教的本色,成為儒化的佛教,但是就總體上來說,緣起在佛教中的理論的核心地位沒有變。在佛教看來,社會、人生的一切活動,都要按照緣起的法則而生滅變化,但是緣起說的重點不是說明事實世界的現象關係,而是為了使人們能正確了解苦樂迷悟,去探討與人類命運有關的社會或人生之宗教、倫理等現象。
從緣意識的演變過程來看,最原始的是“業感緣起”論,即“十二因緣說”;其次便是“緣起性空”說,稱之為“中道緣起”論;之後是瑜伽行派的“三自性”和“唯識無境”的“自性緣起”論;密教的“六大緣起”論。佛教傳入中國後,又增添了幾種緣起理論,這就是“《大乘起信論》宣傳以先天的‘清淨心’為世界本原的‘真如緣起’論,天台宗的鼓吹的‘性具實相’論,華嚴宗的倡導的‘法界緣起’論和禪宗奉行的‘自心頓現’論。” 本文把佛教有關“緣起”的這一整套理論體系統稱為緣意識,分“因緣生法”、“緣起性空”、“因緣果報”“、業報輪迴”四個範疇,四者的聯繫與區別簡述如下:
“因緣生法”,是佛教緣起論的基本組成觀念,佛教經論對此多有論述。 “法”是一切物質和精神現象的概括,“因緣”則指生起“法”的內外原因。緣起說認為,世間萬象紛紜,都是由各種關係、條件相互聯繫交織而成的因緣之網,其中無一能孤立獨存。“因緣生法”論抽空了宇宙萬象存在的物質性,而將其歸諸於心,認為大千世界事物的生與滅都是主觀精神的表現,以此來以解釋宇宙、社會、人生以及各種精神現象產生的根源,因緣和合而世間的萬事萬物生起。。
“緣起性空”,基本意義即是:萬法是“眾因緣具足和合”而成的,因為“特屬眾因緣故無自性,無自性故空。”龍樹在其《中論·觀四諦品第二十四》中的謁頌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這即是說,世間萬事萬物(即“法”)是在各種條件完備的情況下而形成的,因而萬事萬物沒有一個自足的、不變的質的規定性;離開了眾因緣,就無法判斷該物是什麼,物本身沒有自己質的規定性,這就叫作“空”。但是,眾生所見的現象界並非如此,此物非彼物,牛非馬是顯而易見的。因此,為了引導眾生達到對般若實相的體認,便設立一個假名來表示世俗人們所見到的世界,這個“假名”世界便是世俗諦。“世俗諦是指一切法性空而世間顛倒,故生虛妄法,於世間是實。但“諸賢聖真知顛倒法性,故知一切皆空無性,於聖人是一義諦名為實。”很顯然,“緣起性空”說,是從認識論角度探討世界本體論和宇宙生成論的問題,從物“無自性,故空”的實然狀態出發,對世界作出價值判斷。應該說,龍樹的“緣起性空”說,是在更高的理論層次上對現實世界作出的價值否定,達到了原始佛教想達到而實際上沒有達到的宗教目的。
“因緣果報”,佛教認為運用緣起法則觀察人類自身、探究生死根源時,應首先著眼於被釋迦牟尼認為造成生死苦惱的最直接原因―― “業”,表現於“業”中的因果律,是緣起法則的重要內容。業、因果,是釋迦學說中道德教化的理論基礎。如果用惑――業――苦三者的惡性循環來總括眾生的生存現實及四聖諦中苦、集二諦的內容,那么與人生諸苦直接關聯的“業”,當然應成為集聖諦。這裡 探討的重點,與多數宗教將人生苦難和命運的主宰乃至世界和人類的創造者說成是神明不同,釋逛牟尼明確指出:三界一切,業力所造,人生諸苦,以業為因。如《大方廣佛華嚴經》謁所說:“一切世間之所有,種種果報各不同,莫不皆由業力成。”
“業報輪迴”,主要指是生死輪迴、三世業報。佛教的輪迴說,不但解決了生死的問題,也為果報之說做了一個圓滿的答覆,因為“命繫於業,業起於人;人稟命以窮通,命隨業而厚薄。厚薄之命,莫非由己……” “輪迴”也是佛教經常出現的一個重要主題。佛教傳入中國後,“輪迴”觀念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中國宗教通史》指出:“自漢代以來,我國僧人都持靈魂不死說,認為人有一個不滅的靈魂,可以成為業報輪迴的主體,一旦成佛便可長生不死。” “果報”主題與“輪迴”主題密切相關。“果報”觀與佛教的“懲惡揚善”互為一體,表現的主要形式是 “業力”和“善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