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所謂網路開發,就是強化網路和點軸系統的延伸。提高區域內各節點與腹地、腹地與腹地聯繫的廣度和強度,促
進區域一體化,特別是城鄉一體化。產品開發作為製造企業中最具有創造力和最重要的因素,在全球化競爭和產品複雜程度不斷提高的今天,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而隨著Internet作為網路套用平台的成熟,基於網路環境的跨時空、跨企業、跨學科領域的協作產品開發正成為產品開發組織模式的必然發展趨勢。它能夠針對稍縱即逝的市場機遇,快速組建產品開發動態聯盟,以更快的速度適應市場和降低開發成本。根據當前產品開發的特點和要求,對網路化協同產品開發相關理論及其若干關鍵技術進行了詳細透徹的分析,從網路化協同產品開發機理與模型、複雜過程建模與管理、協同產品模型建立與表達、可視化產品配置實現方法等方面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以此為基礎開發出實用系統並將其套用於企業具體實踐。首先,探討網路化協同產品開發的相關理論和功能技術體系。
在對網路化協同產品開發基本概念和內涵特徵進行詳細分析的基礎上,依次從概念模型、協同模型和形成過程三個方面對網路化協同產品開發機理進行深入研究,構建由組織模型、過程模型、產品模型和資源模型四類子模型所組成的網路化協同產品開發概念模型,分析協同發生的三維場景(時間維、空間維和對象維),探索網路化協同產品開發的形成過程。
評價
網路開發理論有利於縮小地區間發展差距。增長極開發、點軸開發都是以強調重點發展為特徵,在一定時期內會擴大地區發展差距,而網路開發是以均衡分散為特徵,將增長極、增長軸的擴散向外推移。該理論一方面要求對已有的傳統產業進行改造、更新、擴散、轉移;另一方面又要求全面開發新區,以達到經濟布局的平衡。新區開發一般也是採取點軸開發形式,而不是分散投資,全面鋪開。這種新舊點軸的不斷漸進擴散和經緯交織,逐漸在空間上形成一個經濟網路體系。網路開發一般適用於較發達地區或經濟重心地區,在不發達地區不宜套用。網路開發理論注重於推進城鄉一體化,加快整個區域經濟全面發展。因此,該理論套用的時機應選在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區域之間發展差距已經不大,區域經濟實力已允許較全面地開發新區的時候。網路開發理論在發達地區套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中國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已達到了較高水平,網路開發已成為當地發展模式的主要選擇。這一地區是中國城鎮化水平最高,城鄉差別最小的地區。
選取這種發展模式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中心城市的生產成本日益加大,在利潤最大化規律的作用下,生產要素向相對便宜的落後地區擴散和發展更加有利可圖。
二是當地政府的主動參與。政府加大了對不發達地區的基礎設施投入,引導資金流向末開發地區,推進了城鄉經濟一體化發展。
套用
一、依託遠程教育開展實用技能培訓,促進失地農民靈活就業
(一)組織集中學習,轉變就業觀念。發揮遠程教育政策指導性強、網路配套完善、形式生動直觀等優勢,會同宣傳、人事勞動部門,先後組織開展“全區發展形勢分析”、“別讓老觀念擋了就業路”等專題宣講活動,以聲
(二)開展短期培訓,提高就業技能。主動適應市場需求,與“陽光培訓工程”相結合,強化失地農民基本就業技能培訓。一是在內容上突出針對性,通過遠程教育網路蒐集家政、餐飲、綠化、建築等技術含量低、季節性強的實用技能,作為培訓重點。二是在形式上突出靈活性,由街道辦事處統一培訓村級站點管理員,村級管理員再根據失地農民就業願望和自身特點,利用遠程教育設備分組進行培訓。三是在效果上突出即時性,及時捕捉市場需求信息,適時組織短期培訓,幫助失地農民儘快掌握一門或多門實用技能。兩年來,全區共舉辦家政服務、賓館服務、手工製作等培訓班60餘期,參訓失地農民1500多人。
二、依託遠程教育實施專業技術輔導,促進失地農民穩定就業
穩定就業,就是勞動期限相對較長,勞動關係比較穩定的就業形式。這一就業形式比較適合年齡較輕的人群。他們受教育程度較高、接受新事物能力較強。
(一)建立專門基地,搭建培訓載體。依託遠程教育站點設立專門培訓基地,組織開展大規模集中培訓。硬體方面,會同人事勞動和教育部門,將遠程教育終端與教學場所相連線,先後建立了3個集中輔導基地。同時,與4個企業合作設立了電腦操作、汽車、家電維修等實踐基地,搭建培訓平台。軟體方面,重點強化師資隊伍建設,聘請職業技術院校教師、企業科技骨幹,組建了20多人的專業輔導隊伍,針對課件中的疑難問題,為失地農民現場解疑釋惑,提高培訓效果。
(二)實施專業輔導,提高技術水平。圍繞三個方面實施專業技術輔導:一是突出重點。針對我區汽車、手
機、電腦、機械製造等四大主導產業用工量大、工作穩定的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專業技術培訓。同時,根據企業用工需要,及時調整培訓重點,組織訂單式培訓。二是注重規範。組織失地農民參加勞動部門的等級鑑定考試,幫助他們申領各類技能、技術證書,增強上崗擇業的競爭力。三是學用結合。在集中觀看課件、聽取講解基礎上,分期分批組織培訓人員到實踐基地實際操作,提高套用能力。目前,已在培訓基地開辦專業技術培訓班56期,培訓失地農民800多人,其中,436人通過考試拿到了各類職業資格證書。(三)加強信息服務,促進穩定就業。為使失地農民在培訓後能夠順利實現穩定就業,全面加強了就業信息服務工作。一方面,通過遠程教育網路蒐集企業用工信息,通過明白紙、黑板報等途徑,及時進行發布,讓失地農民及時了解市場需求。另一方面,由各村級站點管理員徵集本村農民就業意向,並進行統一匯總,利用遠程教育網路和網際網路的連結,向用工企業傳送就業意向書,開展網上推薦。2006年,共發布就業信息20餘次,提供就業崗位4500多個,成功推薦上千名失地農民就業。
三、依託遠程教育提供創業引導服務,促進失地農民自主創業
自主創業,就是有創業願望和一技之長的失地農民利用自身條件,實現自主就業的一種形式。這一就業形式適合具備一定經濟基礎、頭腦靈活、善於經營的人群。針對部分失地農民自主創業願望比較強烈的實際,充分發揮遠程教育作用,重點從激發信心、鼓勵奮進、扶持發展三個方面入手,幫助失地農民自主創業。
(一)因勢利導,讓失地農民堅定創業信心。(二)典型示範,助失地農民找準創業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