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醫療

網路醫療是伴隨著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而出現的一種新型的醫療手段。隨著生活節奏加快,人們越來越不願意將時間耗費在醫院的掛號、辦手續等瑣碎的事情上,網路醫療恰恰滿足了人們的這種需求,一旦發現身上哪裡不對勁,可馬上上網查詢有關情況;如果要去醫院檢查,病人可選擇在網上預先掛號,得知去醫院的時間;而醫生在門診室中只要登入醫院的作業系統,就可以從網路上調出病人的歷史病歷;看診完後,如果需要照X光或是其他更詳細的檢查,醫生可以直接從計算機上下指令。病人做完檢驗,就可以回到門診室找醫生,因為檢驗資料早已迅速地通過網路傳回門診室。如果病患的病情複雜,醫生立刻可以與其他醫院的醫生在網路上進行會診,通過資料分享功能讓其他醫生看到病患的病情,做出診斷。診斷結束後,醫生就可以直接在計算機上開藥,將處方傳到藥房。這樣,本來手續煩瑣的醫療過程通過網路的幫助變得簡單多了。

簡單介紹

人類跨入21世紀後,IT技術有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世界各地的各行各業都具有了劃性質的變革,人們開始越來越多地利用網路來為自己服務。作為人類文明與進步的重要象徵的載體,越來越顯現出它在上的重要地位和職能,並且也同其他行業一樣受到了這股網路浪潮的衝擊。隨著數位化技術的發展,以前的單一的病人親自去醫院看病的模式已經被逐漸改變,代之的是以網上健康諮詢、遠程診斷等形式獲取醫療信息。醫療網站就是基於網路技術、技術和知識工程的,面向社會的為其客戶提供全面的醫療信息的服務平台。

現狀分析

20世紀90年代開始,一些醫療網站陸續開始建立。尤其在“非典”浩劫過後,形形色色的醫療網站如同雨後春筍數不勝數。據粗略統計,在短短几年內,網上新出現了可以提供網路醫療服務的網站數千家,而事實上國內醫療網站除少數有能力進行遠程會診外,其餘大部分都只能提供簡單諮詢服務,包括醫療保健知識,介紹產品信息及進行藥品推銷。
總體來說,現階段的網路醫療市場雖然在改變人們傳統醫療觀念上有著非常積極的,同時也為以後開拓網路醫療市場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但現階段網路醫療市場整體比較混亂,優質網站為數不多,可信任度不高。

技術分析

國內外技術發展環境簡介。美國是開展遠程醫療較早的國家,最早研製的遠程醫療系統用於對太空人進行無創傷性監測和戰場傷病員急救。此後,醫療機構開始遠程醫療,並逐步開展了遠程會診、遠程諮詢、醫學圖像的遠距離傳輸、遠程控制手術等項目。其他國家如西歐、日本和澳大利亞等國對遠程醫療的發展也高度重視,紛紛投入巨額資金進行遠程醫療信息技術的研究開發。國外遠程醫療主要套用於:開展遠程會診和,利用各種通信線路(如ATM,ISDN,PSTN等)藉助電視會議或其他通信系統進行醫學服務;進行醫學資料計算機管理和網路化,共享醫學數據;目前一些西歐國家已研製並試用包含基本醫療信息IC卡,使任何一家聯網醫院都可以得到有關患者的最新治療信息。

中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遠程醫療的探索,近年來發展迅速。1982年首次通過email進行病歷會診,這是最早的遠程醫療實踐活動。20世紀90年代初,成功套用遠程系統診斷患噬肌肉病菌疾病的山東姑娘和重金屬鉈中毒的北京女大學生,由此遠程醫療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20世紀90年代後期,我國的遠程醫療從探索走向實際套用,國家衛生部、醫學基金會和解放軍總後衛生部先後啟動了金衛網路工程、中國醫學基金會網際網路和軍衛Ⅱ號工程(遠程醫療網),一些著名的醫學院校、醫院都成立了遠程會診中心,與全國上百家醫院相繼開展了各種形式的遠程醫療工作,目前已可為各地疑難急重症患者實施可視實時專家會診、傳輸共享診療數據、進行病理形態學診斷等。

技術模型簡介

用戶群:消費者可根據擁有的終端設備通過相應通信網路將自己的基礎醫療數據以人工、自動方式按需要進行採集並傳送給服務提供方。
虛擬服務提供方:在網路支持下以主動輪詢方式檢測具備終端條件的消費者,消費者以服務提供方的信息自行處理或按照提示到就近實體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服務方向用戶群提供通用的病歷。
終端設備:包括移動、固定電話,計算機及配套的醫療數據檢測產品如已商品化的電子溫度計、血壓計、計步器、心電儀等, 以及待開發的各種感測器,用於不同環境條件下的生命跡象監視器、藥物釋放等套用器具。
服務方式:用戶群可以基於移動終端sms、wap等方式由用戶自己測試醫學數據後人工或運用個人計算機輸入到移動終端傳送至服務提供方。
網際網路的套用業務平台sms:其為網路醫療示意模型的核心部分,sms的基本功能是依託網際網路以實際或虛擬的方式完成用戶群與虛擬服務提供方之間所有信息的傳輸、交換、數據資料的存儲、管理、安全、保密等以及網路管理業務。簡而言之,其技術核心在於依託不斷演進的網際網路以及配套的終端產品,利用已商品化和不斷開發面向個人的醫用電子測量器具,滿足用戶群對疾病預防、健康保健需求。以醫院為後台支持,用實際的和虛擬的方式組成“網上醫療”,為不同消費群體提供深層次醫療、保健服務。

市場需求分析

傳統求醫看病方式的弊端

從目前中國的醫療體制來看,存在著以下的:一是我國醫療資源總體嚴重不足,且分布極不均衡。中國人口占世界的22%,但醫療衛生資源僅占世界的2%。就這僅有的2%的醫療資源的80%都集中在城市,而在城市中又有80%的資源集中在大醫院。二是由於我國醫療資源存在配置不合理的問題,因此導致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普遍存在。一方面是不少人長途跋涉,異地就醫,即增加了就醫困難,又加大負擔;另一方面造成大醫院人滿為患。根據第三次全國衛生調查數據統計,我國居民平均每次門診費用和住院費用從1998~2003年分別上漲了57.5%和76.1%,遠遠快於居民收入的增長速度。這使得看病成了很多人的難言之痛。

醫療網站的優勢

在看病難、看病貴越來越成為一個的時候,對於具有客群面廣、信息獲取便捷的來說,其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醫療網站可合理的配置醫療資源。以北京為例,北京擁有國內60%的一流醫療設備和70%左右頂尖的名醫,按照北京1 300萬常住人口,這些高度稀缺的醫療資源基本上配置在和服務於國內1%的人口。即使按國內3億城市人口計算,國內仍然有95%的人很難享受到這些資源。而網路具有信息成本低廉、客群面廣、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優勢。若能將網路這個無形的溝通橋樑搭建於醫生和患者之間的話,可以預見的是,網路可跨越由於時間和地域造成的阻礙,使得更多的患者能得到享有稀缺的醫療資源的權力,從而能實現醫療資源實現合理配置的目的。

醫療網站可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從而可有效地降低看病的成本。相信在大看過病的人,都對看病這個過程的艱辛深有體會。往往一次病看下來,除了承受病痛的折磨外,還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若利用網路醫療網站,可以想像一下,在網路上可以提前將病患的資料以及基本情況通過網路及時傳輸於醫生,經過分析後,病患可再與醫生提前進行門診時間的預約。通過這樣簡單的過程,醫生即可對病患的基本情況有了一定的了解,而病患也省去了往返於醫院之間所需的時間和精力的消耗,同時病患也可對門診時所應該注意的問題提前進行了解。通過網路往往幾分鐘便可解決的問題,卻大大降低了看病的成本,實現了加強病患和醫生之間溝通的目的。

醫療網站可對醫院以及醫生起到宣傳作用。以實現網站、醫院、醫生共贏的目的。在看病的過程中,醫療網站可設定“論壇”等性質的服務反饋板塊,通過此板塊病患即可將自己的看病心得以及對於醫生服務的評價發表於網路上,通過查詢其病患的留言以及對醫生的滿意程度即可對其看病的醫生的基本情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因此,醫生為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必將加強其服務的態度以及醫術水平,以提高自身的名譽度。然而在醫生提高自己的名譽度的時候,醫院以及網站也到達了宣傳自身的目的。

評價分析

網路醫療是市場的新寵,其技術環境已經成熟,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而目前市場上已有的醫療網站主要是針對藥品和醫療器械的推廣,同時提供醫療信息服務的網站存在同質化比較嚴重的問題,其共同弱點在於缺乏整合度較高的品牌化網站。

因此,在網路醫療網站正處於走向成熟的初期,為能在此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主要在於能為客戶提供獨特的差異化服務,從而提高網站的競爭力,以達到樹立網站的品牌效應的目標。同時,在品牌的推廣時期也要注意產品推廣的風險以及服務模式被模仿的風險,針對此類風險可加強行銷策略的推廣並及時地加強服務的升級換代,以達到強化顧客的忠誠度、降低風險、鞏固其市場地位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