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報復貽患無窮
想像一下,你認識的每一個人──家人、朋友、同事和熟人──都收到了一封匿名郵件,發件人用強烈的言辭對你大肆抨擊。
你會是什麼感覺?
樂妮·霍爾德(ReneeHolder)的體會就是:徹底崩潰。
現年34歲的樂妮在德克薩斯州奧斯丁市從事客服代表工作。幾年前,樂妮有幾十位MySpace好友都收到了一封匿名郵件,指責她是一個破壞他人家庭的蕩婦。
樂妮說發件者是她新男友的前任女友。此後她花了幾個星期的時間努力為自己澄清,聯繫她認為可能會收到郵件的每一個人,向他們解釋,自己是在男友跟前女友分手幾個月之後才開始跟他約會的。
可是傷害已經造成了。樂妮的家人給她打電話,質疑她的品行,同事們在她背後嘀嘀咕咕,有幾個朋友甚至跟她斷交。
樂妮最後還是跟男友結為連理,她說,那個女人輕而易舉就給我造成了傷害,她向全世界散布那個謠言只花了短短几分鐘,而我為了修復這些傷害所付出的時間比這多得太多了。
縱觀人類歷史,對敵人實施報復──而不僅僅是在心裡想想──對於多數人來說都是相當麻煩的。報復的形式有決鬥、下毒之類,至少也得是巧妙的謠言,這些謠言需要精妙的構思,還得有耐心去傳播。通常的情況是,當整個復仇計畫成形了之後,復仇者便已冷靜了下來,恢復了理智。
可是現在情形就不一樣了。藉助電腦網路,報復──我們稱之為“網路報復”吧──比以前容易操作,手段也可以更為下流,而且變得非常普遍。藉助網路,我們可以瞬時之間把謠言傳播出去,而且可以是匿名的。只需要費一點點的力:你可以坐在沙發上一邊看著電視一邊去毀掉某個人的生活,而此舉給對方所帶來的痛苦則可能是無窮盡的。
費城一家大學的編輯傑奎琳•埃施巴赫(JacquelynEschbach)說,想要讓別人當眾受辱,網路是最合適不過的媒介。
對此她當然是深有體會。去年3月,她發現丈夫有了外遇之後,就登錄了他的Facebook賬號,刪除了所有的隱私設定──這樣所有人都可以看到他的頁面──並將狀態更新為:“搬回去跟媽媽同住,因為跟同事搞外遇被老婆逮了。
她丈夫的朋友們馬上就發來訊息詢問,傑奎琳以丈夫的口吻一一作答,告訴他們那個女人是誰,說這段外遇已經維持了整整四年,他們在午餐時間約會,有時候在那個女人家裡,有時候在車上,還詢問誰有房間可以出租。最後,她還著意對丈夫的身體素質貶低了一番,說“我很奇怪傑姬居然跟我在一起這么長時間。”
現年39歲的傑奎琳說,我想讓每個人都知道,他是個怎樣的混蛋,這個方法是最簡便的,不需要面對面地挨個跟人去說。她做出這個舉動之後不到一個小時,她丈夫的Facebook頁面上就有了55條來自親人和朋友們的評論。有人問他狀態更新的描述是否屬實,其他一些人,包括他的姊妹們,則憤怒地斥責他和那個女人。
她丈夫發現此事之後,馬上修改了Facebook登錄密碼。不過他表示理解妻子的報復行為。(他還請求妻子原諒自己。)如今夫婦倆正努力重修舊好。傑奎琳說她對自己這種網路報復行為並不覺得後悔,不過有時候遇見熟人的時候會覺得窘,擔心對方是否知道丈夫的風流韻事。
傑奎琳的丈夫要求不要公開他的名字,他說,我現在對她的所作所為釋然了。她藉此得到了發泄,這總要強過她去扎輪胎或者去做其他會惹來法律糾紛的事情。
很多人都應該聽說過這樣的事情:有人把前任情侶的裸照發到網上;有人在網上發布對某家餐廳或某本書的非常不好的評論,不是因為他們不喜歡這家餐廳或這本書,而是因為他們不喜歡餐廳老闆和書作者;還有人把某個熟人的信息加入電郵廣告名錄中。(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如果你的收件箱裡突然之間充斥著男士性功能增強產品的廣告,肯定是有人故意整你。)
為什麼總有那么些人沒法足夠成熟理智起來,抵制住網路報復的誘惑呢──即便這樣的報復看似簡單,(報復者以為)無跡可尋?
很簡單:在網路上,每一個個體都成了群伙的一分子。
麻薩諸塞州MassachusettsAggressionReductionCenter中心主任、麻薩諸塞州布里奇沃特州立學院(BridgewaterStateCollege)心理學教授伊莉莎白•英格蘭德(ElizabethEnglander)說,我們發現,人在身處群伙之中時會做一些在其他時候絕不會做的為社會所不容的事情。他們覺得別人查不到自己,所以就置責任義務於不顧。
對這一現象心理學界已經有了一個專門的術語:“網路鬆綁效應”(onlinedisinhibitioneffect)。心理學家將此類行為分為兩類:“良性鬆綁”(線上下不會在大庭廣眾面前跟很多人說的一些事情,在網上卻可以說出來)和“惡性鬆綁”(言語粗俗、表達憤怒、指責他人或散布仇恨)。
網路報復的便利性會帶來諸多弊端。35歲的梅麗莎•布雷弗曼(MelissaBraverman)在紐約從事旅遊公關工作,她很樂意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經歷。
去年夏天,梅麗莎從前男友那裡得知對方即將結婚,梅麗莎隨後便在部落格上對前男友嘲笑了一番,因為他居然還發來婚禮網站的連結。她寫道,按社交禮儀,沒邀請人家卻又把活動詳情發給人家,實在是很沒風度。
當天她的昔日戀人就怒不可遏地發來了一封電郵。他寫道,如果你的目的是在娛樂部落格讀者的同時傷害我羞辱我,那么,你得逞了。梅麗莎說自己感覺非常內疚,此後她跟前男友形同陌路。她說,這件事情給了我一個實實在在的教訓,以後在部落格上發牢騷之前一定要三思。別忘了,這樣做會產生很嚴重的後果。
ElizabethBernstein
網路報復也侵權!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很多犯罪分子開始利用網路這種形式進行作案。近日,記者就從寧陵縣人民法院獲悉一起因戀愛不成網上發貼報復的網際網路特別攻擊案。
據了解,05年底,寧陵縣一位已近而立之年的男青年張某經人介紹認識了少女小耿,兩人很快墜入愛河。但經過半年相處,小耿發現張某性格粗魯,且好酒嗜賭,遂與其分手。心有不甘的張某到小耿家糾纏,被趕出門。氣憤之餘,自認為聰明的張某想出了一個報復辦法——在網上發帖詆毀小耿名譽;並撰寫了一篇題為《騙人的壞女孩》的文章,在一家網站的論壇上公開發表,虛構了小耿以搞對象為名騙取男方錢財的事。
見貼後,名譽受損的小耿於今年憤然將張某告上法庭。經審理後,寧陵縣人民法院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相關規定,認為張某的行為已經對小耿構成侵權,遂判令被告張某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賠償原告耿某精神損失費2000元。
如何保護遭受網路黑手報復的閆德利?
種種跡象表明,網路上熱的發燙的“閆德利”和現實生活中的閆德利很有可能並非一人,那么我們可以進一步推斷:閆德利極有可能是一場謀劃精密的網路報復事件的受害者。
近日記者趕赴河北保定容城調查,發現閆德利確有其人,但其家人接受採訪時稱,該部落格並非閆德利公布,而是有人惡意中傷。閆德利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自己從未在網路上發帖,更未接受過媒體採訪。目前,她已考慮通過法律途徑討要公道,不排除進行愛滋病毒檢測以證清白。記者隨機抽取被公布的279個電話號碼中的幾個號碼,撥打後發現,其中有號碼是女性。且接聽電話的女性在該博文熱炒後,已接到數十電話,不堪其煩
種種跡象表明,網路上熱的發燙的“閆德利”和現實生活中的閆德利很有可能並非一人,那么我們可以進一步推斷:閆德利極有可能是一場謀劃精密的網路報復事件的受害者。在網路雙刃劍作用越來越突出的今天,誰來保護遭受網路報復的閆德利以及像她一樣的人呢?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在搜尋技術日益發達、信息日益透明的網路時代,幾乎每一個人在網路上都是透明的、幾乎每一個人的資料、身份甚至名譽都有可能成為被他人利用的工具,只要你存在著、存在過。在暗處隨時隨地能夠上網且不必擔心泄露自己身份的人為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能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能夠採用一切虛擬網路上可以利用的手段,而被報復、被利用的人則在網路暴力面前無可奈何,因為人們更願意相信吸引眼球的內容、更願意認為解釋者的解釋是“越描越黑”。
閆德利、閆德利們、你和我,只要有人想,那么你就會在網路上成為一切有可能成為的形象。以前,我們被網路推手左右;今天,我們又被“網路黑手”戲弄、報復、打擊。這何嘗不是一種悲哀!
誰來保護遭受網路黑手報復的閆德利?誰來保護有可能遭受網路黑手報復的我們?這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否則,今天你幸災樂禍看熱鬧充當閒人,明天你就有可能成為下一個閆德利。所以,法律應該對在網路上惡意污衊、傷害他人的網路黑手做出最嚴厲的打擊措施,也應該對毫無責任感、譁眾取寵的部落格、論壇等網路載體做出最嚴格的規範。而網民,更應該負責任充滿善意的面對網路。否則,我們會在網路面前毫無安全感。當然,這種打擊的對象必須和善意、正義的舉報相區別,這種打擊必須和“跨省追博”相區別。
網路是一把非常鋒利的雙刃劍,他既能讓周久耕之流無處遁形,也能讓閆德利們受害傷心,所以我們必須辯證的看待這個給我們帶來快樂的已經不再新鮮的網路,必須認真的考慮如何保護遭受網路報復的閆德利這個問題,因為我們誰也不想成為下一個閆德利。
如何保護遭受網路黑手報復的閆德利?
“網路報復”: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半夜三更接到陌生男子“是否需要人陪”之類的淫穢內容、莫名其妙接到前來諮詢是否有房產要出售……這看似網路惡作劇,卻嚴重干擾了當事人的正常生活。
近日,廈門湖裡公安分局網路安全科連續破獲兩起利用網際網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案,相關違法嫌疑人已依法受到處罰。
湖裡分局網安科副科長歐曉毅說,利用網路隨意發布信息、進行網路報復的現象,是違法行為。
深夜有男子要和她“租房”
提到那段半夜三更經常被莫名電話騷擾的日子,小楊說,利用網路報復害人不淺。
“我是一名斯文高大的男子,很適合和你‘同租’”,處在睡夢中的小楊突然被電話驚醒,一個男子用曖昧的口氣問她,是不是正獨處空房,他願意和她同租,讓她不再寂寞。
在罵了對方“神經病”後,小楊掛斷了電話,原以為有人打錯了電話。
但令小楊覺得詫異的是,在之後的幾個夜裡,她頻繁接到有男子打電話詢問“異性合租”的事。住在單位宿舍的小楊開始鬱悶了:我哪有要招合租的啊?
冷靜下來的小楊開始不解,那些打電話的男子,怎么知道她的手機號碼,還知道她的具體稱呼;於是小楊主動調查想和她“同租”男子的信息來源。結果發現在“廈門找房子網”和“廈門房地產聯合網”等多個網站,以楊小姐名義發布了異性合租房屋的帖子,不斷有人跟帖,帖子的內容大概是“本女子在某某租下一套房子,自己獨住一間,其中一間想轉租給某某男性”,而帖子上面清楚地寫下楊小姐的手機號碼。
到底是誰在搞惡作劇,忍無可忍的楊小姐隨即向湖裡分局網安科報警,稱其經常收到異性要求合租房子的電話騷擾,有人冒用她的名義在廈門知名網站,發布曖昧帖子。
接警後,民警迅速鎖定嫌疑人蘇某(男,25歲),隨後依法傳喚了蘇某。
原來小楊和蘇某曾是網友,通過QQ互聊,後兩人因在網上論壇發生口角,蘇某遂起報復念頭。
警方查證,由於該信息在網上已發布多日,已嚴重干擾了當事人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不好的社會影響,嫌疑人蘇某已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第五項,構成發布虛假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女大學生受“賣房”信息騷擾
無獨有偶,正來廈門找工作的湖北女大學生小羅,也遭遇了類似網路報復。
去年12月18日上午,一名情緒低落的女大學生來到湖裡分局網安科報案,稱最近經常接到一些陌生人的電話,問她是否有房子要出售,經過了解,發現有人利用她的名義在廈門多個知名網站,發布要售房的帖子,並留下她的聯繫方式。
“中介打得最頻繁,問我是不是在某樓盤有一套147平方米,售價147萬的新房要轉手”,剛來廈門,並在江頭租了一套公寓的小羅在電話中明確告訴對方,“我也是租房的,哪有可能要賣房”;但還是有中介和客戶不相信,頻繁打電話來諮詢。
正在準備考公務員的小羅每次看到陌生電話,都覺得心煩,細心的她決定問個究竟,上網一查,發現2007年12月14日9時59分和15時19分在“口碑網”和廈門“HOUSE網”上,以她名字發布的售房信息很顯眼。
那到底是誰在惡意報復?辦案民警多次詢問可能的嫌疑對象,但小羅一直說,自己很少上網,只是逛街時經常填些問卷調查,不知道會不會是這樣泄露她的個人信息。
湖裡警方非常重視此類案件,在接警的當天下午,警方快速就鎖定了違法嫌疑人陳某(32歲,廈門人),並查清了事實真相。
原來,受騷擾女大學生小羅來廈門時,曾到陳某所在的房屋中介去尋租房屋,後羅小姐的朋友私下躲避繳納中介費與房東簽約,這引起了中介陳某的強烈不滿。
“在網路發虛假信息時,中介就兩次三番去找羅小姐要錢,但被拒絕了”,辦案民警介紹,屢次碰壁的中介隨即用起了自己最擅長的老本行,即在網上發布售房信息,但這次是以羅小姐的名義發出,而且挑了一個好房源,故意壓低價格造成好房急售的假象。
而羅小姐因此受到數十個電話的騷擾,正常生活受到了嚴重的干擾。
辦案民警在教育羅小姐的同時,因陳某構成發布虛假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對其給予警告並處罰
你遭遇過“網路報復”嗎?
想像一下,你認識的每一個人——家人、朋友、同事等,都收到了一封匿名電子郵件,發件人用強烈的言辭對你大肆抨擊。你會是什麼感覺?芮妮·赫爾德的體會就是:徹底崩潰。
幾年前,芮妮在社交網站MySpace上的幾十位好友,都收到了一封匿名郵件,指責她是一個破壞他人家庭的蕩婦。芮妮說發件者是她新男友的前任女友。此後她花了幾周時間努力為自己澄清,聯繫她認為可能收到郵件的每一個人,向他們解釋,自己是在男友跟前女友分手幾個月後,才開始跟他約會的。
可是傷害已經造成了:芮妮的家人打來電話,質疑她的品行;同事們在她背後指指點點,有幾個朋友甚至跟她斷交。芮妮最後還是跟男友結為連理,她說,郵件發布者向全世界散布謠言只花了短短几分鐘,而她為修復傷害付出的時間多太多了。
縱觀人類歷史,對敵人實施報復的形式有決鬥、下毒之類,或者至少也得是巧妙的謠言,這些謠言需要精妙的構思,還得有耐心去傳播。通常的情況是,當整個復仇計畫成形之後,復仇者便已冷靜下來,恢復了理智。
可現在的情形大不一樣了——想要讓別人當眾受辱,網路是最合適不過的媒介。藉助網路進行的報複比以前容易操作,手段也可以更下流,而且變得非常普遍。藉助網路,我們能瞬時把謠言傳播出去,而且是匿名的。你可以坐在沙發上一邊看著電視,一邊去毀掉某個人的生活,此舉給對方帶來的痛苦則可能是無窮盡的。
很多人都應該聽說過這樣的事情:有人把前任情侶的裸照發到網上;有人在網上發布對某家餐廳或某本書非常不好的評論,不是因為他們不喜歡這家餐廳或這本書,而是因為他們不喜歡餐廳老闆和書作者;還有人把某個熟人的信息加入電郵廣告名錄中(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如果你的收件箱裡突然充斥著男士性功能增強產品的廣告,肯定是有人故意整你)。
為什麼總有那么些人沒法足夠成熟理智,抵制“網路報復”的誘惑呢?即便這樣的報復看似簡單,讓報復者以為無跡可尋。很簡單:在網路上,每一個個體都是群體的一分子。對這一現象,心理學界已有了一個專門術語:“網路鬆綁效應”。心理學家將此類行為分為兩類:“良性鬆綁”(現實生活中不會在大庭廣眾面前向很多人說的一些事情,在網上卻能說出來)和“惡性鬆綁”(言語粗俗、表達憤怒、指責他人或散布仇恨)。
本文來源:青年參考|編譯自《華爾街日報》部落格
參考文獻
http://qnck.cyol.com/content/2010-01/02/content_3010695.htm
http://chinese.wsj.com/GB/20091222/trv084448.asp
http://www.xmnn.cn/dzbk/xmrb/20080122/200801/t20080122_4448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