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爾紐斯大學

維爾紐斯大學,成立於1579年,位於維爾紐斯大教堂廣場。

基本信息

維爾紐斯大學簡介

維爾紐斯大學全稱為維爾紐斯卡普蘇斯大學,是一所綜合性大學。該校校舍占據了維爾紐斯市老城的主要街區。與它毗鄰的是維爾紐斯大教堂廣場和聳立在市中心的蓋迪米諾城堡。登城堡鳥瞰,環抱大學的是古老的比列斯步行街和乳白色的總統府。大學的建築富麗堂皇,是集哥特、巴洛克、文藝復興和古典風格於一體的獨特景觀。幽深狹窄的古老庭院、蜿蜒的走廊和拱門、精美的浮雕藝術、參天的古樹、綠色的草坪……所有這一切無不營造出一種十分溫馨和浪漫的情調,把人們帶到那古老的年代。世事變遷,幾代追求,名師薈萃,英才輩出。多少世紀以來,這所人文和自然科學綜合教育的最高殿堂,為立陶宛造就了數以千計的作家、科學家、社會活動家等優秀人才。因此,它被稱為培養立陶宛民族精英的搖籃。現在這裡僅僅是大學的本部,大約1/5的學生在本部上課,校長辦公室、圖書館也都設在這裡,其他各系被安置在市郊新建的現代化大學城。
走進維爾紐斯大學,你仿佛踏入了一個鍾靈毓秀的學術園。學府春色,玉壘浮雲。無論是在花團錦簇的春天,濃蔭蔽日的夏季,金風送爽的秋天,還是冰雪覆蓋的隆冬,這裡總是書聲朗朗。在靜謐的校園裡徜徉,你不會想到它經歷了怎樣的滄桑,又怎樣沿著開拓者的腳步走進了世界高等教育大軍的行列。

歷史

維爾紐斯大學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始建於1579年,比莫斯科大學早建176年,是東歐最古老的高等學府之一。遠在1568年,立陶宛貴族議會就通過決議,要創辦立陶宛高等專科學校。立陶宛大公批准了這一決議。他委派主教徒和耶穌教徒在1570年開辦了立陶宛高等學校。但上述教徒並不滿足於這一首創活動。當時還有一所柯尼斯堡大學,與立陶宛毗鄰。為了和它展開競爭,教徒們決定把立陶宛高等學校升格為大學。就這樣,在1579年按照立陶宛大公的旨意成立了維爾紐斯大學,它是當時東歐地區的最高學府,享有盛譽。起初,這所大學設兩個系:哲學系和神學系。按照校規,哲學系畢業並信仰天主教的學生才能轉入神學系學習。當時學校所開設的古典語文很受歡迎,因為通過這門課程學習可以掌握拉丁語,藉助這門語言可以通修其他各門課程。在初始階段,學校的發展比較平穩。直到1641年這所大學才增加了法學系,下設民法和宗規法兩個教研室。1775年,開設了醫學系。
17世紀中葉,維爾紐斯大學曾一度衰落。這與當時的天主教徒反改革運動有關。他們在反宗教改革運動取得勝利後,輕視知識分子階層,反對科學事業。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的發展。同時,在1655~1667年的戰爭中,瑞典俄國的軍隊占領了立陶宛的領土,阻礙了立陶宛的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維爾紐斯大學的教學和科學事業處於十分壓抑的狀態,教授們在課堂上只是重複舊教科書的內容,進行空洞說教。
到18世紀下半葉,啟蒙主義和重農學派思想在立陶宛傳播開來。這些思想家們製造輿論,號召發展經濟,要求土地所有者改變對農民的態度。覺醒的貴族和市民階層對大學的保守性十分不滿,學校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在教改過程中修改了教學大綱,開設了一些新的課程,物理學和哲學開始分開教學,新增了天文學、礦物學、植物學、動物學,開始派遣留學生到國外深造。
19世紀20年代,由於該校的立陶宛籍和波蘭籍學生參加愛國運動,激起沙皇政府的不滿,大批學生被捕,更換了校長,一些愛國的教授被解職,事態愈演愈烈,到1832年政府幹脆下令關閉了維爾紐斯大學,但古老大學的光榮傳統得以保留下來,學校作為先進的科學、創造和社會中心並沒有在人們的心目中消失。
十月革命後,維爾紐斯大學才逐步得到恢復。當時,年輕的立陶宛特別需要專家,這給維爾紐斯大學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學校在原有的基礎上開設了一些新系、新專業和新教研室。教學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師生數量增長很快。戰後第一個十年,這所學校培養了3〖KG*4〗000多名專家,第二個十年增加到5〖KG*4〗000多名。戰後幾十年該校所培養的專家比它過去365年的畢業生總和還要多。現在該校有學生16 000多名,開設12個系:語文系、歷史系、經濟系、物理系、化學系、數學和信息學系、自然科學系、醫學系、交通系、哲學系、法律系、考納斯人文科學系以及國際關係和政治學院。還為外國留學生設立了預科。
語文系是該校最大的一個系,也是全立陶宛最大的語言文化中心。該系開設有立陶宛語言文學、俄羅斯語言文學、英語、德語、法語和古典語等專業。培養語言文學研究、編輯出版、旅遊、檔案方面的人才和大中學教師。許多畢業生已成為立陶宛的作家、詩人、學者和教育家。
歷史系開設4個專業:歷史學專業始建於學校成立初期,是該校最古老的一個專業;新聞專業主要是培養編輯記者;1949年開設了圖書館專業;1968年開設了心理學專業,包括教育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勞動心理學和工程技術心理學。
經濟系下設工業經濟、經濟控制論、貿易和財政等專業。工業經濟專業主要講授社會生產過程的綜合分析、工業各部門生產基礎、勞動的科學組織和管理等。經濟控制論專業主要講授運籌學、數理統計學等。
物理系所設的專業主要有無線電學、光譜學、理論物理學、量子電動力學和天體物理學等。該系教師所完成的科研成果已被譯成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發表。
化學系開設的主要課程是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生物化學和高分子化合物化學等。該系還和醫療部門開展合作,研製治療心血管病、風濕病的藥品。
近年來,立陶宛高等教育的改革之風也吹進了維爾紐斯大學的校園,一些適應現代化的教學改革措施相繼出台。過去,大學的教學計畫和教學大綱完全由教育部統一制訂,學校沒有主動權。現在,學校和各系有權根據科技文化發展的最新成果和本校系的實際情況作出必要的調整、修改和補充,這樣可以使學生學到的知識跟上現代科技發展的新形勢。學校也在不斷更新教育思想和改革教育方針。首先,注意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拓寬專業基礎,改變以往狹窄的培養方式,最佳化課程結構,完善管理制度。減少了學生必修的課程和課時,更多地利用討論會、實習、模擬生產、現場教學等生動活潑的方式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其次,充分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樹立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理念,將學生由被動接受傳遞的受體變為進行自覺學習的主體。第三,加強學生能力的培養。把偏向知識傳授的教育轉變為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並形成新的能力觀和能力培養方式。過去,大學實行的是以上大課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法,阻礙了學生獨立思考和發揮創造性的能力。實行教學改革以後,減少了大課的數量,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在圖書館、實驗室自習,增強獨立的學習和實踐能力。
維爾紐斯大學是立陶宛最大的科研中心。校方一直強調教學必須與科研相結合,必須把科研工作納入學校工作的議事日程。校方認為,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地向前發展,以致舊的科研方法和工藝流程迅速老化,這種形勢迫使專家學者每隔幾年就要完全更新一次自己的知識。大學的任務不僅在於單純地傳授知識,大學教育必須同時是一種創造性活動。因此,學校的教育教學必須以大量的科學研究項目為依託,以高質量的科研成果為引導,幫助教師、學者從大量的信息中獲取新的知識和資料,並用於教學和工作實踐。應該把大學辦成為每一位專家進行創造性勞動提供服務的基地。現在,學校建有天文台、植物園、計算機中心等。各系的實驗室、辦公室、校辦企業都是用最新技術裝備起來,在教學中廣泛運用電子計算機技術。維爾紐斯大學的教師是一支潛力巨大的科研隊伍。校方首先是充分調動這支科研隊伍的積極性,鼓勵他們竭盡全力開展科研活動。因為只有頭腦經常閃爍著科學探索火花的教師才能使自己的學生燃起創造的激情。教師應該走在科研的前列。同時,校方對學生的科研也十分重視。學校制定了大學生科研活動綱要。各種大學生科研小組和科研協會的活動開展得十分紅火。
多年來,維爾紐斯大學十分注意科研與生產相結合,科研為國民經濟服務。該校主動把工農業生產中的科學技術問題納入自己的教學和研究範圍。該校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每年要為生產部門提供40~50個有關技術進步的成果,其中的一半是由物理系、化學系和數學系完成的,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學校和企業注意改善關係。企業不是像過去那樣只是坐等大學的科研成果,它們要與學校簽訂契約,負責大學開展科研的部分費用。這樣做,可以使生產單位主動關心學校的科研和教學工作,而學校又可獲得資金增加教學和科研設備,彌補國家撥款的不足。學校已經同維爾紐斯計算機廠、熱力設備廠、立陶宛日用化學製品公司等單位簽訂了契約,學校可根據契約的具體要求制訂科研計畫和開設部分課程。學校還積極在大型企業中建立大學教研室和實驗室,教師和學生在這裡不僅可以進行科研和教學,而且可以把研究成果和所學到的知識立即套用到生產中去,收到了教育與生產、科研緊密結合的良好效果。
維爾紐斯大學已成為國際上有影響的學術中心之一,具有廣泛緊密的國際聯繫,學術交流活動非常活躍。該校已同德國的格賴夫斯瓦爾德大學、馬格德堡高等技術學校、愛爾福特醫學科學院、波蘭的克拉科夫大學、捷克的卡羅維大學等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交流關係。近年來,隨著中國和立陶宛兩國高層互訪的增加,中、立兩國關係全面升溫,雙方在科技、文化、經貿等方面的廣泛合作正全面深入展開。2000年9月,中國駐立陶宛使館向維爾紐斯大學東方研究中心捐贈了一批圖書資料和音像設備。維爾紐斯大學和中國的高等教育部門建立了廣泛的聯繫,經常派專家到中國講學。維爾紐斯大學已接受了數批中國公派和自費留學生。該校教育質量高、費用低、寬進嚴出的教育體制為這些留學生構建了一個接受良好教育的平台。總之,通過一系列國際化措施,維爾紐斯大學鋪開了一張全球性的網路,把自己,也把立陶宛與世界其他部分聯成一體,迎接21世紀的挑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