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信息學是為了滿足實際經濟信息工作的需要,
![經濟信息學](/img/7/315/ml2ZuM3XwQzM4QzNxEzN5QDMwITMygTOxYDMwADMwAzMxAzLxczL2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發展
長期以來,我國由於沿襲前蘇聯的計畫經濟體制,對經濟信息工作並未給予足夠的重視。早在50年代我國就建立起國家科技信息系統,而國家經濟信息系統卻直到80年代才開始建立。雖然自80年代初期以來國內許多財經、金融類大學(學院)和綜合性大學都設立了經濟信息管理專業,但遺憾的是,由於對經濟信息工作和經濟統計工作的認識未能取得一致的看法,以致經濟信息專業培養出來的基本上是從事統計工作的人才。只要看一下該專業的課程設定便足以說明這一問題。實際上,經濟信息工作與經濟統計工作是有區別的,兩者是包含與被包含關係,因為統計信息只是經濟信息的一部分,經濟信息還包括許多其他類型的非數量信息。況且,直到目前為止,國內尚未出現過一本能與《情報學概論》相媲美的系統的闡述經濟信息學概念體系方面的理論專著,這說明這方面的理論研究和我國正在蓬勃興起的經濟信息產業相比已經嚴重滯後。
相關學科
有關經濟信息的問題至少可以從信息學、經濟學和管理學三個角度來研究。從信息學看,經濟信息經常處於它的收集、整理、存貯、檢索、傳遞和利用的信息處理過程之中,這一過程還可以運用工程技術的方法予以實施,建設經濟信息系統。從經濟學來看,它是經濟理論賴以建立和發展的基礎,還可以把它看成經濟物品對其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現象進行考察,也可以把它看成生產要素研究其開發和利用問題。從管理學看,它既是決策的依據,同時它作為一種具有戰略意義的資源,又成為管理的對象,需要對其進行規劃、組織、協調和控制。可見,經濟信息是一個跨學科的、多元化的綜合體。對經濟信息所作的信息研究、經濟研究、管理研究分屬於三門獨立的新學科,即經濟信息學、信息經濟學和信息管理學。因此,這三門學科之間即存在著密切的聯繫,也存在著明顯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