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油條湯

絲瓜油條湯

絲瓜油條湯是一道十分美味,有營養的料理。

材料

絲瓜250克,油條兩條。

調料

花生油20克,精鹽3克,味素1克,蔥2克。

做法

①將新鮮油條切成段;絲瓜切去蒂和把,輕輕颳去皮,洗淨,切成塊;蔥切段。
②器皿放油,放入蔥爆香,即放入絲瓜迅速高火,隨後加三杯清水,高火10分鐘,待滾片刻,以精鹽、味素調味,加進油條段即成。
營養師建議
1、絲瓜性平味甘,含有大量的維生素、礦物質、植物黏液、木糖膠,有通經絡、行血脈、涼血解毒、清熱通便之功效。
2、可選用吃剩的老油條,入湯後不散,筋道有勁。

做法二(台灣做法)

油條入湯絕不是粵式湯水的特色,廣東人把它稱作油炸鬼,吃時泡粥、蘸豆漿或裹在腸粉里。而在台灣就有魚片油條湯、花生油條湯等。把油條放湯里,吃起來有點油豆腐的味道,但油條不經煮,都是一滾即好,其實跟我們泡粥、蘸豆漿差不離。今天我們就試試這別樣清爽的湯水——絲瓜油條湯吧。
原料:
主料:絲瓜1條,油條2條,蒜1瓣,蔥花少許、姜2片
調味料:油2湯匙、鹽適量、麻油少許
製作方法:
1. 絲瓜洗淨,去皮,切條;
2. 油條撕成塊;蒜拍扁去衣;
3. 熱鍋放油,下薑片和蒜,倒入絲瓜翻炒至出現微透明,加水蓋蓋煮4分鐘;
4. 放入油條稍攪拌,下鹽和麻油,撒上蔥花即可食用。
美味貼士:
油條一滾即好,一好即吃,免得泡爛就沒絲毫口感了。
菜譜功效:
雖然絲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礦物質、植物黏液、木糖膠,有通經絡、行血脈、涼血解毒、清熱通便之效,但油條是高熱量、高油脂、少營養的垃圾食物,不宜多吃,此湯還是適合偶一為之,嘗鮮而已。
食材分析:
油條
廣東人把油條稱作油炸鬼,其實有一段古的:相傳在南宋時,人們對賣國賊秦檜恨之入骨,在京城有個丁姓小食販,把麵團做成人形,入油鍋炸之,取名“油炸檜”,便是油炸鬼的諧音了。
油條外酥嫩內鬆軟,色澤金黃,鹹香適口,是深受大眾喜愛的傳統早點食品。但傳統的油條含有大量明礬,無論是明礬本身,還是製作過程產生的氫氧化鋁,都含有鋁元素,可使腦內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從而使精神狀態日趨惡化。因此,長期過量攝入鋁,可導致老年痴呆。因此現在出現了“健康油條”,不含對人體有害的鋁,但即使如此,油條還是屬於高溫油炸食品,營養素大部分被破壞,高溫油還含有一定的有毒物質,而且難消化,因此還是少吃為妙。
油條除了泡粥和蘸豆漿,其實還有一些“新奇”的吃法,像釀肉炸油條、醬爆油條花生丁、鳳梨油條蝦、魚茸油條湯等,甚至還有中西合璧的鵝肝配油條,普通不過的油條搭矜貴的鵝肝,有點傍上“大款”的味道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