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簡介
關於收入與消費關係即消費者行為方面的理論。
相對收入假設
相對收入假設 或稱相對收入理論,是由J.S.杜森貝里於1949年提出的與絕對收入假設對立的一種理論。根據這一假設,消費者的消費支出不僅依賴於他的現期收入,而且還依賴於其他人的收入水平以及他過去曾達到的最高收入水平。因此,當消費者在收入分配中的相對地位(相對收入)上升時,或當收入超過原來的最高收入時,消費者都會根據其收入的相對變化而增加消費支出。相對收入理論認為,消費者在相對地位上的變化將導致其收入用於消費的部分上升,而不論其絕對收入有否變化。相對收入理論強調消費者的兩種心理行為,即攀比效應和示範效應。由於這兩種行為,各類同等級的家庭因收入不同所導致的消費差距將得以縮小,並使消費與相對收入保持某種協調的比例,即:家庭消費函式隨所有家庭總收入變動而成比例地向上移動。相對收入假設的基本涵義如圖2。
分歧點絕對收入假設與相對收入假設相對立的兩個分歧點是:①前者認為消費主要由絕對收入水平決定,後者認為消費主要由相對收入決定;②前者認為消費增長與收入增長之間是一種非比例關係,後者認為二者間大體保持一種比例增長關係。
絕對收入假設
絕對收入假設 或稱絕對收入理論,是凱恩斯學派在J.M.凱恩斯消費函式等理論基礎上建立發展起來,用以說明消費隨絕對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並慢於收入的增加的理論。這一假設有兩個要點:①消費者是根據其收入的絕對水平來決定將其現有收入的多大部分用於消費的,絕對收入即收入的絕對量水平;②消費隨收入的增長而增長,但消費增長的速率慢於收入增長的速率,在高收入增長時尤其如此。這一理論依據於凱恩斯關於消費函式即邊際消費傾向的分析。絕對收入假設的基本涵義如圖1。圖中apc=1.00的45°線是收支平衡線,45°線與消費曲線在右上的間距為負儲蓄,在左下的間距為淨儲蓄。圖中顯示收入漸高時消費曲線向下傾斜,出現較多的淨儲蓄。
關係比例
關於收入與消費之間的長期關係是比例的或非比例的關係的命題,在總量經濟學中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如果基本消費函式是非比例的,則意味著隨著國民收入的增長,儲蓄將以更大速率增長,由此即產生出如何把超比例增加的儲蓄轉化為投資的問題。正是基於這一判斷,凱恩斯提出以擴張性財政政策來吸納這部分超量的儲蓄,以避免國民經濟走向停滯。如果基本消費函式是比例的,這個問題就不會對未來發展造成梗阻。
社會爭議
雖然一些經濟學家仍持絕對收入理論觀點,但多數經濟學家已更傾向於相對收入理論及其他理論。由於經濟學家一般同意基本消費函式是成比例的,事實上等於拋棄了絕對收入理論的主要原則。另一方面,一些經濟學家根據收入及消費的若干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後指出:包括半個多世紀的經驗數據證實,消費與收入之間的長期關係大致是成比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