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病因尚不明確,有些學者認為乳頭狀腺瘤是分化好的乳頭狀癌,有些學者認為真性乳頭狀腺瘤極少發生。
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無特異性,主要症狀是便頻、排出大量黏液,易被誤診為腸炎或痢疾。並有排便不盡和里急後重感,出血常在後期。長期便血、腹瀉,可出現全身症狀如低鉀性心律失常、無力、消瘦、易疲勞等。
檢查
1.肛門指診
中低位的直腸絨毛狀的腺瘤可經肛門指診觸及,但早期和腺瘤較小時,因質地軟,易漏診。
指診時發現瘤體無蒂、質地不均勻、有異常硬結,基底部浸潤,瘤體較大,瘤體活動與腸壁牽連等情況時,應警惕癌變的可能。
2.影像學檢查
對於使用纖維結腸鏡不能完成全結腸檢查的患者,鋇劑灌腸X線檢查可作為重要的補充檢查手段。
3.內鏡檢查
鏡下顯示乳頭狀或絨毛狀結構明顯,一般無蒂。高位腺瘤應做纖維結腸鏡檢查,可在瘤表面和基底部取活組織檢查,但活檢陽性率一般較低。
4.病理學檢查
呈絨毛狀或顆粒狀隆起,絕大多數為基底寬、無蒂型,質地軟;小部分可有蒂,活動度大。鏡下組織學形態表現為以血管和結締組織為中心,外周分支的乳頭狀成分,表面為單層柱狀或假復層上皮和杯狀細胞,腺體成分較少。
診斷
可依據患者的病史、臨床表現及肛門指診、鋇灌腸造影、內鏡鏡檢及病理學檢查確診。
治療
首選手術治療,局部切除或擴大切除。
1.經肛門或經骶尾部局部切除術 適用於距離肛緣小於8厘米,進行連同腺瘤在內的、包括周圍0.5~1厘米正常黏膜的整塊切除。經肛門內鏡微創手術(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 TEM)是微創的手術方式。
2.經內鏡下切除 適用於直徑小於1厘米的無蒂腺瘤,不受病變部位及術野限制,術後併發症及腫瘤復發率低。
3.經腹或經腹腔鏡切除 適用於距離肛緣大於8厘米,直徑大於1厘米的腺瘤。
4.腸段切除 多發性腺瘤宜選擇病變腸管的腸段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