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大禹祭典

紹興大禹祭典

紹興大禹祭典作者吳軍.羅海迪,由浙江攝影出版社出版。 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大禹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治水英雄,受到廣大民眾的敬仰和愛戴。位於紹興的大禹陵和禹廟祭典活動源遠流長,公祭和民祭綿延不絕,成為我省乃至全國最富傳統特色的祭祀活動之一。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紹興大禹祭典》內容簡介:大禹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治水英雄,受到廣大民眾的敬仰和愛戴。位於紹興的大禹陵和禹廟祭典活動源遠流長,公祭和民祭綿延不絕,成為我省乃至全國最富傳統特色的祭祀活動之一。大禹與炎黃兩帝共同成為華夏兒女尊奉的立國之祖,大禹精神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瑰寶。

本書目錄

總序

前言

序言

大禹祭典的文化地理環境

【壹】古城紹興,孕育之地

【貳】名山會稽,聖跡宛然

【叄】大禹陵廟,祀禹聖地

華夏聖祖大禹的生平、事跡及傳說

【壹】大禹的生平及事跡

【貳】大禹與紹興

大禹祭典的緣起及歷代沿革

【壹】大禹祭典的緣起

【貳】大禹祭典的歷代沿革

【叄】新中國成立後的大禹祭典

大禹祭典的制度和形式

【壹】官祭

【貳】公祭

【叄】民祭

大禹祭典的祭祀場所、祭器、祭品和祭期

【壹】大禹祭典的祭祀場所

【貳】大禹祭典的祭器、祭品和祭期

大禹祭典的承傳、保護和發揚光大

【壹】歷代大禹陵廟修繕紀事

【貳】新中國成立後對大禹陵廟的保護和修繕

附錄

【壹】歷代祭文選錄

【貳】歷代頌禹詩文精選

後記

序言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多姿多彩,內涵豐富,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民族精神與民族性格,潤物無聲地滋養著民族世代相承的文化土壤。世界發展的歷程昭示我們,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綜合實力,不僅取決於經濟、科技等“硬實力”,還取決於“文化軟實力”。作為保留民族歷史記憶、凝結民族智慧、傳遞民族情感、體現民族風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地區歷史的“活”的見證,是“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方面。保護好、傳承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就是守護我們民族生生不息的薪火,就是維護我們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對增強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響力,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升“文化軟實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浙江是華夏文明的重要之源,擁有特色鮮明、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據考古發掘,早在五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原始人類在這方古老的土地上活動。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浙江大地積澱了著名的“跨湖橋文化”、“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浙江先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創造了熠熠生輝、彌足珍貴的物質文化遺產,也創造了豐富多彩、絢麗多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2006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我省項目數量位居榜首,充分反映了浙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博大精深和獨特魅力,彰顯了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蘊。留存於浙江大地的眾多非物質遺產,是千百年來浙江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浙江地域文化的瑰寶。保護好世代相傳的浙江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努力發揚光大,是我們這一代人共同的責任,是建設文化大省的內在要求和重要任務,對增強我省“文化軟實力”,實施“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總戰略,建設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會意義重大。

浙江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歷來十分重視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重視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並為此進行了許多富有成效的實踐和探索。特別是近年來,我省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指示精神,切實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領導,制定政策法規,加大資金投入,創新保護機制,建立保護載體。全省廣大文化工作者、民間老藝人,以高度的責任感,積極參與,無私奉獻,做了大量的工作。通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搶救保護了一大批浙江的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對我省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逐一進行編纂介紹,集中反映了我省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保護的成果,可以說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它的出版對更好地繼承和弘揚我省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普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擴大優秀傳統文化的宣傳教育,進一步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發展,增強全省人民的文化認同感和文化凝聚力,提升我省“文化軟實力”,將產生積極的重要影響。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重視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保護文化遺產,既是一項刻不容緩的歷史使命,更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任務。我們要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保護方針,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保護原則,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再接再厲,再創佳績,把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推上新台階,促進浙江文化大省建設,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

後記

大禹是中國遠古時期的治水英雄和立國之祖,其記載於史書和流傳於民間的豐功偉績,折射出大禹近乎完美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並因之而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精神的楷模。

出於對大禹的尊崇,中國大地的許多地區都有著生動形象的傳說故事,大禹一生中的出生、婚娶、治水、立同等故事的發生地都有著許多的爭論。而大禹死葬會稽,陵園存於紹興,則史論民傳,均言之鑿鑿。

紹興大禹祭典,自夏初起至今,已承傳四千餘年,可分官祭、民祭兩大部分。官祭,自夏帝啟創製起,綿延至今;民祭,以會稽姒姓宗族祭脈絡最為清晰,發端於少康封無餘于越,守祀大禹陵寢時。整個大禹祭典的歷史有著起源古遠、規格崇高、祭祀頻繁、脈絡清晰等特點,更由於會稽大禹陵守陵村的存在和姒姓宗族祭的延續而獨具特色。

大禹祭典,承傳有序,延續至今。對之進行保護承傳,以弘揚大禹精神,不僅有著深厚的歷史意義,而且,在現代社會的精神文化建設和旅遊經濟建設等方面均有著巨大的現實意義。2006年6月2日,紹興大禹祭典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人民政府的進一步重視和保護,足見其社會價值、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的遠大。

本書著重闡述大禹祭典產生和延續的自然地理環境、社會經濟環境和歷史人文環境,介紹大禹祭典的緣起、形成和沿革以及承傳保護的情況,以讓人們對大禹祭典有個比較簡明、直觀的了解。文中部分摘引了孫建忠先生著《大禹陵志》的內容,對其史料調查印證之充分,深感欽佩,並在此致謝。同時,感謝民俗學專家呂洪年教授對書稿認真審讀,並提出寶貴的修改意見。

由於編撰時間頗為緊迫,加上筆者水平有限,文字間及論述中,難免有失之偏頗或存在著錯誤,有請方家不吝指正。

吳軍羅海笛

2008年10月

文摘

古城紹興是一座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物麇集的古城,也是一座經濟發達、豐饒富庶、民生安樂的名城。在這樣的城市裡,在稽山鏡水這樣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美好自然環境中,人們緬懷著華夏先祖,追憶著大禹偉績,祭祀著大禹陵寢,弘揚著大禹精神。因此,孕育出並傳承著“大禹祭典”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當然是絕非偶然的。

紹興,地處浙江省東北部,杭州灣南岸,東鄰寧波,南界台州,西南連金華,西北與杭州接壤。紹興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日照充足,自然資源比較豐富。在原始部落定居時代,屬於河姆渡文化圈的紹興,是中華文明的起源區域之一;在夏王朝建立初期,今紹興境內的會稽山,是大禹朝見諸侯、傳政治國的重地;自少康封無餘為于越先君到越王勾踐,紹興都是越同的都城;從秦漢到明清,紹興一直是中國南方區域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並曾屑於全國文化中心之一的地位。

生活在寧紹平原的越族先民,在距今七千年左右的原始母系氏族時代,已告別游群生活,形成為定居的農耕部落,開始由採集經濟向產食經濟的過渡。以人工栽稻為主的農業,是當時寧紹平原經濟形態的主體。同時,原始手工業也有相當的水平。在那時,寧紹平原氣候溫暖,雨量充沛,自然環境優越。越族先民在這種條件下,從事以稻作為主的原始農業。他們用骨耜、石鏟、石斧、石鑿等生產工具,整治水土,種植水稻,產量相當可觀。寧紹平原是中國稻作文明的發源地之_。

越族先民稻作的同時,仍從事捕撈、漁獵、採集等活動。先民們用陶釜、陶甑煮飯蒸食,改變了原始的採食生活。《逸周書·職方解》說越族先民“其谷宜稻”,“其畜宜雞、狗、鳥、獸”;《史記。貨殖列傳》也說百越“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這就是越族先民經濟生活的主要特點。農耕文明為原始手工業、加工業的形成和發展創造了條件,當時,原始的制陶技術、紡織技術、釀酒技術已經相當進步。此外,古越先民聚居的寧紹平原,不僅是中華農耕文明的重要源頭,尚具有海洋文明的特徵。《漢書·嚴助傳》說越人“習於水斗,便於用舟”,在河姆渡遺址發現的先民使用過的木槳、弧形獨木船和陶舟模型,就是“越人便於舟”的物證。在那時,先民們不僅能鑿井取水,用於煮飯蒸食,而且能適應地勢低洼、水位較高的環境,營造乾欄式居屋。在紹興,這種“便於用舟”的特徵,至今沒有改蠻。

在古代,越族廣泛分布在長江中下游以南地區,部落眾多,故稱“百越”。他們從事農耕、漁獵,以冶煉、善舟著稱。在形成為民族的歷史過程中,百越集團出現了多次分化和聚合,其中一部分逐漸與漢人融合,一部分與少數民族有著密切的淵源關係。如壯族、黎族、傣族等,都是由百越的支系發展而成的。于越,是百越集團中世居於江浙一帶的土著。以于越部族為基礎的越國,建立於夏代前期,延續於殷商、西周,振興於春秋後期,衰敗於戰國中期。自少康即位封無餘為于越先君始,到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年)被楚所敗,歷時一千七百四十五年。

春秋時期,越國是由越部族所建立的列國之一。勾踐是春秋越國的一位著名君王,他在公元前496年即位後,把國都從會稽山內部的峴大城,遷移到山麓沖積扇的平陽,作為進入平原的第一步。可惜強鄰吳國,在勾踐即位的第三年,入侵越國,大敗越軍。勾踐被迫到吳國首都做人質,直到公元前490年才獲得釋放。返國後,勾踐建立新都小城。其擇地建都的戰咯思想,由范蠡之說“今大王欲國樹都,並敵國之境,不處平易之都,據四達之地,將焉立霸王之業”可見大概。由於吳國的大軍隨時可能入侵,勾踐選擇了在種山的東南麓建城。范蠡又在種山最高處建造了晾望台,名飛翼樓,今稱望海亭,以監視吳國的軍事行動。在很短的時間裡,越國建成了這座周圍只有一公里稍多的圍都兼軍事堡壘,使整個部族有了一個新的、堅強的政治中心。緊接著小城的建成,范蠡又在小城的外圍建築了城周大於小城十倍的大城,把這個地區的大部分孤丘都包圍在內。在範圍廣闊的大城之中,除了街衢、河渠、屋宇、工場等以外,還有許多牧場和耕地。小城是越國的政治中心和軍事堡壘,大城則是越國的經濟中心和生產基地。小城的迅速建成,為大城的興築贏得了時間;而大城的興築,又為小城保證了給養,進一步鞏固了小城的基礎。從此,小城和大城就結成為一體,稱為大越,這就是越國的國都。而後,越王勾踐以此為基地,實行了他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復興計畫,最終覆滅了吳國,並北上稱霸,成為一個大國。

秦統一中國後,在今浙江和江蘇南部建立會稽郡,郡治設在今蘇州,把越國國都大越改名山陰,作為會稽郡的一縣。自此至後漢中期的三百餘年間,紹興沒有較大的發展。曾到過大越的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提到這裡“地廣人稀”。漢武帝時代,還作為關東貧民的移居地區。直到後漢永建四年(129年),才實現了大體上以錢塘江為界的所謂“吳會分治”。江北為吳郡,郡治仍在吳;江南為會稽郡,郡治在山陰。吳會分治的本身就是地區生產力發展的反映,從此,山陰從一個普通的縣又一躍而成為一郡之治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