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
“紫雲軒”的主人張錦傑,原名錦兒。她是揚琴、古箏演奏家,也擅長室內設計與裝飾,“紫雲軒”的裝潢,家私、餐具和各種擺設的選擇搭配,均出自她的手筆。“紫雲軒”的外觀獨樹一幟。漆上銀色的竹竿,紫色宮燈和玻璃幕牆,給人一種品味不俗的感覺。推門入內,迎面的小院裡種滿了草木花卉,還有各得其所的金魚、鸚鵡在那裡閒然自適,頗有鳥語花香的意境,透露出主人別有情趣。
發展歷程
“紫雲軒”97年開業之初本是座茶室,後來開始供應點心和素食,再加入肉類、海鮮等,成了如今的經營模式。“紫雲軒”大大小小的桌子一共可容納30人,天天客滿,食客、茶客必須打電話預約才能排上坐位。訂餐客人的名字以金字寫在銀杏葉上,讓人想起李清照的楓葉題詞。這裡的台面擺設超乎常規。器皿、餐具各式各樣,都是張錦兒每次周遊列國帶回來的,沒有一定系列可循,卻協調無間。誰說桌上的擺設一定要全部配套?站在白色隱牆門外,按下白色的門鈴,穿過黑色的幕簾,眼前又豁然開朗。超大尺度的大門,紅色的沙發,向上伸展的枝椏,妙縵低垂的羅帳,加上錦緞、柔軟的羽毛和粗獷的混凝土和石材,共同打造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空間。桌椅、燈光、器皿、菜牌、擺設,全部出自主人的設計。
夜色下的“紫雲軒”甚是浪漫。只見桌上鋪滿芬芳的紅玫瑰花瓣,造型各異的蠟燭點綴桌旁,襯托得“紫雲軒”愈發顯得幽雅安謐。
“紫雲軒”是一道茶品的名字。朋友說趙薇的《綠茶》拍了,就在出品這道茶的紫雲軒取景,真是再合適不過。
紫雲軒,白色的隱牆門就是一道創意。雖說這裡西方人是常客,但是中國文化的玄機味道才是吸引他們的秘密。那邊電話過來訂位,這邊就有金色的筆跡落在採摘的葉子上。帶著尋找清明前採摘的蘇州碧螺春的願望落座,輕輕打開一把摺扇或是一個冊頁,尋著這墨跡的芳香。
主人崇尚自然,更品透中國文人雅士的賞玩之道,常客或是慕名而來的也多是知己,彼此習慣使用彎曲的小樹枝代替調羹攪動杯中的竹葉。想像一下浮在艷麗的玫瑰花瓣之中,聞著茶餐的清香,滿眼夢入江南煙水路的情思,怎會不客滿?
“紫雲軒”有自己的特色,從家具、燈飾、器皿、餐具,到茶品、飲料、菜餚名稱、選單設計,悉數體現出張師傅個人的風格和眼光。中英雙語菜譜,全部由她親手用毛筆書寫在摺扇和特製冊頁上。
在這裡色彩和飲食的文化已分不清彼此,只是知道美食的概念在被顛覆。有人說在紫雲軒吃不飽,美色的食物只可養眼。其實,美味不止養胃、養眼、最終需要的是食物、環境可玩味。
紫雲軒,紫色是一種姿態,代表著尊貴、平和、理解和獨特,是一種優雅高貴的傲氣;而雲,則是變幻不定,永不停歇,是一種層出不窮的奇異事物。據說以前的紫雲軒是黑色的,而新的紫雲軒則是白色的,它的色調就是主人的心情,就是主人對世界的看法。現在的白色就是那種平和的寧靜,但又對現實保持著關切的敏感。
菜牌、茶單、酒單,更像一本本散文集,隨意翻開即可讀到撒落其中的隻言片語:“那一年的秋天落葉烤茄子”、“只是白蘑菇”、“雲南舊事”、“白梨胡桃青芥末”、“茉莉香榭小排骨”、“紅茶乳酪蘑菇飯”、“我愛夏天的鮮草莓”、“綠茶醬涼拌麵”、“紫色栗子冰激淋”……
紫雲軒的菜是新式中餐,紫雲軒的茶是精緻香茶,紫雲軒的店是隨心創意。 記住紫雲軒,這裡供應茶、點心、素食、肉類、海鮮,還有清雅女子張錦兒的玲瓏心思。
絳芸軒
寶玉入大觀園前,住在“絳芸軒”,在《紅樓夢》早期用的是“紫芸軒”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