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的特點
前人在使用中總結了紫砂壺的七大優點:
其一,用以泡茶不失原味, " 色香味皆蘊 " ,使 " 茶葉越發醇郁芳沁 " ;
其二,壺經久用,即使空壺沸水注入,也有茶味;
其三,茶味不易霉餿變質;
其四,耐熱性能好,冬天沸水注入,無冷炸之虞,又可文火燉燒;
其五,砂壺傳熱緩慢,使用提攜不燙手;
其六,壺經久用,反而光澤美觀;其七,紫砂泥色多變,耐人尋味。然而,這七大優點多是從紫砂實用功能方面所做的總結。
選擇壺
( 1 )購置新壺後 ,壺的造型與外觀要美,只要自己看得舒服滿意,沒必要隨和流行的模樣。
( 2 )壺的質地,胎骨要堅,色澤要潤。選用新壺,可先輕撥壺蓋,以音響鏗鏘清揚、壺聲聽來悅耳者為佳。
( 3 )壺中之味,應注意聞聞。一般新壺可能會略帶土味,但可選用。若帶火燒味、油味或人工著色味的則不可取。
( 4 )壺的精密度即壺蓋與壺身的緊密程度要好,否則茶香易散,不能蘊味。測定方法是注水入壺試驗,手壓氣孔或流口,再傾壺,涓滴不出或壺蓋不落,都表示精密度高。
( 5 )壺的出水效果跟 " 流 " 的設計最有關係。傾壺倒水,順手者則佳,反之則不佳。
( 7 )壺的特性與茶的特性宜相配合則適用性更佳。紫砂壺形制上分有高、矮兩個類型,從泡茶沏茶的功能上去考慮,壺形高者則壺口蓋必稍斂,宜於沏泡紅茶,因為紅茶是發酵茶,高壺沏泡紅茶 " 燜 " 功足,更覺香濃蘊藉。矮形壺口蓋稍敞,宜於沏泡綠茶,因為綠茶在焙制時未經發酵,葉綠素沒有破壞,沏泡不宜深燜,傾出時澄碧新鮮,更顯茶湯色、香、味的佳趣,有所謂 " 壺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壺蓋宜盎不宜砥 " 的說法。
養護壺
新壺新泡 ,先要決定此壺將用以配泡哪種茶。譬如是重香氣的茶還是重滋味的茶,如果講究的話,都應有專門備泡的壺。
( 2 )使用新壺,應先用茶湯煮一番,一則除去土味,也可使壺接受滋養。方法是用乾淨鍋器盛水,用小火煮壺,到水將滾未滾時,在將茶葉放入鍋中同煮。等滾沸後撈出茶渣,在稍待些時候取出新壺置於乾燥且無異味處自然陰乾後,方可使用。( 3 )舊壺重泡。每次泡完茶後,將茶渣倒掉,並用熱水滌去殘湯,以保持清潔、合乎衛生。
( 4 )注意 " 壺裡茶山 " 。有人泡茶,只除茶渣,而往往將茶湯留在壺裡陰乾,日久累積茶山,如維護不當,易生異味。所以在泡用前更應以滾沸的開水沖燙一番。
( 5 )把茶渣擺存在壺裡來養壺的方式決不可取。一方麵茶渣悶在壺裡易有酸餿異味,有害於壺;另一方面紫砂壺可吸附熱香茶味,殘渣剩味實也無益於壺。
( 6 )壺應經常擦拭,並用手不斷撫摸,不僅手感舒服,且能煥發出紫砂陶之本身的光澤,渾樸潤雅,耐人尋味。
( 7 )清洗壺的表面時,可用手加以擦洗,洗後再用乾淨的細棉布或其它較柔細的布擦拭,然後放於乾燥通風且無異味之處陰乾。久而久之,自會與這把壺發生感情。
文化韻味
紫砂壺所蘊含的文化特性和精神功能也是獨一無二的。紫砂壺造型形式豐富多變,或精美細巧,耐人尋味,或奔放大度,令人心曠神怡,加之鐫刻於壺體表面寓意深遠的題詩賦畫,更增添了濃郁的書卷氣,而紫砂壺的審美特徵即是文化因素。將書法、篆刻、繪畫集於一體,表現在紫砂壺上是集中了中國文化精粹。中國書法龍飛鳳舞的線條組合,表面了特殊的韻律;中國畫精心的布局與章法,反映了中國的哲學思想;篆刻的斑駁古拙所形成的物殊美感,統統集中表現在人手可握的一把小壺上。如此豐富多彩的文化組合,所引發的審美快感和藝術感染力是難以形容的。紫砂造型藝術將這許多中國文化的精髓統一在一起,構成了極其高雅的文化藝術氣質。
紫砂壺的收藏
從商品檔次的角度或製作的精粗去歸類紫砂壺及其他紫砂產品,大致可分三類,即:粗貨、細貨和特種工藝品 ( 包括藝術品 ) 。
粗貨,是指面向民眾的大路貨產品,價格低廉,經濟實用,但製作簡單,易於生產且成本較低,其造型多簡練、大方,並一型多產。使用對象多為江南茶館和城鄉一般民眾家庭。這類產品不講 " 藝 " ,只講 " 用 " ,歷來不在賞壺、鑒壺之列。當然以現今的觀點看歷史也有特殊情況,即歷史上無細貨市場,有些大路貨產品系獨具功力的高手所作,或名人出名之前的作品。
細貨,是指經濟實用的工藝美術品,有一定的工藝水平,既講 " 用 " 也講 " 藝 " 。其作者多為技藝嫻熟的良工巧匠,以複製傳統造型為主,有批量的製作出品,有相當的工藝水平,但不是精心製作,不是創新特製品。
特種工藝品,則指出於有名藝人的手製作品,它不僅講究造型的完整,而且特別講究製作過程中的工藝質量。名藝人的成就和名望,正是這些方面都達到了與職稱相等的水平。特種工藝茶壺,是收藏愛好者渴求的對象。
名人效應
在紫砂壺的製作中,名人製作的壺與非名人製作的壺在價值上有天壤之別,歷史上遺留的名人壺已成國寶,價值連城。因為名人做壺從泥料的選擇、造型的設計及做工都十分精細,做一把壺的時間也較長。名人做壺通常是全手工製作,製作的量少,而不重樣,與商品壺那種批量生產、通過模具或其它工具重複製作有著天壤之別,所以名人做壺極考究,做成後就是觀賞與使用具優的工藝品,而商品壺大部分就是所謂的 " 粗貨 " ,只可使用,沒有收藏價值。
現代紫砂業發展很快,名人輩出。日前我國宜興地區達到助理工藝美術師以上水平的制壺高手約 400 人左右,達大師級的名人也有幾十位,像呂俊傑、毛大步、高振宇、耿春福等這些中青年大師正嶄露頭角,得到人們的關注。在紫砂壺的收藏中,是否是名人壺,是可否收藏的重要界限。
紫砂資源是我們的財富,精品紫砂壺是我們的國寶,紫砂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及茶文化中極其燦爛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