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起,貴陽市國稅、地稅部門向進入市場的生豬每頭徵收26元的一票制定額稅。菜市肉販及市民反應如何?記者採訪了築城部分農貿市場。
5月11日下午5時40分,記者來到築紅邊門農貿市場,看見多個肉攤正在緊張營業,多個攤位上都有不少豬肉。記者採訪幾名肉販了解到,他們的賣價大體是瘦肉每斤8元、五花肉每斤6元、純肥肉每斤3元。記者後來亮名身份,幾名肉販都大倒苦水:由於屠宰場有意見不願殺豬,導致當天進肉很緊張,實際進價比前一日要高,本來他們也想漲價,但是漲價後,人們又不買。沒辦法,只能維持和前一日差不多的價格。記者在一個肉攤前看到,一個顧客過來問瘦肉價時,肉販想漲漲價,就說9元一斤,顧客馬上轉身就走了。
6時10分,記者來到貴烏農貿市場,這裡的攤位較少,僅剩的4個肉攤上的肉也所剩無幾,不過,這裡的價格比紅邊門高,瘦肉每斤要10元,五花肉每斤8元,肥肉每斤4元。肉販們說當日進肉不多,漲價後不影響銷售。記者在現場看到,顧客對漲價頗有意見,一位阿姨問了問價格,調頭就走,撂下一句:“我暫時不吃行不行,我看你能漲多久!”
當日下午6時30分,記者來到新路口集貿市場,看見市場內有30多個肉攤已經收攤,只有8個攤位上還有零星的豬肉,精瘦肉已經脫銷,價格與以往相比波動不大。在一個攤位上,肉販的桌子上還有一塊五花肉,叫價每斤6元。另一個攤位上,也只有一溜排骨,價格每斤5元,看見記者轉身要走,肉販殺價每斤4.5元。一名肉販還拿出2袋凍肉,叫價每斤4元。
肉販們說,由於稅收調高了,一些屠宰場沒殺豬,很多攤位都沒有進到肉,所以市場內的食肉特別少。一些逛菜市的市民則抱怨:“豬肉這么貴,誰買得起”。
又訊
昨日起,貴陽市對屠宰生豬開徵定額稅後,烏當、白雲、花溪等區積極組織貨源,確保市場供應。
筆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對進入流通環節的屠宰生豬實行一票制定額徵稅,是根據國家《稅收管理辦法》及貴州省物價局、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等8部門《關於生豬定點屠宰行業稅費收繳管理的通知》執行的。在執行過程中,供應築城鮮肉占60%市場份額的烏當,由於一些屠宰戶對此不理解,產生牴觸情緒,造成市場鮮肉一度供應緊張。為此,烏當區政府在組織職能部門向經營戶進行法制宣傳,做深入細緻解釋工作的同時,立即從各鄉鎮及周邊區、縣、市調集生豬,組織屠宰,並由省級龍頭企業貴州五福坊向經營戶批發。目前,烏當區已準備了充足的貨源,保證市場供應。
到筆者昨晚發稿時,烏當區調運的400多頭生豬已開始宰殺。此外,白雲區、花溪區也積極準備貨源,投放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