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名稱】:《納涼過林氏居》【年代】:宋
【作者】:林景熙
【體裁】:五言古詩
作品原文
出郭已虛曠,入門轉蕭森。筠棲無六月,聊以解我襟。
紅日不到地,白雲時滿林。
坐久石恨冷,酒醒荷氣深。
飄飄黃冠客,臨流鼓瑤琴。
一鼓洗我耳,再鼓空我心。
山高水復迥,彷佛蓬萊音。
興盡拂衣去,城笳吹夕陰。
作者簡介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陽),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南宋末期愛國詩人。鹹淳七年(1271)進士。受泉州教授,歷禮部架閣,轉從政郎。宋亡後不仕,隱居於平陽縣城白石巷。據新編《平陽縣誌·林景熙傳》載:元世祖忽必烈所任江南釋教總統楊璉真迦,發掘紹興宋陵及大臣墓101所,拋棄其遺骨。時景熙在紹興王英孫家作客,激於愛國義憤,約鄉人鄭朴翁等喬裝採藥人前往,拾得高宗、孝宗骸骨,共裝六函,葬於蘭亭附近,移植皇陵冬青樹作為標誌,又作《冬青花》和《夢中作四首》,以記其事。景熙這種熱愛祖國,反抗民族壓迫的行動,深受稱讚。他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遊江浙,因而名重一時,學者稱“霽山先生”。霽山先生墓在家鄉青芝山。著作有《白石稿》、《白石樵唱》,後人編為《霽山集》。文學成就
在宋元易代之際的遺民詩人中,林景熙與謝翱齊名,並稱翹楚。林景熙的詩歌創作大不同於其同鄉前輩——“四靈”派詩人。面對鼎革之際,山河破碎、民生艱危的局面,詩人並沒有嘯傲山林、寄情田園,而是時刻關注社會現實、關心民生疾苦。宋朝末年,民族鬥爭劇烈,階級矛盾深化,人民災難重重。林景熙作為一個深感亡國之痛的愛國志士和文學家,其作品處處充滿對祖國美好河山的深深眷戀,對民族興衰存亡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對人民的疾苦寄於無限的同情。他的詩文風格幽婉,沉鬱悲涼。論詩主張“詩文歸一”、“根於性情”。他的詩歌大多以自然達意的聯想,托物比興的手法,精粹簡練的語言,委婉曲折的表達方式,來揭示自己心靈深處亡國隱痛的情思和起到了對侵略者猙獰面目進行淋漓盡致的暴露,對在民族危難關頭賣國求榮、投敵變節的民族敗類進行無情鞭撻和對在抗擊外來侵略勢力、捍衛國家獨立、維護民族尊嚴而捐軀的死難者無限敬仰的效果和願望。如他的五言律詩《枯樹》篇:“凋悴緣何事,青青憶舊叢。有枝撐夜月,無葉起秋風。暑路行人惜,寒巢宿鳥空。倘留心不死,噓拂待春工。”40個字落落簡篇,用托物比興的手法,精粹簡練的語言,意深筆婉地揭露了在元朝統治階級的屠刀與鐵蹄之下,故國山河處處一片焦土,人民流離顛沛、無家可歸,處在水深火熱之中難以聊生的悲慘局面。又如《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閱之有感》:“偶伴孤雲宿嶺東,四山欲雪地爐紅。何人一紙防秋疏,卻與山窗障北風!”觸景生情,借景寫懷,沉鬱蒼涼,其哀國懷舊之情,感人至深。
同時林景熙在作品中還流露了強烈的復國願望。《枯樹》中,“有枝撐夜月,無葉起秋風”暗示為復國而努力的志士尚在,只是目前力量還不足;“倘留心不死,噓拂待春工”,巧妙地將“樹心”比“人心”,只要人心不變,到適當的時候一定會達到復國目的。這是一首號召人民團結起來等待時機,趕走侵略者,實現復國目的、充滿愛國激情的詩歌。
林景熙雖然棄官不仕過隱居生活,但他對戰鬥在抗擊入侵者鬥爭第一線的愛國將土十分關懷和深深思念。當他得到厓山戰鬥失敗、將士大部陣亡、陸秀夫抱起年幼的皇帝跳海自亡的訊息時,義憤填膺,悲痛之極,仰天大哭,遂與同里志士陳則翁等舉行哭祭悼念活動,並灑淚揮毫寫下了《題陸大參秀夫牡丹詩卷後》:“南海英魂叫不醒,舊題重展墨凝香。當時京洛花無主,猶有春風寄廣陵”的壯麗詩篇,以示對民族英雄的深深敬仰。林景熙的《讀文山集》七古云:“黑風夜撼天柱折,萬里飛塵九冥竭。誰欲扶之兩腕絕,英淚浪浪滿襟血。龍庭戈延爛如雪,孤臣生死早已決。綱常萬古懸日月,百年身世輕一發。苦寒尚握蘇武節,垂盡獨存杲卿舌。膝不可下頭可截,白日不照吾忠切。哀鴻抗訴天欲裂,一編千載虹光發。書生倚劍歌激烈,萬壑松聲助幽咽。世間淚灑兒女別,大丈夫心一寸鐵。”這首詩歷來被認為是對民族英雄文天祥讚歌中最成功的一首,堪與《正氣歌》同讀。這是他的詩集中的壓卷之作。《中國文學史》評述作者林景熙的氣概不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歷史上曾有“南渡之後,堪與山陰放翁媲美者,唯霽山也”之說,並非過之。被清末著名學者梁啓超稱讚為“亘古男兒一放翁”的陸游,臨終之時寫了一首“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示兒》詩。 陸游念念不忘的祖國,在時過66年之後,終於實現了“統一”。林景熙親自目睹了這一在敵人屠刀鐵蹄之下的殘酷“統一”。所以林景熙很有感慨地寫了一首《書陸放翁詩卷後》詩:“……青山一髮愁蒙蒙,干戈況滿天南東。來孫已見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陸游的《示兒》不是說“但悲不見九州同”、“家祭無忘告乃翁”嗎?林景熙說:現在九州已經“同”了,可卻是“同”在蒙古人的干戈之下,家祭之時怎么可以告訴九泉之下的“乃翁”呢?林景熙這首詩的心情是非常沉重的,難怪有人讀了他的詩,無不感動得潸然淚下。
林景熙的詩歌創作反映了宋元之交遺民的愛國情懷和亡國悲憤,不但思想性極強,而且在藝術上,尤其是詩歌意象與語詞特性以及比興與寄託、用典與寄託等方面達到了很高水平。
林景熙詩歌創作最工七言律體,他對詩聖杜甫與陸游既有華藻、又見骨氣的詩歌風格十分推崇。他稱讚杜甫“詩中有史”,推譽陸游“寤寐不忘中原”的高風,他提倡作家要做到品德高尚,要有民族氣節,作品要雄渾和諧,正氣凜然。他在詩歌創作過程中“獨提詩律繼黃陳”,注重效法黃庭堅和陳師道奇警遒勁的格律。所以他創作的詩歌達到了立意深婉豪健,文筆簡古凝鍊,語言含蓄酣暢,喻物生動貼切,膾炙人口,百讀不厭,感人至深的絕佳境界。他的“衣冠洛社浮雲散,弓劍橋山落照空”、“鶴歸尚覺遼城是,鵑老空聞蜀道難”和“離亭落日馬嘶渡,舊國西風人喚船。湖海已空彈鋏夢,山林猶有著書年”、“遊絲不系春暉住,愁絕天涯寸草心”等等都是警句迭出、耐人尋味的絕好佳句。
林景熙不僅工詩且善作文。宋亡隱居後,在“神遊舊月山河改,夢斷疏槐風雨深”的情境之中,他寄情山水,漫遊吳越,在山水自然中抒發國家興亡之慨。《中國古代散文鑑賞辭典》中選載的《蜃說》、《粼說》和《鞍山齋記》是他的散文代表作。林景熙的散文文字精煉準確,敘述簡潔生動,意境深遠,感染力強,依次疊進,結構完整,文筆豪邁,揮灑自如,耐人尋味,引人入勝。他的《蜃說》篇被歷代注家作為範文選讀。
林景熙的創作成就和藝術造詣,歷來受到很高的評價。與其同年代的方逢辰序稱:“宛然六義之遺音,非湖海嘯吟風月而已,於詩家門戶,當放一頭”,明胡應麟《詩藪》稱:“林德暘七言勁逸雄邁,《讀文山集》可謂元初絕唱”。
蒙古人章祖程說:“陶淵明以義熙為心,杜子美以天寶興感為得詩人忠愛遺意,霽山先生之詩,蓋祖陶而宗杜者也,熟味之可見矣!”陳增傑教授在應浙江古藉出版社邀作《林景熙集校泔》時撰文稱:“林景熙的詩歌在宋季戛戛獨造,凌架諸家之上。”還有清人王士禛的《帶經堂詩話》、吳之振的《宋詩抄》、李慈銘的《越縵堂詩話》等等,都對林詩備加讚揚。
林景熙有《白石樵唱》、《白石稿》詩文16卷傳世。元統二年(1334)鄉人章祖程合編為《霽山集》。《知不足齋叢書》本作《霽山先生集》5卷,卷首1卷,拾遺1卷。有1960年中華書局排印本。《宋代五十六家詩集》中有《白石樵唱集》1卷、清宣統石印本。1949年後,中華書局曾刊行《霽山集》。自2000年以來,浙江古藉出版社又整理編撰陸續出版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