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紅領綠鸚鵡為中型鳥類,雄鳥頭部為輝綠色,在頸部的兩側和耳羽的後面逐漸變為淡藍色。嘴的基部有一個窄的黑線,沿眼先向後延伸至眼睛。頦部、喉部為黑色,並向後和頸的兩側延伸,與後頸向下的一個狹形玫瑰紅色頸環在頸側相連線,也是它獨有的特徵之一。上體為輝草綠色,鄰近玫瑰紅色頸環處為藍色,腰部和尾上覆羽特別輝亮,尾羽逐漸變長,中央尾羽最長,顏色為藍綠色,基部較綠,具窄的黃色尖端,外側尾羽越向外綠色越濃。翅膀為綠色,翅上的小覆羽和中覆羽略沾藍色,大覆羽及飛羽為暗綠色。下體較淡,較背部呈更多的灰綠色,肛周、覆腿羽、翅下覆羽和腋羽為淡黃色。
雌鳥的頦部、喉部沒有黑色,頭上沒有黑紋和玫瑰紅色的領環,尾羽較短,其餘羽色與雄鳥相似。虹膜淡黃色,嘴珊瑚紅色,腳和趾石板灰色或石板綠色。
幼鳥和雌鳥長相類似,鳥喙為淺粉紅色,要到至少18個月大才會開始發展為成鳥的羽色,完全變成成鳥的羽色至少需要32到36個月。
大小量度:體重108g,體長380-420mm;嘴峰24-26mm;翅♂164-183mm,♀162-170mm;尾♂240-280mm,♀190-240mm;跗蹠16-17mm。(註:雄性——♂;雌性——♀)
分布範圍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各種森林和各種型態的開闊鄉村地區、刺叢平原區、乾燥的森林地區、開闊的次要林區、草原等地區,在亞洲它們棲息在海拔1600m以下的地區,在非洲則是在2000m以下,時常出現於農耕區、市郊區、公園、花園、甚至城市中的公共場所;有時候會前往果園和咖啡園覓食,在許多地區均被當成農業害鳥。
生活習性
紅領綠鸚鵡為留鳥,常成群活動,有時與灰喜鵲、八哥、鴉類等在一起活動。叫聲嘈雜,特別是早晨和傍晚,常常發出“嘎---嘎---”的連續叫聲。飛行快而有力,有時飛得很高,然後又突然降落到樹上。大部分都以小群體活動,會聚集相當可觀的數量於覓食地點或是棲息的樹木附近,偶爾會高達上百隻。生性非常吵雜,因此非常明顯易見,個性並不十分怕人;他們平時習慣待在同一個地區,只有在覓食的時候才會遷移到其他區域;飛行的時候相當快速,並會伴隨尖銳刺耳的鳴叫聲。 主要以榕果、木棉等植物果實與種子為食,也吃穀物和其他灌木漿果、花朵、花蜜等。在繁殖季許多印度當地的紅領綠鸚鵡會聚集非常龐大的數量於農耕區覓食稻米、粟米、玉米、水果,也會前往咖啡園覓食,時常對農作物造成相當程度的損害。
生長繁殖
在非洲的繁殖期為8到11月。求偶時兩翅半張,頭不時地從一側向另一側轉動,尤以雄鳥為甚。築巢在天然的樹洞或啄木鳥廢棄的巢洞中、或岩壁的裂縫中,有時也自己啄洞築巢,或者在舊的建築物和牆壁洞中營巢。每窩產卵4-6枚。卵的形狀為卵圓形,顏色為白色,大小為28-34×23-26毫米。雄鳥和雌鳥輪流孵卵,但雌鳥孵蛋時間較長,孵化期22-24天。雛鳥晚成性,大約經過40多天的餵養即可飛翔。
種群現狀
由於紅領綠鸚鵡適應力與生命力很強,所以族群數量一直不減,在許多非原生地的地區也能存活繁衍,生活在各種森林、草原、林地、紅樹林、農作物園區、都市郊外、公園、花園等地區,群居性很強,尤其是繁殖期外時,有時會數千隻聚集活動,常與烏鴉、白頭翁或其它鸚鵡聚集,天然食物包括各種穀物、雜草、花、花蜜、水果、種子、堅果等,常至農作區覓食,造成嚴重的農產品損失,尤其是柑橘、玉米與向日葵,所以常被視為農作物害鳥。原棲息地里有著穩定的族群分布及數量。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