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隼指名亞種

紅隼指名亞種

紅隼指名亞種,屬動物界,脊索動物門,鳥綱,隼形目,隼科,隼屬,紅隼種。拉丁學名:Falco tinnunculus tinnunculus,分布於非洲北部,歐洲和中東,東到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中國新疆(阿爾泰、喀什、天山、吐魯番)、內蒙古(呼倫貝爾盟、大興安嶺、根河)、黑龍江、西藏(南部、阿里地區)、福建廣東、海南、台灣。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紅隼指名亞種
【拉丁學名】Falco tinnunculus tinnunculus
【命名者及時間】Linnaeus、 1758
【科屬分類】脊索動物門鳥綱隼形目隼科隼屬紅隼

形態特徵

紅隼指名亞種是紅隼的亞種之一。小型猛禽,體長31~38厘米。翅狹長而尖,尾亦較長。雄鳥頭藍灰色,背和翅上覆羽磚紅色,具三角形黑斑;腰、尾上覆羽和尾羽藍灰色,尾具寬闊的黑色次端斑和白色端斑,眼下有一條垂直向下的黑色口角髭紋。下體頦、喉乳白色或棕白色,其餘下體乳黃色或棕黃色,具黑褐色縱紋和斑點,腳、趾黃色,爪黑色。雌鳥上體從頭至尾棕紅色,具黑褐色縱紋和橫斑,下體乳黃色,除喉外均被黑褐色縱紋和斑點,具黑色眼下縱紋,腳、趾黃色,爪黑色。幼鳥和雌鳥相似,但斑紋更粗著。

生活習性

棲息于山地森林、森林苔原、低山丘陵、草原、曠野、森林平原、農田耕地和村屯附近等各類生境中,尤以林緣、林間空地、疏林和有稀疏樹木生長的曠野、河谷和農田地區較喜歡。飛翔時兩翅快速地扇動,偶爾進行短暫的滑翔。棲息時多棲於空曠地區孤立的高樹梢上或電線桿上。主要以蝗蟲蚱蜢吉丁蟲螽斯蟋蟀等昆蟲為食,也吃鼠類、雀形目鳥類、蛙、蜥蜴松鼠、蛇等小型脊椎動物。覓食活動在白天,主要在空中覓食,常在地面低空飛行搜尋食物,有時扇動兩翅在空中作短暫停留觀察獵物,一經發現,則折合雙翅,突然俯衝而下直撲獵物。有時也採用站立在山丘岩石高處,或站在樹頂和電線桿上等候的方法,等獵物出現在面前時才突然出擊。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營巢於懸崖、山坡岩石縫隙、土洞、樹洞中。巢較簡陋,由枯枝構成,內墊有草莖、落葉和羽毛。每窩產卵通常4~5枚,卵白色或赭色、密被有紅褐色斑,有的僅在鈍端被有少許紅褐色斑,孵卵主要由雌鳥承擔,雄鳥偶爾亦替換雌鳥孵卵,孵化期28~30天。雛鳥晚成性,全身被有細薄的白色絨羽,10天后變為淡灰色絨羽。雛鳥由雌雄親鳥共同餵養,經過30天左右,雛鳥才能離巢。

分布範圍

分布於非洲北部,歐洲和中東,東到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中國新疆(阿爾泰、喀什、天山、吐魯番)、內蒙古(呼倫貝爾盟、大興安嶺、根河)、黑龍江、西藏(南部、阿里地區)、福建廣東、海南、台灣。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