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名稱】:紅陶袋足鬹【類別】:陶器
【年代】:良渚文化時期
【文物原屬】:良渚文化遺物
【文物現狀】:
胎呈紅色並夾有細砂,器口外侈,中間凹入形成一捏流。短頸,鼓腹,由三個高袋足組成器身,腹側附一寬環形把手。造型豐潤敦厚,是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
【年代】:良渚文化時期
【文物原屬】:良渚文化遺物
【文物現狀】:
紅陶袋足鬹(良渚文化) 胎呈紅色並夾有細砂,器口外侈,中間凹入形成一捏流。 造型豐潤敦厚,是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
空足陶鬹,大汶口一龍山文化最具特徵的陶器。又稱袋足鬹。足部成袋狀或羊...陶。(2)有腹小袋足鬹。出現並盛行於大汶口文化晚期,直到龍山文化早、中期...或橢圓形,袋足較前種瘦小。(3)筒腹大袋足鬹。是典型龍山文化中、晚期的遺物...
簡介 紅陶袋足鬹(良渚文化) 紅陶袋足鬹(良渚文化) 新石器時代,胎呈紅色並夾有細砂,器口外侈,中間凹入形成一捏流。短頸,鼓腹,由三個高袋足組成器身,腹側附一寬環形把手。造型豐潤敦厚,是良渚文化的典型...
簡介紅陶鬹,造型最美的炊具鬹雖與鬲同為煮食的炊具,但它的造型之美遠在陶鬲之上,至今仍被藝術史家視為遠古造型藝術中設計最為成功的作品。
名稱 造型 工藝 文化灰陶鳥形鬹,由山東省長島縣北莊遺址出土,整體造型模擬鳥的形象,昂首前視,雙目突起,後尾豎立。
簡介 整體概況在東營市廣饒縣西辛遺址出土,屬於山東龍山文化。在這個文化中,鬹是其中最典型的器物之一。通高44cm。該器物為夾砂紅陶,高斜流,圓形口,長頸,分襠,乳狀袋足,實足根,索狀把手,腹飾兩條凸弦紋及小圓餅。經考古專家考證...
紅陶是新石器時代出現的一種器表呈紅色的陶器。人類發明陶器以紅陶為主,灰陶、黑陶次之,紅陶分細泥紅陶和夾砂紅陶兩種,主要原料是粘土。它的燒成原理是:陶坯入...
瓷器簡介 陶鬹介紹 花盆介紹 尖底紅陶瓶 紅陶圈足盤(其中有白陶)、寬肩壺、高柄豆、袋足鬹(有白陶)、三實足盉、高柄豆、帶...、尊形器、圈足瓶、袋足鬹、帶耳杯等較有代表性。墓葬以頭向東單身仰身直肢葬...。有泥質、加砂陶,早期以紅陶為主,晚期灰、黑比例上升,並出現白陶、蛋殼陶...
概述 位置 居民習俗 經濟生活 墓葬與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