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紫珠
正文
紅紫珠(《廣西藥植名錄》)
異名
野藍靛(《廣西中獸醫藥植》)。來源
為馬鞭草科植物紅紫珠的葉。植物形態
紅紫珠,又名:對節樹、小紅米果、紅葉紫珠、細米油珠。直立灌木,高達3米,全體被柔毛及星狀毛。單葉對生,具柄,倒卵形或倒矩圓形,長10~14厘米,寬38~45毫米,先端急尖至銳尖尾,邊緣有三角狀鋸齒,基部心臟形,上面綠色,有柔毛,下面淺綠,側脈6~12對,被短柔毛,較密生。聚傘花序,徑約2~3厘米;苞片細小,卵圓形;萼杯狀,萼齒不顯著,具腺點;花冠紫紅色,長約3毫米,4裂,卵圓形,外面被細毛,有腺點;雄蕊4,花絲長2倍過花冠;雌蕊1,花柱略長過雄蕊,子房上位,禿淨;核果球狀,直徑約2毫米,紅色;花期4~5月。果期11~12月。
生於山坡、溪邊或疏林、叢草中。分布廣西、廣東、湖南、雲南、貴州、四川、浙江、江西等地。
本植物的根(對節樹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功用主治
《廣西藥植名錄》:"接骨。治跌打。"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2~3兩。外用:研末敷。選方
①治吐血、尿血:紅紫珠葉二至三兩。水煎服。(《雲南中草藥》)⑦治外傷出血:紅紫珠葉研末,撒布患處。(《雲南中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