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結構
這座橋主體結構由加勁主梁、索塔和斜拉索三部分組成,採用塔梁固結形式。
加勁主梁為寬4.8米、高3.2米的雙室箱梁,梁內配置由24根直徑為5毫米的鋼絲組成的鋼絲束,用TD-60型千斤頂張拉。主梁兩端設縱長1.3米牛腿,用以支承鄰跨簡支梁。這些簡支梁兼作平衡斜拉橋的部分壓重。
索塔為高29米的雙柱式門型框架,塔柱採用長3.0米、寬 1.2米的矩形截面,豎向配置 24束(每束由24根直徑為5毫米的鋼絲組成)鋼絲束,柱底與主梁整體固結。每一塔柱設 3對斜拉索,呈豎琴型布置。
斜拉索由6根鋼絞線(每根鋼絞線由10束鋼絲束組成,每束鋼絲束由7根直徑5毫米的鋼絲組成)組成,以環氧樹脂玻璃絲布纏包保護。鋼絞線束用TD-100型多作用千斤頂張拉,並通過兩端槽銷式組合錨,錨固於塔柱和主梁牛腿。在運營期間,斜拉索可進行索力調整,必要時也可進行更換。
施工流程
紅水河橋全長398米,自來賓站端算起,橋跨組成為2孔23.8米+3孔31.7米+(48米+96米+48米)+31.7米+23.8米共10孔,其中48米+96米+48米採用了跨連續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
邊跨為48米的梁體在鷹架上灌築,中跨96米的梁體用懸臂灌築法施工。鋼絲極限強度為16000千克力/厘米2,混凝土強度為500千克力/厘米2。這座橋全部採用氯丁橡膠盆式支座。6號和7號中墩上分別設定 4個承載力各為900噸的固定支座和活動支座。
在設計施工過程中,針對鐵路橋樑荷載重、疲勞和振動影響顯著以及其他結構特點,進行了全橋整體模型、風洞節段模型、節點構造、斜纜錨固疲勞與防護、盆式橡膠支座、高強混凝土(600號)泵送工藝等試驗。
施工日期
紅水河橋位於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是湘桂鐵路來賓站以南約3公里處跨越紅水河的下行單線鐵路橋,也是中國修建的第一座鐵路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該橋由鐵道部科學研究院主持設計,柳州鐵路局施工。其主體工程於 1979年6月開工,1980年11月完成,1981年9月正式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