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薛寶釵)
原文
鏤檀鐫梓一層層,豈系良工堆砌成?
雖是半天風雨過,何曾聞得梵鈴聲?
注釋
1.“鏤檀”二句——這是說謎底之物像一座玲瓏的寶塔,層層疊疊,但它並不是工匠用檀、梓一類木頭建成的。鐫,鑿,刻。
2.“雖是”二句——佛寺或寶塔檐角上懸有銅鈴,被風吹動時會發出聲音,現在說風雨過時它是不會響的。凡有關佛教的事物多稱“梵”。
賞析
寶釵《鏤檀鍥梓謎》的假謎底是寶塔,而真謎底就是《紅樓夢》這本書。按:謎面“鏤檀鍥梓一層層”,說的似乎是用檀、梓一類硬木雕刻興建而就的,層層疊疊的一座玲瓏寶塔。按中國佛教寺廟的建築習慣,佛寺寶塔的檐角上一般都掛有銅製的風鈴,稱之為“梵鈴”或“佛鈴”。每當風吹雨打,就會發出叮叮噹噹的響聲。然而,“豈系良工堆砌成”一句,卻告訴讀者,這座玲瓏剔透,巧奪天工的建築,並不是由工匠們所蓋成的有形之物。“雖是半天風雨過,何曾聞得梵鈴聲”:即便有半天的風雨刮過,塔檐上的佛鈴,仍無從聽到有絲毫的響動。所以,“寶塔”又不過是一個假謎底。而真正的謎底是一種非常像塔,但實際上又不是塔的東西。那是個什麼物體呢?筆者,這正是《紅樓夢》此書。按解盦居士在《石頭臆說》中的說法,此書“文心極曲,文意極晦。細讀之如釋氏浮圖,八面玲瓏,層層透徹”。就是說這本書情節曲折,結構細膩,表里有喻,環環相扣,直如同一座“鏤檀鍥梓一層層”的寶塔一般。但這種曲折奇巧、錯落有致,又並不是作者故作高深,有意賣弄自己的文工技巧所致,更絕非由那些華麗的辭藻“堆徹”而成,故曰:“豈系良工堆砌成”。按脂硯齋的說法,《紅樓夢》成書的緣由乃是:“菩薩天尊皆因僧道而有,以點俗人,獨不許幻造太虛幻境以警情者乎?觀者惡其荒唐,余則喜其新鮮。”(甲戌本第5回眉批)又云:“有修廟造塔祈福者,余今意欲起太虛幻境,似較修七十二司更有功德。”(甲戌本第5回眉批)這就等於告訴我們,《紅樓夢》的最終目的,正是為了點醒那些沉弱於勢欲與情慾之中的俗人。俗人為求祈福祿壽考,所以修廟造塔。而作者起此“太虛幻境”——亦即作此一部《紅樓夢》,卻是要拿自己心中的一個“空”字,去點破俗人眼中的一個“色”字。這樣形而上層面的精神構境,自然遠較那些形而下層面的建廟造塔,“修七十二司”,更有功德得多了。可是,面對作者苦心構建起來的藝術世界,後世讀者中真正能懂之一二的,又有幾人呢?“風雨”者,小說中大起大落之情節也。“梵鈴聲”,猶言佛語綸音,喻指作者之真言也。一場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往事講罷,世人又何嘗真的明白了作者的用心呢?這是何等的悲傷!這是何等的憤懣!故曰:“雖是半天風雨過,何曾聞得梵鈴聲!”
其二
(賈寶玉)
原文
天上人間兩渺茫,琅玕節過謹提防。
鸞音鶴信須凝睇,好把唏噓答上蒼。
注釋
1.“天上”句——說天上地下,相距遙遠。
2.琅玕——道家的代稱。琅玕節,道家節日。
3.“鸞音”句——當仙界傳來音訊時就要注意了。鸞、鶴,古代傳說為仙禽,乘鸞鶴表示登仙。凝睇,凝目注視。
4.唏噓——嘆息的聲音。上蒼——青天。
賞析
寶玉《天上人間謎》的假謎底是紙鳶,真謎底就是他脖子上懸掛的那塊通靈寶玉。按:紙鳶,即用紙糊成老鷹、大雁、仙鶴、大鵬等大鳥形狀的風箏。風箏飛翔於天,卻由於絲線的羈絆,而不能徹底高飛。故可謂:“天上人間兩渺茫”。古人曾有以風箏來傳遞訊息的故事,所以用紙鳶來對映“鸞音鶴信須凝睇,好把唏噓答上蒼”一聯,亦通。但認真推敲下去,“琅玕節過謹堤防”一句,卻大不可解。所以,紙鳶亦是一個假謎底,而真正的謎底,卻是寶玉自己項上所掛的那塊來自“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 的通靈頑石!按小說的寓言框架,石頭正是因為無材補天,才央求癩僧、跛道將它化為玲瓏剔透的美玉,而降落塵世的。但寶玉的一生,“富貴不知樂業,貧賤難耐淒涼”,並沒有在人世間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可謂枉入紅塵一世。所以說“天上人間兩渺茫”。“琅玕”,查古漢語字典可知有五種含義:①形狀像珠的美玉。②傳說中的玉樹。③翠竹的美稱。④門環。⑤與道家有關的事物。這裡明顯是取第五種含義。唐·陸龜蒙:“讀仙苑之琅玕書。”“琅玕書”即道家的書籍。相應地,詩中的“琅玕節”就是道家的節日。引伸意即寶玉悟道的時刻。“堤防”,同“提防”,加以注意的意思。“琅玕節過謹堤防”,就是要告訴讀者:應注意寶玉“悟道”復返大荒的時日。鸞、鶴俱是仙家乘騎的禽鳥。“鸞音鶴信”,即來自仙家的訊息。“鸞音鶴信須凝睇”:來自仙家的訊息,應當凝神仰望。“好把唏噓答上蒼”:石頭的一生既補天無材,又下凡無益,只能用一片唏噓的嘆息之聲來報答冥冥中的上蒼了。
其三
(林黛玉)
原文
騄駬何勞縛紫繩?馳城逐塹勢猙獰。
主人指示風雲動,鰲背三山獨立名。
注釋
1.騄駬——亦作“騄耳”、“綠耳”,千里馬名,傳說為周穆王“八駿”之一。紫繩,指韁繩。
2.馳城逐塹——賓士過城池,跨越過溝渠。猙獰,兇猛,驃勇。
3.“鰲背”句——俗稱狀元或第一名為“獨占鰲頭”。鰲背三山,古代傳說,見於《列子》:渤海之東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本隨波往來,天帝恐怕他們漂浮到西極去,就叫十五隻巨鰲(大海龜)來背著他們。又古時正月十五夜觀燈,京都中所搭起的燈山做鰲背神山形,上列千百種彩燈,亦稱鰲山。
賞析
黛玉《騄駬謎》的假謎底是走馬燈,真謎底則是作者最終所放棄的仕途顯達之路。按:騄駬,古之千里馬名。《淮南子·人間訓》:“騏驥騄駬,天下之疾馬也。”相傳為周穆王西遊崑崙時,所駕八駿之一。“騄駬何勞縛紫繩,馳城逐塹勢猙獰”:說的是一匹好馬,不需要主人的繩索鞭策,自可以猙獰之勢,馳過城市,越過溝壑。“鰲背三山”,海上三座高聳入雲的仙山,相傳由十五隻大鰲相馱,故名。這裡指代天下的名山。“主人指示風雷動,鰲背三山獨立名”:主人一指,好馬如風雷一般飛騰而動,於是,在天下的名山上留下自己的美名。王希廉,周春俱猜之以“走馬燈”,這是相對合理的一個答案。因走馬燈上所畫駿馬,確實不需要繩索鞭策,燈體一轉,畫上駿馬也自然有那么一點奔騰的模樣。“鰲背三山”,此處也可以解釋為燈會上紮成的燈山。但對之以“主人指示風雷動”一句,“走馬燈”這個答案,就未免顯得氣勢不足而有些牽強了。所以,這仍是一個假謎底。那么,真謎底又是什麼呢?請注意,“騄駬”二字,正諧音“祿耳”也!高官、厚祿、美名,這正是官場佼佼者們所孜孜以求的人生極致。又,千里馬為王者所驅駛,即所謂“甘效犬馬之勞”也。這就不能不使人聯想到曹雪芹與所謂“經濟仕途”的關係了。這個真謎底,就是作者曾一度嚮往,卻又最終放棄的官場仕途!曹雪芹的一生固然鄙視功名利祿,也沒有走官場仕途,但如甲戌本《凡例》中所述,他在窮困潦倒之際,於內心深處又何嘗沒有對當初“背父母教育之恩、負師兄規訓之德,已至今日一事無成、半生潦倒”的一絲悔意呢?那秦鍾臨死前的勸悔,即為明證呵!他作為皇室包衣(家奴)出身的曹氏子弟,其心中未必就完全沒有效法祖輩,通過替“主人”(即皇帝)效“犬馬之勞”,以致顯達的願望!“主人指示風雷動,鰲背三山獨立名”:他曾經是多么希望能在這世上留下自己不朽的功名呵!但曹雪芹又畢竟是曹雪芹,世事的無常,家庭的速敗,還是使他堪破了功名富貴的虛幻。他沒有入仕,而是選擇了走小說家的道路。或者,可以這么說,《紅樓夢》一書,連同書中的什麼“通靈寶玉”、“太虛幻境”,都正是作者拿自己一生的前程而換得。所以,作者此處將這首黛玉制謎,同前面寶釵、寶玉制謎安排在一起,就不是什麼隨心所欲的胡亂設定了。
相關猜測
猜薛小妹懷古詩謎種種
第一《赤壁懷古》,擬猜走馬燈之用戰艦水操者,內“徒留名姓載空舟”暗藏“曹”字。第二《交趾懷古》,擬猜喇叭,末句“鐵笛無煩說子房”暗藏“張”字。(按:周春以為小說乃“序金陵張侯家事也”)第三《鐘山懷古》,擬猜肉。第四《淮陰懷古》,擬猜兔。第五《廣陵懷古》,擬猜簫。第六《桃葉渡懷古》,擬猜團扇。第七《青冢懷古》,擬 猜枇杷。第八《馬嵬懷古》,擬猜楊妃冠子白芍藥。第九《蒲東寺懷古》擬猜骰子。第十《梅花觀懷古》,擬猜秋牡丹。新正無事,試為一猜,當日大家所猜皆不是的,恐我所猜亦未必是也,安得起諳美人而問之?(周春《閱紅樓夢隨筆》)
五十一回懷古詩燈謎,《赤壁》猜孟蘭會所焚之法船;《交趾》似隱喇叭;《鐘山》似隱傀儡;《淮陰》似隱馬桶;《廣陵》似隱柳木牙籤;《青冢》似隱墨斗;《梅花觀》似隱紈扇。 (徐鳳儀《紅樓夢偶得》)
《交趾懷古》,似是馬上招軍,俗名喇叭;《廣陵懷古》,似是柳絮;《青冢懷古》,似是匠人墨斗;《蒲東寺懷古》,似是紅天燈;《梅花觀懷古》,似是紈扇。(護花主人[王希廉]《新評繡像紅褸夢全傳》)
此書(按:嘉慶甲子刻“藤花榭”本《紅樓夢》)的批語大部分均一種筆跡,即朱淇所錄。此外另有一種筆跡……批的卻很少。最顯明的在第五十一回,蒲東寺、梅花觀懷古兩詩批曰:“後二首第一是帳須,第二是團扇。”此乃朱淇所錄。文下又有批曰:“鞋拔。隱刺寶釵,作者深惡寶釵之詞。”同一蒲東寺懷古詩,而一猜帳須,一猜鞋拔,其出二手甚明。(俞平伯《讀〈紅樓夢〉隨筆》注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