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飛彈

紅旗飛彈

“紅旗”系列防空飛彈從最初的“紅旗”1號發展到後來的“紅旗”7號,再到目前外刊報導的新型“紅旗”15、“紅旗”17、“紅旗”18等,“紅旗”系列防空飛彈已經形成一個龐大的家族,擔負著中國防空的重任。

簡介

紅旗9飛彈紅旗9飛彈

一直以來,“紅旗”系列防空飛彈擔負著保衛中國上空的艱巨重任。

自從1965年“紅旗—1”型防空飛彈仿製成功開始,到1978年中國已經發展出“紅旗—1”至“紅旗—4”中遠程高空防空飛彈,另外研製中的有“紅旗—61”型中低空近程防空飛彈。上世紀70年代末期,中國的國家戰略從臨戰狀態開始轉向大力發展國民經濟,從1978年開始,中國空軍大力整頓裝備、壓縮型號、縮短戰線、突出重點,與此同時空軍和航天軍工部門加快新型號的研製和舊型號的改良,其中新型號包括:“紅旗—6”、“紅旗—61”、“紅纓—5”,涵蓋了中遠程、中高空到近程超低空的火力範圍。
1979年7月,空軍和軍工部門在給中央軍委《關於飛機和地空飛彈生產等問題》檔案中,又新增了“紅旗—7”型的研製。1984年9月,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確定,防空飛彈是近期重點發展的裝備之一,“紅旗—8”型中程中高空防空飛彈和“紅旗—9”型遠程高空防空飛彈被正式列入預研。但到了上世紀90年代,“紅旗—8”、“紅旗—10”等防空飛彈計畫則因為被“紅旗—15”取代而夭折。

“紅旗”1號防空飛彈

紅旗1號紅旗1號

“紅旗”1號飛彈系統的原型是蘇制“斯-75”型地空飛彈武器系統。它由飛彈、制導站、發射架和地面支援設備等組成。飛彈動力裝置由固體火箭發動機和液體火箭發動機兩級組成,攔截目標高度為3-22千米,斜距為12-29千米。它是50年代中期世界上較先進的防空飛彈武器系統,主要用於攻擊高空、高速飛機和飛航式飛彈。

蘇聯薩姆2(C75)防空飛彈,我國的紅旗1就是仿製原型

1960年,以一機部為主,國防部五院協同,全面開展了“紅旗” 1號的仿製工作。五院作為總設計單位和工業部門的設計單位共同組成設計師工作組,下廠處理仿製中的技術問題。同年8月,蘇聯撤走了專家。聶榮臻當即指示,要發揮中國專家的作用,依靠自己的技術力量,把飛彈仿製出來。翌年2月,五院廣大科技人員在認真熟悉、消化、使用維護資料和工藝圖紙的基礎上,安排了飛彈總體、控制系統、制導站等共47項設計課題,寫出了技術報告和總結,搞清了蘇制飛彈的總體設計參數選擇、氣動布局、強度計算以及各分系統設計等方面的問題,促進了仿製工作。1962年9月,國防工辦和國防科委調整、加強了總設計師組織,由三機部調少數人員到五院總設計師室聯合辦公。總設計師室作為生產廠和設計單位間聯繫的紐帶,協調解決仿製生產中的各種問題。在仿製過程中,總設計師、副設計師和各分系統的技術負責人帶領科技人員深入到各有關單位,解決仿製中的技術問題。在制導站仿製中,整理審批了2.36萬份技術資料,糾正了2.3萬份設計圖紙中的差錯,重新設計了570份圖紙,解決了241個仿製生產中的技術關鍵問題,並對產品質量進行了全面鑑定。
飛彈彈上設備及綜合測試車主要由112廠、410廠、119廠、123廠、474廠、719廠、743廠和245廠等單位仿製。負責飛彈總裝的112廠在試製中遇到許多技術關鍵問題。主管技術工作的副總工程師章華組織“三結合”技術攻關小組,掌握了國內首次遇到的鋁合金滾焊及氬弧焊、鎂合金氬弧焊、四艙整壁板加工及彎曲成型等當時具有世界水平的新工藝和新技術。112厂部件車間技術副主任錢鴻昌修改了原工裝設計,解決了飛彈五艙鉚接裝配時出現的變形超差問題。在液體火箭發動機的試製中,410廠先後攻克了氧化劑啟動活門薄膜塗覆剝落等技術難題。119廠在試製自動駕駛儀過程中,先後解決了舵機低溫漏氣,舵機電位計耐磨性不穩定、舵面低頻小幅度擺動及控制活門參數超差等關鍵問題。其它各廠也都集中技術力量,攻克了試製中的許多難關。這些技術關鍵的攻克,保證了飛彈仿製工作的順利進行。

制導站由786廠、761廠、784廠、785廠和764廠等單位仿製。負責總裝生產抓總的786廠總工程師洪民光,組織廣大科技人員先後解決了高頻腔體的材料搪磨加工工藝、指數曲線喇叭筒成型、方孔波導的控制、函式凸輪加工、陶瓷被銀焊接等工藝問題。其它各廠在仿製中也攻克了遇到的技術關鍵,如期完成了各自的任務。
地面設備由一機部各主管生產局負責,第一研究所為副總設計師單位,並派出設計師工作組下廠協助仿製。地面設備數量很多,承擔仿製的主要有447廠、307廠、547廠、247廠和256廠等單位。
經過各單位科技人員和工人的共同努力,1963年4月完成了模型彈的仿製。6月,在地空飛彈試驗靶場進行了兩發模型彈的飛行試驗,均獲成功。隨後,又相繼完成了運輸、振動、靜力、防水等試驗,證明仿製的飛彈各系統工作情況正常,質量符合技術要求。
1964年5月,仿製的制導站完成了校飛試驗,並首次與試製的閉合迴路戰鬥彈對雷達傘靶進行實彈射擊試驗,擊落傘靶,試驗成功。6月,以米格-15型靶機為目標,進行戰鬥彈試驗,發射兩發飛彈,制導飛行正常,雖然脫靶量小於規定值,但戰鬥部未起爆,未能擊中靶標。經對試驗結果分析,認為是無線電引信故障造成的。為此,地空飛彈試驗部與二分院總體部研究了引信繞飛試驗方案,並由地空飛彈試驗部四處副處長彭厚剛組織進行了國內第一次引信繞飛試驗。這是一項難度高、風險大的試驗,其目的是通過多次重複試驗,求得引信作用距離和不同距離內的啟動機率,從而得出引信啟動區,找到引信故障的癥結,採取相應的改進措施。9月26日,改進引信後的飛彈重新進行發射試驗,成功地擊落了米格-15型靶機。10月6日,飛彈成功地擊中了中高空模擬目標。12月10日,國務院特種武器定型委員會批准仿製的戰鬥彈初步定型,命名為“紅旗”1號飛彈。
飛彈初步定型時,制導站因在一些工作頻率上超過技術條件的規定,未能達到定型的要求。為此,二分院23所有關人員於1965年7月至1966年6月,深入工廠調查研究,在工廠科技人員、工人的合作下,做了100餘次試驗和大量分析計算,終於找到了天線系統誤差的原因,對原設計作了重大改進。試驗結果表明,改進後的天線系統誤差滿足了技術要求,並獲得國家發明一等獎。天線問題解決後,“斯-75”型防空飛彈武器系統的仿製工作全部結束。通過這個型號的仿製,使中國防空飛彈研製、生產、試驗達到初步配套,科技隊伍迅速成長,為走向自行研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紅旗”2號防空飛彈

紅旗2防空飛彈紅旗2防空飛彈

50年代末,美國政府和台灣當局不斷派高空偵察機對中國大陸進行偵察、竄擾。1959年10月至1965年1月,中國防空飛彈部隊用“紅旗”1號防空飛彈多次擊落入侵的U-2型高空偵察機及無人駕駛飛機。後來,由於人侵飛機採取了欺騙式干擾,“紅旗”1號飛彈已不能適應嚴峻的電子戰形勢,急需研製抗干擾能力強的防空飛彈武器系統。國防部五院二分院、空軍和承擔地空飛彈任務的有關工廠密切合作,在提高“紅旗”1號的抗干擾性能、擴大作戰空域、改善使用性能和提高可靠性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試驗工作。從1964年到1965年3月,二院二部組織進行了有23所、防空飛彈試驗部參加的大型干擾試驗。這次試驗動用了一個空軍中隊,使用了各類雜波干擾、消極干擾和轉播干擾手段,對“紅旗”1號制導站及照射體制進行了系統的抗干擾測試,取得了大量數據,為制訂新制導站方案打下了初步基礎。

承擔飛彈總裝的112廠設汁人員汪京濤等,提出了利用二艙剩餘空間,加長三艙燃料箱,以延長發動機工作時間、擴大殺傷區的改進設計方案。燃料箱加大後,需要相應解決加大渦輪泵的異丙酯箱、增加前翼面積、調整自動駕駛儀參數等設計、技術問題。為了實現改型構想,設計人員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反覆進行了20多次計算,終於算出了378條質點彈道,核實了改型的構想,確定了改型方案。汪京濤、錢鴻昌、曾本禮為此做出了突出成績。

紅旗”2號飛彈

23所提出和分析了可供選擇的4種雷達體制,並從中選定了照射雷達體制。786廠只用了兩個多月時間就完成雷達的生產和裝車任務。
1965年4月,國防工辦委託七機部組織各有關部門對改進設計抗干擾能力強的中高空地空飛彈武器系統進行了分析論證,確定了研製方案,並明確了研製分工:七機部二院負責型號總體技術方案和各分系統間的協調,139廠負責飛彈試製,786廠負責制導站試製。同時,將這個型號命名為“紅旗”2號飛彈,任命陳懷瑾為總設計師,李波為副總設計師。
“紅旗”2號飛彈採取了幾十項技術措施,以擴大作戰空域,提高抗干擾能力,改善操作使用性能。為了穩中求快,確定將飛彈和制導站分為兩種狀態:第一狀態,主要增加飛彈的射高和作戰斜距,制導站主要增強反偵察、反干擾能力和確保測量精度;第二狀態,進一步增加各種抗干擾措施並改善操作使用性能等。

老式紅旗2防空飛彈陣地老式紅旗2防空飛彈陣地

演習中的“紅旗”2號防空飛彈
1965年5月,中央軍委決定加快“紅旗”2號飛彈的研製步伐。二院的設汁人員分赴139和786等廠,落實方案,制定工作計畫。根據兩種狀態的構想,整個研製試驗工作也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基本試製階段,使用兩種狀態的戰鬥彈11發,分別對不同高度和不同速度的模擬目標傘靶和中速、中空靶機進行射擊。第二階段為遙測彈和補充試驗階段,目的在於摸清控制系統性能和氣動力係數在高空的變化情況,檢驗數學模型的正確性。
786廠於當年完成了第一狀態的制導站校飛試驗,經鑑定,轉入生產並交付使用。第二狀態的制導站,經28架次校飛,結果滿足設計要求。爾後,用飛彈與制導站配合進行了模擬目標、傘靶、靶機的射擊試驗,特別是三點法尾追米格-15型靶機的射擊試驗和飛彈發射後轉換制導雷達工作體制、模擬干擾情況下的工作狀態試驗均取得成功。
飛彈的研製和飛行試驗也經歷了類似的過程。第一狀態和第二狀態的飛彈均通過了鑑定試驗,證明“紅旗”2號武器系統性能良好,符合設計要求。1966年底,“紅旗”2號飛彈武器系統成功地通過定型試驗。從研製試驗到定型飛行試驗,共使用了14發戰鬥彈,5發遙測彈。
1967年2月,國務院特種武器定型委員會批准“紅旗”2號飛彈武器系統定型。1967年9月8日,U-2型飛機又竄擾中國華東地區。儘管飛機使用了轉播干擾手段,但仍被“紅旗”2號飛彈擊落,證明了飛彈的抗干擾措施是有效的。

“紅旗”2號飛彈及其發射裝置

“紅旗”2號飛彈從確定方案到完成定型試驗,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研製周期短的主要原因是預先研究工作開展得早,方案論證工作搞得紮實,重視技術繼承性,充分利用了已有的科研成果,設計與生產部門配合密切等。
機動中的“紅旗”
為了摸清“紅旗”2號飛彈在作戰使用中的問題,1968年1月,地空飛彈試驗部開展了“紅旗”2號飛彈射擊高空、高速目標的科研試驗。這項試驗借鑑新的控制迴路參數對“紅旗”2號飛彈制導進行改裝,並增加了固體發動機的火藥柱。試驗結果表明,上述措施可提高“紅旗”2號飛彈對付高空、高速目標的能力。1984年,在地空飛彈試驗基地張東盛司令員組織指揮下,使用圖強3號靶彈,進行了“紅旗”2號飛彈實施攔截空地飛彈試驗。靶彈與飛彈兩個發射陣地相距百餘千米,縱深配置了先進的光學經緯儀測量系統和精密測量雷達。試驗用13發飛彈,每次2-3發齊射,攔截5發靶彈,擊落4發。1985年6、7月,又進行了“轉化為戰鬥力”的攔截試驗,共發射飛彈32發,攔截11發靶彈,擊落其中7發。經過這兩個階段的試驗,說明“紅旗”2號飛彈武器系統可以擴大使用範圍,並具有攔截空地飛彈的能力。
“紅旗”2號甲防空飛彈
隨著國外低空突防和電子干擾技術的發展,1973年初,中央軍委決定對“紅旗”2號飛彈進行改型設計,以進一步提高抗干擾能力和生存能力。同年8月,國家計委、國防工辦下達研製任務,並命名為“紅旗”2號甲飛彈,徐易任總設計師。飛彈總體設計和部分分系統研製由三線基地負責,制導站由786廠研製,戰鬥部由123廠研製。經過周密的論證,“紅旗”2號甲在保持“紅旗”2主要性能、氣動外形和系統的基本體制不變的基礎上,增加了148項改進項目。其中屬於制導站的71項,飛彈的51項.主要是提高抗干擾和射擊低空目標的能力。

研製任務下達後,地處三線的廣大科技人員和工人,在艱苦的條件下,發奮圖強,克服了試驗設備缺乏、資料不足、交通不便、科研力量薄弱等困難,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徐易在負責總體設計工作的同時,還與其它設計人員一起承擔飛彈氣動力計算任務,完成了數百條理論彈道的計算。3655廠主任設計師劉季芳,經常和工人一起日以繼夜地進行技術攻關,解決了發射架座架千斤頂球頭、球碗咬傷等難題,為提高發射架質量做出了貢獻。
“紅旗” 2號甲防空飛彈

經過各研製單位4年多的努力,“紅旗”2號甲飛彈於1978年先後進行了獨立迴路彈、制導站和全系統閉合迴路彈試驗。1978年至1982年,“紅旗” 2號甲飛彈先後完成了研製階段試驗、設計定型試驗。試驗結果表明,“紅旗”2號甲較“紅旗”2號飛彈提高了速度,增大了作戰空域,壓縮了作戰低界和近界,提高了抗干擾、攻擊垂直機動目標和武器系統的自衛能力。1984年6月,航空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批准“紅旗” 2號甲飛彈定型。
“紅旗”2號乙防空飛彈
現代空中目標主要採取施放有源或無源干擾、進行水平或垂直機動、低空或高空突防等措施,逃避地空飛彈的攻擊。這就迫使地空飛彈必須採取相應的抗干擾措施,以提高攻擊各類空中目標的能力和武器系統的生存能力。為此,中央軍委於1978年7月決定對“紅旗”2號飛彈武器系統進一步改進,並命名為“紅旗”2號乙飛彈。1979年6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正式下達“紅旗”2號乙飛彈的研製任務,要求減少地面車輛,提高機動能力,提高武器系統抗干擾和攻擊快速機動目標的能力;進一步擴大作戰空域和縮短作戰準備時間。這個型號的技術抓總和研製單位與“紅旗”2號甲相同,陳欣生任總設計師。
“紅旗”2號乙飛彈主要是對飛彈、制導和發控設備進行了改進。
飛彈採用了具有較大威力的引信、戰鬥部系統,以提高殺傷效果;提高推進系統的性能,改善彈道特性,以適應作戰空域的擴大和目標速度範圍的增加;採用抗干擾數碼指令傳輸,使信號傳輸準確、可靠並具有較高的抗干擾性能;採用全新的彈載電源系統,設備的重量大幅度減少,以增大飛彈的可用過載等。
制導站廣泛採用數字電路,指令計算和射擊指揮實現電腦化;在掃描雷達上附加高頻測距雷達和電視跟蹤系統以及單脈衝體制,提高目標通道的抗干擾能力;採用多種制導方法,以適應攻擊高速、機動、帶干擾機的低空目標;設定大螢幕作戰指揮儀,能自動顯示殺傷區範圍、飛彈與目標預定遭遇點、發射時機等多項數據;增加動目標顯示、敵我識別裝置等30多項技術。
新研製的機動發射車以機動發射取代固定發射,以減少發射設備的數量和噸位,提高武器系統的地面機動能力和使用性能。
“紅旗”2號乙由履帶式車輛運載和發射,大大提高了機動性能
1979年12月,“紅旗”2號乙飛彈武器系統完成了方案論證,研製單位及各協作單位同心協力地投入了研製工作。在各分系統研製的同時,開展了大量的地面試驗和飛行試驗。其中,採用仿真試驗對各種高度和速度的目標進行了模擬打靶,命中機率均符合設計要求;完成了獨立迴路彈飛行試驗、發射車帶彈運輸試驗、制導站校飛試驗和技術保障系統的對接試驗,檢驗了採用數字機後制導迴路的品質,修正了制導迴路的數學模型,以及驗證了改進後自動駕駛儀的性能和發射車的帶彈運輸能力及安全可靠性。特別是經過3次飛彈發射試驗考核,證明機動發射車的研製是成功的。
1980年至1986年,“紅旗” 2號乙飛彈先後進行了履帶發射車的實彈射擊試驗和鑑定飛行試驗,均獲成功。
“紅旗”2號飛彈武器系統在長期的大量生產、使用過程中,研製人員和使用部隊根據作戰任務的需要,對飛彈和制導站不斷進行改進改型,適時合理地採用了較先進的技術,使武器系統的作戰能力不斷提高。

多層防空體系已經建立

紅旗9飛彈紅旗9飛彈

在“紅旗”系列飛彈中,除了“紅旗—7”之外,《中國時報》提到的“紅旗—9”型防空飛彈正是我國高空防空飛彈的傑出代表。
“紅旗—9”型防空飛彈是中國在防空飛彈技術上的真正飛躍性型號,初期參考的就是家喻戶曉的“愛國者”飛彈,考慮到十多年前中國的科技水準和技術能量,其困難實在超出想像。
事實上中國對這個跨世紀的國家重點工程一直極為重視,即使決定引進S—300PMU1也沒有終止發展“紅旗—9”,可見其地位的特殊。這種情況就好像蘇—27與殲—10之間的關係,既有競爭也有合作(吸收其技術),盡最大可能保護民族兵器工業,一面自力更生,一面引進技術。
“紅旗—9”在國內外都被認為屬於第三代防空飛彈系統,其殺傷空域大,抗干擾和抗多目標飽和攻擊能力強,導引系統先進(有兩級指揮管制體制),足以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國第一種具備有限反戰術飛彈的國產武器系統,技術層次跨度頗大,因此曾經備受重視並被寄予厚望。
該飛彈採用兩級固體結構發動機,一級助推器直徑700毫米,二級主發動機直徑560毫米,均採用聚醚聚氨脂推進劑,最高速度4.2馬赫,主要攻擊高空敵機或飛彈。在歷史上的量產型防空飛彈中,“紅旗—9”的體積僅次於國外SA—4、SA—200、S—300V和“勝利女神”名列第五。其最大射程為200公里,射高0.5至30公里。

《尖端科技》軍事雜誌曾評論稱,“紅旗—9”的綜合性能雖然無法超過“紅旗—15”,反飛彈能力也未見突出,但是它的C4I作戰系統及微電子科技能力卻叫人眼前一亮。電子技術領域是“紅旗—9”少數領先S—300的項目,其精密程度直逼歐美同類產品,這正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融合歐俄體系的中國特色兵器發展之路。因此,“紅旗—9”未來改進潛力仍被看好。
相信經過改良後,真正量產的“紅旗—9A”型防空飛彈的性能將非同凡響,特別是反飛彈作戰的性能和優勢會相當突出,配合適當改良的電子設備和升級軟體,將一躍成為世界先進的雙重用途先進防空飛彈系統。未來中國自行開發的新“紅旗”系列將把歐俄先進技術融為一體,成為獨立於美、俄、歐系防空飛彈家族的另一極。
新華社下屬的《瞭望新聞周刊》曾在2007年底發表文章稱,中國的防空飛彈發展受到高度重視,走過了50年的艱苦創業歷程。中國的防空飛彈研究部門最早是從前蘇聯引進和進行仿製與改進開始的;以後又廣泛引進了各主要研製國家的技術和資料,開展了大量的預先研究,逐步發展以自主設計為主,與吸取國外先進技術相結合的防空飛彈。
經歷了艱苦創業、迅速發展、基地建設,使得在上世紀90年代,已經形成了高中低三個層次、四個系列的多種防空飛彈武器系統,這就是中高空、中低空、低空、超低空和攜帶型飛彈。目前,防空飛彈研製部門都在奮發圖強,積極開拓。除了飛彈武器的更新換代之外,重點開發的是按遠、中、近射程來完善武器體系,為實現今後信息化條件下的防空網路化作戰打下堅實的基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