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約翰·伯蘭德是牛津大學的學生,在那裡他是一名希臘神話研究的學生。當他得知現代奧運會將要重新舉辦時,便自費前往希臘,想作為一名觀眾來觀摩這次盛會。到了希臘後,他的好朋友,當時在第一屆希臘雅典夏季奧運會組委會工作的瑪納斯介紹伯蘭德去參加男子網球比賽,儘管比賽時,約翰·伯蘭德穿著皮鞋上場,但他仍然取得男子網球單打比賽的勝利,成為奧林匹克冠軍。在隨後的比賽中,他臨時和德國人弗萊德奇·陶恩合作贏得了男子網球雙打的冠軍。這樣,他從一名奧運會的觀眾成為獲得兩枚奧運金牌的運動員。回到英國後,伯蘭德繼續他在牛津的學業,後來他還成為一名英國國會議員。
基本信息
伯蘭出生在135 Capel Street,都柏林,父親Patrick Boland(1840–1877),商人,母親Mary Donnelly; 他是被他的叔叔Nicholas Donnelly監護下長大成人。
人物傳奇
在首次奧運會時曾經有臨時赴希臘觀光的遊客臨時變身成為運動員的,他就是英國人約翰-伯蘭德。伯蘭德當時是牛津大學的一名學生,他對希臘神話非常感興趣,當聽說奧運會復興的事之後,伯蘭德就決定去希臘遊覽一番,當然,是作為觀眾。伯蘭德喜歡打網球,外出旅行總是隨身攜帶球拍,巧合的是伯蘭德的一個朋友斯拉西沃阿洛斯-馬納歐斯是雅典奧運會組委會的秘書,他為伯蘭德報名參加了網球比賽。結果伯蘭德打遍全場無敵手,成為奧運史上第一個網球單打冠軍。德國的特勞恩原是田徑選手,也是網球愛好者,他參加田徑比賽,在預賽中就被淘汰下來,在雅典偶然結識了伯蘭德。伯蘭德邀他結對參加雙打,結果兩個人又獲得了雙打冠軍。這個意外的收穫,真是令人羨慕不已。
參賽項目
網球運動起源於12世紀至13世紀的法國,原本是法國傳教士們的遊戲,後來傳入歐洲其餘國家以及美洲,逐漸演化成當今的網球運動。1896年,在希臘首都雅典舉行的第1屆現代奧運會上,網球是奧運會八大比賽項目之一,也是唯一的球類比賽項目。網球項目1924年曾退出奧運會,直到1984年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上再次被設為表演項目,1988年才恢復成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2004年的第28屆雅典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員李婷和孫甜甜獲得了網球女子雙打冠軍。
第29屆奧運會設男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單打、女子雙打4個項目。
比賽採取單淘汰賽制,每輪只有獲勝者才能進入下一輪比賽。
比賽參賽選手數量為:男、女單打各64名,男、女雙打各32對。為了避免高水平球員的過早相遇,按照世界排名,單打前16位和雙打前8位的球員和組合被列為種子選手,抽籤時提前分開,同時來自同一國家或地區的選手也要分到不同的半區。
除了在男子單打決賽中採用五盤三勝制外,其餘所有的比賽將採用三盤兩勝制;除了在男子單打的第五盤以及其餘比賽的第三盤,即決勝盤的比賽中,只有淨勝兩局才能贏得該盤比賽(長盤制)外,其餘每盤比賽都採用平局決勝制(搶七局)。
2008年第29屆北京奧運會網球項目比賽將於2008年8月10日~17日在奧林匹克公園網球中心舉行。
網球起源
現代網球運動一般包括室區域網路球和室外網球兩種形式運動最早起源於12至13世紀法國傳教士在教堂迴廊里用手掌擊球的一種遊戲。後來成為宮廷里的一種室內消遣娛樂活動。也有人認為,網球運動的起源應追溯到“百年戰爭”(1337年~1453年英法兩國戰爭)以前在法國民間流傳的一種名叫海歐·德·巴烏麥的球類遊戲。據說這種遊戲是兩個人進行的,每人各執一個球拍,球場的周圍築有圍牆,球撞到牆上後被彈回去,而後過網。因此,無論從使用的場地和器具上,還是從進行遊戲的方法上,它與現代網球運動都有許多相似之處,所以有人把它看作是網球運動的原初形態。網球的直徑在6.541和6.858公分之間。起初的網球,只是兩個半球填充草、樹葉或頭髮等製成的,後來隨著網球的不斷發展,球的製作也越來越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