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1733年12月5日生於比貝臘赫一個牧師之家。1747至1749年在馬格德堡附近的一個修道院學校學習。1749年在埃爾富特大學學哲學。1750年與莎菲·封·古特曼相愛,同年轉圖賓根大學學法律。1752年應博德默之邀到蘇黎世,1754年先在蘇黎世,1759年又在伯爾尼當家庭教師1760年回比貝臘赫任市政官員,1769年任埃爾富特大學哲學教授。1772年被聘到魏瑪宮廷任卡爾·奧古斯特親王的教師。1773至1810年主編刊物《德意志信使》。80年代和90年代從事希臘、羅馬文學的翻譯工作。1813年1月20日在魏瑪逝世。
人物生平
維蘭德的創作大致可分為早期、成熟期、晚期三個階段。他早年的作品具有強烈的宗教感情,是虔誠主義教育和博德默直接影響的結果。克洛卜施托克是他學習的榜樣,他第一部作品教誨詩《事物的性質》(1751)受了《救世主》的影響。《被考驗的亞伯拉罕》(1753)是博德默直接指教的產物。1753年女友莎菲與拉羅施結婚,他情緒沮喪,寫了《一個基督徒的感受》(1753),詩中主張禁慾,激烈反對一切愛情詩。
到伯爾尼後,維蘭德逐漸脫離博德默的影響,思想上開始“返俗”。他的悲劇《約翰娜·格萊夫人》(1758)標誌這一轉變的開始。回到比貝臘赫,維蘭德的創作進入成熟期,他接受了舍夫茨伯里和伏爾泰的唯物主義思想,轉向現實生活。這時他學習的榜樣是莎士比亞,並把後者的22個劇本譯成德文,編為《莎士比亞戲劇集》 (1762~1766)。他第一部成功之作是《阿迦通的故事》(1766~1767),這是一部“教育小說”(或稱“發展小說”),為這種體裁日後在德語文學中的盛行奠定了基礎。小說描寫了主人阿迦通(意即“好人”)從脫離現實的理想世界轉向現實生活,並決心為公眾事業獻身的發展過程,帶有自傳的性質。這裡,維蘭德提出了“和諧的人”的思想,認為只有感情和理智心靈和頭腦達到和諧的人才是“好人”,只有“好人”才會有“好的時代”。這一思想是維蘭德這個時期作品的基本主題,也是他一生的主導思想。此外,他在比貝臘赫還寫了《自然戰勝狂熱的幻想或羅沙瓦的堂·西爾維奧歷險記》(1764)、《滑稽故事集》(1765)以及史詩《摩沙里昂或格拉采女神的哲學》(1768)等。在《滑稽故事集》中有一些迎合宮廷趣味的香艷情節,宣揚享樂的人生哲學,引起了“格廷根林苑派”年輕詩人強烈的反感。
在任哲學教授以後,維蘭德研究了人類歷史以及盧梭的學說,集中思考帝王將相在歷史上起過的和可能起的作用。小說《金鏡》(1772)以東方國家為背景,對德國的時弊作了大膽揭露,但寄希望於開明君主,主張自上而下的改革。在魏瑪寫過一些供宮廷消遣的作品,其中包括劇本《阿爾采斯特》(1773)。這個劇遭到歌德的猛烈攻擊,此事與格廷根林苑派以維蘭德為敵都反映了維蘭德與“狂飆突進”之間的矛盾。維蘭德雖不反對這場新起的文學運動,但他樂於留在原來的立場。他在《德意志信使》上發表了小說阿布德拉城居民的故事(1774),以德國早期市民文學的“愚人文學”的形式,借用古希臘的背景和人物,對18世紀德國小市民的庸俗市儈習氣進行尖銳諷刺。小說的主人公回到闊別多年的故鄉,發現那裡的居民象過去一樣的狹隘、自私、愚蠢,為區區小事爭執不已。
《奧伯龍》(1780)是一部童話故事集,取材於《一千零一夜》以及其他傳說故事。這已是維蘭德成熟期的最後一部重要作品。進入晚期,他的主要精力用於翻譯。他翻譯了賀拉斯、盧奇安、西塞羅等人的作品,並編訂自己的全集《手訂全集》(1794~1802),共39卷,另有6卷補遺。
歷史評價
維蘭德是德國啟蒙運動後期的重要代表,他文學活動的主要時期已是“狂飆突進”運動席捲德國文壇的時刻。維蘭德一生仰仗宮廷生活,作品自覺不自覺地迎合宮廷貴族的趣味,因而在他反映了市民階級理想的作品中,從內容到形式都摻雜了貴族思想的成分。他一生寫了大量作品,在小說創作方面是啟蒙運動中成就最高的作家。他的小說對日後德國小說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但他的小說哲學議論多於人物與環境的藝術描寫,讀起來顯得枯燥乏味。小說的故事大多發生在古代外國,異國情調和古色古香的氣氛沖淡了作品中包含的現實意義。
[《阿布德拉城居民的故事》插圖]
參考書目
J.Jacobs,Wielands Romane,Bern und Mnchen,1969.
C. Sommer,Christoph Martin Wieland,Stuttgart,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