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紀柏舟
家庭狀況:已婚,育有1子
學歷
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學士
交通大學套用藝術研究所碩士
現職: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影視學院動畫碩士班學生
得獎經歷
2005年 台灣4C數字創作競賽動畫類最佳劇情獎評審團大獎
2006年 新加坡Com Graph亞太數字藝術與動畫大賽金獎
2007年 美國Jackson Hole Film Festival 獨立製片精選
2008年 第29屆國家電影資料館金穗獎優等獎
2011年 入圍美國學生奧斯卡
主要作品
《回憶抽屜》(第二十九屆金穗獎優等賞)、《光之塔》(入圍奧斯卡主辦單位美國影藝學院舉辦的學生奧斯卡)
2011年,台灣留美學生紀柏舟以作品《光之塔》入圍美國影藝學院舉辦的學生奧斯卡卡通片,這部探討親情的小品獲得十九項國際影展肯定,並與今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失物招領》獲邀在新港灘國際電影節放映。
紀柏舟創作的《光之塔》,片長七分三十秒,內容描述遊子因追求夢想遠離家鄉,父母就像燈塔一樣支持、守護著孩子,影片從2011年3月26日上傳到YouTube,至今吸引約二千名網友點閱。不少網友直呼,還沒看完眼淚就流下來。
而他在二○○五年的動畫作品《回憶抽屜》,描述年長者回憶往事的心情,也曾獲新加坡亞太數字藝術與動畫大賽金獎等多項榮譽。由紀柏舟編導創作,在2006獲 4C 數字創作競賽“最佳劇情獎”與“最佳美術獎”併入圍第一屆 2006 KT 科技藝術獎(Knowledge Taiwan Creating Award)的 3D 動畫《回憶抽屜》(The Drawer of Memory),2006(六)月在新加坡“第七屆亞太數字藝術及動畫大賽”(ComGraph Award)中,再贏得計算機動畫學生組的金獎。
台灣軟實力不斷揚名國際。曾以「回憶抽屜」等作品獲得多項國際獎的台灣留學生紀柏舟,今年以「光之塔」(The Lighthouse)入選坎城影展觀摩短片。將於本周五啟程赴坎城的他,期待未來從他手上,拍攝出一部屬於台灣的動畫長片。
目前在洛杉磯加大影視學院攻讀動畫碩士的紀柏舟,從小展露藝術天分,台灣師大美術系畢業後,進入交通大學套用藝術所,踏入動畫領域,其間並在數位內容學院學習3D 動畫技術,開始其創作動畫的生涯。
2006年,紀柏舟獨立製作第一支個人動畫作品「回憶抽屜」初試啼聲即獲得國際矚目,包括獲得台灣在亞太數位藝術大賽動畫的第一面金牌,4C評審團大獎最佳劇情獎、AYACC亞太青年動畫大賽藝術創意金獎及金穗獎優等賞等;該片在金馬數位短片、台北電影節、柏林短片影展、東京短片影展以及許多國際影展放映。
2009年進入洛杉磯加大後,紀柏舟花三、四個月,於2010年完成個人第二支動畫作品「光之塔」,隨後該片陸續參加各項國際影展。
紀柏舟表示,創作這支作品時適逢他出國、結婚,孩子出世等人生變動,希望將此靈感轉為創作,從感謝父母的孕育,繼而傳達「傳承」的意涵。整支卡通片透過儉約但細膩的素描繪畫手法,加上感人的故事,感動國際評審。
至今該片已獲得27個國際大獎,入圍與放映超過50項國際影展賽。除入選今年坎城影展觀摩短片外,還獲得波蘭第五屆世界獨立電影獎最佳卡通片提名,成為台灣首度入圍影片。同時也入圍第38屆學生奧斯卡。
該片並獲得瑞典阿普薩拉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影片,ADOBE設計卓越大獎榮譽賞,洛杉磯新潮流國際影展動畫首獎,最佳劇情獎與最佳原創配樂 (作曲家—黃乾育),加州獨立電影節—最佳卡通片,好萊塢學生國際動畫影展(學生安妮獎)銀獎等。
至今,「光之塔」入選坎城觀摩片,「算是給這支片子畫下完美句點」。紀柏舟說,原本因預算問題他無法親赴坎城,但最後一刻獲得行政院新聞局補助,但因最後一刻才決定,當地的酒店通通訂滿,最後透過駐法國新聞局協助,才找到當地一家民宿。無論如何,能親身體驗這個國際電影最高殿堂之一,「相當榮幸」。
談起下一部計畫,紀柏舟透露,第三部短片跳脫前兩部風格,「較為科幻,也偏向喜劇」,目前名稱暫訂為「Recover」。
他不諱言表示,原本他想籌備的是一部「超越現實黑暗面」的超大作品,呈現藝術家面對現實的掙扎,當時計畫休學一年專心製作,沒想到今年受到加大教育預算刪減問題,學校不準學生休學製片,這對電影研究所學生而言衝擊很大,他也因此修改方向,決定先完成「Recover」。
今年即將畢業的紀柏舟,談起畢業後計畫,希望能在此找到動畫電影相關工作,吸取此間好萊塢動畫電影工業的經驗,未來返回台灣後,能製作屬於自己的動畫長片,擔任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