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家龍窩

紀家龍窩,據說南朝梁武帝時,老洲此地為武梁州,經木鵝漂流定界後,武梁洲歸屬南江貴池縣。歷經數百年,武梁洲南崩北長,由江心漸向北移,東與北岸相連。

據說南朝梁武帝時,老洲此地為武梁州,經木鵝漂流定界後,武梁洲歸屬南江貴池縣。歷經數百年,武梁洲南崩北長,由江心漸向北移,東與北岸相連。1937年國民黨省政府命令將其劃歸桐城縣,縣界劃定後,為便利南北交通,造一木橋聯結,人稱桐貴橋。解放後,區劃調整,老桐城之東南部劃歸樅陽縣,武梁洲成了後來老洲鄉西部的行政村,桐貴橋所在地為桐貴村,而紀家龍窩就位於桐貴村西。
紀家龍窩西邊有一條通江大河,入口湯溝,出口王套江堤,猶似一條巨龍,紀家龍窩被此河緊緊環抱,這也許就是紀家龍窩由此特殊地理位置而得名的吧。
紀家龍窩之所以稱為龍窩,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此村有一條龍,此龍歷史悠久,相傳此龍為天上金鋼老龍,本屬江西九江江邊某村。古時紀家龍窩祖宗以在長江打漁為生,漁船行至江西九江某村,看到當地正值此龍燈出巡收燈,拆燈篷在一起。古時漁民出門打魚都乞求平安、風調雨順,而龍王又是掌管風雨之神,紀家祖先很想把這條龍請回家,保佑全村平安。於是紀家祖宗們用鞋當卦,跪在龍前占卜了一卦,問:“龍王是否願意去紀家?”當時就是個順卦,紀家祖宗們知道龍王願意去,於是紀家祖宗就扛起龍頭,胡家孽有一老人當時是給紀家祖宗打下手的,此老人就扛起龍尾,二人急速奔上漁船,揚帆啟航。當地百姓有人知道龍王被扛走了,就在後面緊追不捨,當時風生水起,漁船順江而下,不會工夫,已經離開江西九江段。當時漁船小,追趕中,慌忙失措,把龍尾不小心弄到江里了,龍尾順江而下,飄至王套下游燈塔處。有一人在江邊忽聽到有人叫“救命”,仔細一看,原來是一木板,於是拿棍子把木板推至江心。當即江水沸騰,捲起層層水窩,木板逆流而上,飄至王套被王套一姓王老人救上,知道是紀家丟失,於是就交還給了紀家祖先。
原本龍頭龍尾本共110節,由於紀家村人少,請回村後根本舞不起來,於是簡化成現如今的11節,約五十米,還邀請了當時隔壁村的曾家村一起才能把這個龍燈舞起來,整個舞龍隊伍需一百幾十人共同團結完成。老龍分為龍頭,頭二板,散板七節,尾二板,龍尾五部分,龍頭前面有鏜叉隊、引燈隊、大鑼豉隊,龍尾後有小鑼鼓隊,大小鑼鼓均有專譜。有專門送燭的,送的燭包括了堂燭、財燭、高升燭、壽燭、喜燭。一般人家都會有送堂燭和財燭,堂燭預祝堂屋亮堂,家中平吉祥;財燭預祝髮財;高升燭的家中要有當官者或學生,預祝能高升;壽燭必須是家中有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坐在堂心大椅上,接受祝福長壽;喜燭是家中有新結婚的,預祝早生貴子。送燭的一般為一長者帶上幾個小孩,送燭時要大聲叫響,要讓主家能聽到。夜深的時候,孩子們疲憊不堪,肚子又餓,於是順手抓起一些主家為朝拜龍王的香案點心來填飢,主家們都很樂意,有換班休息都,村民們都會熱情請進家門,搬凳倒水,這一刻,所有的人都是開心的。
自從龍王進入紀家,於是每隔四或五年老龍就會在附近村民和本村村民的誠意請邀下,紀家全體村民每戶派出一男丁,不論老少、貧富,即使遠在他鄉者,都會趕回幫忙出來舞龍。為了感激胡家孽祖先扛龍尾和王套河東王家救龍尾,每當老王出巡之年,首先去胡家孽當時那位老人的墳前和王套王家祠堂處盤身一會,以寄哀思。
舊時由於條件和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此龍在文革中擱了好多年都沒再出來舞,生產隊時的大隊屋也被大水衝垮,龍板只能暫存在村民家中,每當龍燈出巡收燈時為了不占地方,一般都會把龍板保留起來,燈紙燒掉。1995年是龍燈的又一次出巡年,那年舞燈後,由當年的組織人紀金明、紀國周等四位負責人牽頭把龍王棲身之所重新建造起來了,命名龍王庵。龍王庵座落於村東,前有一塘,原名龍塘。庵里有龍王菩薩真身,真身後藏有當時四位負責人的名字,以示四位負責人的功德無量。
紀家老龍與其他各地老龍有很大差異,首先它立足於保佑一方平安的願景而出巡的,不僅增加當地的春節氣氛,也給出了那些眾多的善男信女一個祈願的地方。每當老龍出巡之年,方圓幾十公里甚至身在異鄉他地的本鄉人都會因為老龍的出巡而回鄉相望、乞福。出巡之年一般正月初四下午四五點出燈,出燈之日首舞王套河東王家,次日晚舞胡家孽,正月十三晚龍王上街,正月十六晚舞燈會,所謂燈會就是紀家本村,舞完全部燈會後即收燈於龍王庵之中,舊時由於沒地方擺放,所以收燈之後除了龍板外的扎紙會燒掉以示龍王上天。今時有了龍王庵之後,扎紙就不用再燒掉了,以示龍王不用再在外飄流了,一直會待在本村以示保佑本村村民平安。
紀家老龍之所以有如此之多的信奉者,其靈驗之處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最不可思議的地方是老龍東不過燈塔,西不過胡東閘,相傳是因為燈尾到東邊燈塔之處無人救,無人管,所以龍王一直不肯去。曾有幾次因為知道紀家老龍的靈驗,有信士誠意相邀紀家老龍去舞,每次越過,本來睛朗的夜空立馬就會烏雲密布,狂風四起,龍尾中的蠟燭就會燒起龍尾,掉轉龍頭一切就又恢復原來的平靜。有相傳者述地上紀家老龍在舞,天上也有隻相同的龍王在飛,本人也親眼目堵一次。2008年那次出巡,江南荻港的人能夠隔江看到江北地上紀家老龍出巡時,天上也有神龍飛舞的景象,以致當地人過江來祭拜老龍。
出巡之日場面洪大,成千上萬的男女老少來參觀,有遠地信奉者得知此訊息後都會在出燈之日來祭拜許願還願,爭相掛頭彩。曾許願得願者即給龍身掛長紅,從頭至尾,更有甚者會掛雙紅。掛紅許願隊伍長排幾里路,舞龍隊伍行進緩慢。入村莊後按照古時的風俗,從村東向西按照逆水而上的規律一家一家舞,其中也有極少不懂者無理取鬧,非得破壞規矩,要先舞自家的,也有蠻橫霸道鬧事者。但接燈的基本是家家戶戶,掛紅者數不勝數。哪日排到龍燈要去哪村舞時,當村百姓都會早早點亮門燈、擺好香案迎接。從天剛插黑一直舞到天亮,無論龍燈舞到自家多晚,接燈者都會誠心誠意、高興地等待迎接龍王的到來,因為龍王的到來將會給自家帶來平安、吉祥、富貴。
紀家村民本著善良,乞求龍王保佑一方平安的心理,吃苦耐勞,團結一心把一屆又一屆的龍王出巡燈會圓滿完成,竭力將最民間最古老的文化遺產一代一代傳承保留下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