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武器

糧食武器

在新的世紀,世界上的武器和戰爭形式發生了巨大變化,正由過去的單純單一的軍事手段,向綜合的全方位的進攻形態轉變。糧食作為資源戰爭的武器已不是什麼新發現,德國經濟學家威廉·恩道爾在《石油戰爭》之後,又推出的《糧食危機》一書。書中通過豐富的資料與嚴謹的分析,揭露了西方國家企圖用糧食作為武器控制世界的陰謀。以糧食作為武器,在現實生活中和國際關係中是一個人所共知的事實。 

基本介紹

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就是把糧食石油、地緣政治作為外交政策的核心。他的一句名言被人們廣泛引用:“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糧食成為主導世界格局最有效的武器之一,製造糧荒具有更廣泛的殺傷力和影響力,是任何武器都無法相比擬的。
原美國農業部長約翰·布洛克就說過:“糧食是一件武器用法就是把各國系在我們身上,他們就不會搗亂。”20世紀80年代,當時前蘇聯糧食歉收,再加上美國對前蘇聯進行糧食禁運,迫使蘇聯在國際糧食市場大量採購。這時美國使用糧食武器出了狠毒的一著,他們通過法令在國內減少1/3的小麥耕種面積,促使國際市場糧食價格上漲。後來,由於前蘇聯的解體,符合西方國家的願望,西方議員阿德·梅爾科特毫不猶豫說:“蘇聯需要多少糧食我們都可以提供。”
美國政府一方面用巨額的財政補貼維持著大面積的休耕土地,另一方面用巨額的財政補貼收購糧食用於出口,以保持其持續的糧食生產能力,控制世界糧食市場的壟斷地位。美國即使在農業連年豐收後大量剩餘的情況下,也會對外聲稱由於來自國內糧農的壓力,必須增加出口補貼,糧食逐漸演變成了美國資源戰爭的“核武器”。
美國政府從1995到2002年,共提供農業補貼為1140億美元,糧食利潤的1/3來自政府的補貼。2002年5月,美國總統布希批准通過的“新農民法案”,計畫今後10年內,為農業和畜牧業提供1900億美元補貼,比舊的農業法規定的補貼增加了80%。
非洲聯盟委員會主席科納雷說,“富國對農業的補貼是發展的障礙,它削弱我們的經濟,讓我們的農民變得越來越窮。”美國等西方已開發國家一直倡導自由貿易,可就農業補貼問題的談判,從10多年前“烏拉圭回合”到今天的“多哈回合”,始終不能取得任何進展。
早在2002年9月18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公布的一份報告中,就論及世界各國普遍削減農業補貼時,對美國2002年5月通過大幅提高農業補貼的新農業法提出了批評。這份報告指出,如果全世界的各個國家都能取消農業補貼,每年將會帶來1280億美元的收益,其中已開發國家獲利高達3/4,開發中國家占1/4。工業國家2001年在農業補貼上的支出超過3000億美元,雖然這一補貼對這些工業國的部分農民有利,但由於這種行為壓低了國際農產品價格,開發中國家的農民,由於得到政府支持相對較少而利益受到損害。
美國在糧食的援助政策上都打上了“和平”的旗號,例如“糧食換和平”計畫等等。其實,這都是為美國的政治利益服務的。在2007年到2008年這場世界糧食危機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國利用自己在糧食市場上的壟斷地位,打擊開發中國家脆弱的農業生產體系,維持其霸主地位、從中謀取全球性政治和經濟利益。
美國等少數西方國家一直都把操縱糧價作為轉嫁經濟危機或打擊新興經濟體的有效武器。2007年以來,美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危機,為了轉嫁危機,老調重彈,又操縱起糧食與石油價格,以便達到轉嫁經濟危機和打擊新興經濟體的目的。但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操縱價格是一把雙刃劍,這次石油和糧食的漲價確實引起了全球範圍的經濟衰退和社會動盪,但它決沒有達到打擊新經濟體的目的,反而,使美國自身陷入了更深的、結構性的經濟危機中去了,頗似玩火自焚。

威脅凸現

2008年世界糧食危機,成因已近乎教科書式語言:開發中國家需求量增大、氣候變化與生物能源搶占耕地造成產量減少、資本投機與美元貶值使糧價據高不下。但實際上,一整套“陽謀”卻被國際輿論忽略了。
“全球食品巨頭對糧食的壟斷性操控才是糧食危機的推手。”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發展學院副教授周立告訴《國際先驅導報》。周立曾在美國做過一年的田野調查,在採訪了諸多美國消費者、農民與非政府組織後,完成了題為《美國的糧食政治與糧食武器》的報告。

糧食戰爭糧食戰爭

“在以美國為首的已開發國家,食品巨頭形成了‘糧食帝國’,控制了諸多開發中國家的政治與經濟。”周立認為,糧食危機不過是這一帝國擴張的結果,但現在問題正在變得更加嚴重。

兩大法寶,操縱糧價

周立所指的“帝國”,是美國大型食品公司,它們首先控制了全美大部分糧食,而後獲得國際影響力。他告訴《國際先驅導報》:“它們採用兩大手段操縱糧價:一是推行糧食自由貿易,二是通過糧食援助控制開發中國家的農業。”
美國政府對糧食生產予以高額補貼,因此糧價比一般國家低,食品公司想盡辦法推動各國實現糧食自由貿易,以便順利出口牟取利潤。但這對進口國而言卻意味著一場劫難。
糧食援助是食品帝國常用的“毒品”:在諸多非洲國家,接受糧食援助的條件之一就是要為美國生產香蕉、可可等經濟作物,這些國家的糧食生產因此荒廢,淪為帝國附庸。
海地的悲劇十分生動:20年前,該國年產大米17萬噸,可滿足95%內需,但1995年向美國敞開大米貿易,比海地米便宜一半的美國米迅速占領市場,農民失去土地和生計,如今海地3/4的大米都來自美國。

官商勾結,不擇手段

曾任美國里根政府農業部長的約翰·布洛克曾說:“糧食是一件武器,用法就是把各國系在我們身上,他們就不會搗亂。”
美國糧商與美國政府互相需要,當局將糧食視為戰略武器,糧商要靠政府撐腰,推行利於自身的貿易政策。
“官商勾結”體現在美國政府利於糧商的一貫農業政策。調整耕地面積是關鍵招數。美國農田長期有1/3處於休耕狀態,以便調節糧價。據最新一期日本《選擇》月刊透露,去年美國有意將小麥產量減少到7000萬噸,從而維持小麥價格高位。
糧商始終試圖影響美國的內政和外交。周立告訴《國際先驅導報》,1987年到1989年任嘉吉公司執行總裁的丹尼爾·阿姆斯特茨,是“烏拉圭回合”談判中美國農業首席談判代表,正是因他推動,農業首次被納入關貿總協定體系下,並由後來的世界貿易組織繼承。此外,糧商還與政府攜手影響國際組織。當初海地允許美國米進入,便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其發放貸款的硬性條件。

強強聯合,通吃弱者

近年來,美國食品業的結盟,大大加強了其市場壟斷力度。周立在報告中指出,在北美,康納格拉冷凍食品公司與杜邦公司,穀物巨頭嘉吉與種子公司孟山都,諾華公司與糧油公司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已經形成了三個食物聯合體,控制了北美的整條食物鏈,影響力擴張到全球。
孟山都控制全球穀物與蔬菜種子23%到41%的份額,與穀物巨頭嘉吉結盟後,如果農民需要貸款購買孟山都種子,就得去嘉吉旗下的埃爾斯沃思銀行。
無論糧價漲跌,它們可旱澇保收:漲價會使糧食初級產品受益增加;跌價時食品加工貿易則可受惠。受糧食短缺之苦的,則是開發中國家的國民。此外,美國國民也是受害者,因為這些食品帝國研製出的加工食品令本國農民受惠甚少。周立在愛荷華州一個農民家庭調查時發現,一盒麥片中農民收益還不到售價的1.5%。

糧食陰謀逼近中國

“當多年前中國選擇了開放農產品市場,又無力和美國、歐盟以及日本等國進行補貼競爭的時候,就注定今天會看到農業無利可圖的現狀了。”周立認為,美國的糧食陰謀已經影響到中國,為確保糧食安全,中國應該堅持糧食主要由本國提供的原則;在扭曲的國際市場上,糧食自由貿易也需謹慎對待。
周立建議,中國可以在局部地區,改良性地推出一些替代方案,在小範圍內建立一個本地化食品體系,讓傳統農業有繼續生存的空間。這一點可以借鑑美國經驗:為應對農業產業化負面效果的挑戰,美國中北部摸索出以消費文化革命為精神內涵、以創建本地化食品體系為實際行動的替代體系。最終實現了三個替代:用天然食品替代人工食品;以公平貿易替代自由貿易;以本地化食物體系替代全球化食物體系。

另類戰爭

沒有硝煙的戰爭

在這輪中東地區政局動盪之後,歐盟美國雙方展開了各自的外交攻勢。這一攻勢也是圍繞著各自的戰略而展開的。對於美國而言,重點在於實施“美國式民主”,因此,白宮在應對中東局勢方面,採取了靈活戰略。比如在埃及,美國很快拉開與其老盟友穆巴拉克的距離,並將反對派稱作是“民主力量”;而對橫跨波斯灣的重要盟友巴林,美國政府卻希望通過敦促巴林國王積極採取對策,來儘快安撫國內人民,化解不滿情緒。
對歐盟來說,其外交努力的重點是經濟援助,改善民生。而這正是“地中海聯盟計畫”的核心所在,即以歐盟的經濟力量,來將中東北非地區納入歐盟經濟圈。從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瑟琳·阿什頓的這次訪問中,可以看出,歐盟把這次中東局勢的動盪,看作是一次難得的好機會,並宣布了25億歐元的援助計畫,可以說是相當捨得下本錢
但是,需要指出的一點是,這次中東北非一些國家的政局動盪,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糧食漲價,而從這方面來說,美國仍然具有最大的優勢。由於2011年俄羅斯的糧食減產,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可以大量出口糧食的國家,而歐盟、中國等國也只能保持糧食自給。這是美國人至今仍然對中東這些糧食不能自給的國家,局勢動盪將可能產生的政治後果,能夠有恃無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所在。

中國要繼續接招

佐利克說,國際糧價正在飆升至危險水平,並威脅到全球數千萬人生計。這是美國發出的赤裸裸的威脅,是美國扔出的又一個重磅武器。大家都知道,美國是糧食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2008年,美國推高糧食價格,造成一些不已開發國家發生饑荒和混亂。現在美國發出這樣的威脅,大概也有這樣一些目的:

1、可以繼續推高通脹。糧食價格漲,其它商品也會跟上漲。
2、對廣大開發中國家發出威脅,不要站到我對立面,站到我對立面,我讓你們餓死,讓你們混亂。
3、搞亂世界,然後再亂中尋求機會翻盤。

不得不承認這是美國很惡毒的一招,加上全球今年的自然災害,本來糧食情況就很嚴重,美國再從中作梗,還真有可能搞亂世界。
打出這張牌,中國將無法躲清閒了。能和美國對決的也只有中國了。美國盛產糧食,但是褲子衣服鞋,卻是中國生產的。你能推高糧食價格,我也能推高衣服褲子鞋的價格,我讓你美國人生活成本急劇提高,讓美國人民抗議遊行示威吧。而中國,以現有的糧食產量和儲備,餓肚子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花點高價買一些也能忍受。加上中國強大的行政能力,發生內亂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

持久戰爭

中國春節的鞭炮聲剛剛消停,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圍繞糧食的“戰場”卻還炮聲隆隆。伴隨著金融期貨市場一波接著一波的炒作,又一場“糧食戰爭”已經悄然打響。
國際糧價從2010年以來已經連續上漲了好幾個月。有數據稱,2010年12月的全球食品價格指數已經達到了1990年以來的最高位,在6個月間上升了32%,超過2008年糧食危機時的水平,其中小麥價格已經翻番。
氣候異常給了糧價上漲充足的“理由”。2010年俄羅斯遭遇罕見乾旱,削減了糧食出口量。澳大利亞收割期發了洪水,農業收成欠佳。接著,中國北方小麥產區發生旱情,又給了進一步推動糧價攀升以動力。

糧食戰爭糧食戰爭

不過,氣候導致的糧食減產是否嚴重到足以讓糧食價格在短期內如此劇烈波動?恐怕與真實的供求關係無關。經歷過股市暴漲暴跌的人們,很明白“價格信號”的虛妄,那不過是炒作而已。
在2008年,美國政府的“生物能源計畫”一度成為糧食市場最大的炒作“由頭”。玉米換石油,絕妙的乙醇汽油替代方案。這方案如今沒人提起了。可在當時製造了世界範圍內的糧食短缺預期,卻引發了動盪。
預期決定價格,而不是需求。在農產品的漲價狂潮中,投機資本興風作浪,簡稱“ABCD”的四大跨國糧商,就是壟斷了世界糧食交易量80%的“中間商”們,賺得盆滿缽滿。與此同時,一般國家老百姓為食品價格上漲所困,完全依靠國際市場吃飯的窮國則爆發饑荒。從突尼西亞到埃及,民眾對物價上漲的不滿已經引發了政權更迭。
市場上並不是沒有糧食,而是人們買不起糧食。這種由金融操控來決定的“價格遊戲”,已經牢牢控制了人們的飯碗和口糧。雖然,今年炒作的“由頭”不過是天氣因素,非常乏味而毫無創意,但金融市場的“熱錢”卻聞風而動,不論各種捕風捉影的減產訊息是假的還是真的,反正先漲起來再說。
在金融危機之後,全球寬鬆的貨幣政策釋放了大量的貨幣,尤其是美元,如洪水四處泛濫。經濟學家向松祚說得好:“它們不炒原油就炒黃金,不炒黃金就炒債券,不炒債券就炒糧食。”
算上節後第一個工作日,中國央行從去年10月以來已經連續三度加息。這個給經濟降溫的巨觀緊縮信號觸發了國際市場糧食、石油等大宗商品短時間裡的拋售潮。不過很快,聯合國糧農組織就專門針對中國旱情發布了警報。
似乎是配合默契。於是媒體紛紛預測,“中國為應對乾旱而進口大量糧食的任何舉動都可能推動國際糧價創下近年來的新高”。預期再次被調整到上漲的軌道上。
事實上,2010年中國糧食總產實現50年來的首次“七連增”,並創下新的總產歷史紀錄,達5.46億噸。中國目前擁有糧食儲備近2億噸。國家發改委的數據顯示,中國糧食庫存占消費的比重超過40%,遠高於國際公認的17%~18%的安全水平,保證國內市場供應是綽綽有餘的。
當然,這些“看空”的數據早已被國際糧價“看多”的叫喊聲淹沒了,或者被刻意忽略了。
當下國際糧食生產和定價體系是扭曲的。這並不是市場經濟的本來面目,恰恰相反,這是由金融市場操縱的寡頭壟斷經濟的產物。從結果看,這是一場富國利用糧食武器向窮國轉嫁經濟危機的財富掠奪,它不是流血的戰爭,但結果可能比流血更殘酷。
從某種程度上說,“糧食戰爭”的目標,就是給那些在糧食自給的堤壩上漏洞百出的新興工業國以釜底抽薪式的打擊,阻斷其經濟成長,製造通貨膨脹和社會動盪,最終讓他們繳械投降,心甘情願地給跨國公司和已開發國家當牛做馬。
尤為詭譎的是,2011年“糧食戰爭”不僅僅體現外部的國際糧價波動上,戰場早已擴展到國內糧食市場。據報導,跨國糧商設在中國的獨資或合資企業,正在加快進入中國糧食的購銷環節,在不少產糧區的糧食收購戰中,外資糧食企業已經衝到第一線。
布局是如此低調又如此及時。外部攻不破,就內部滲透和瓦解,這也不稀奇,蘇聯那個老大帝國不就是自己中風倒下的嗎?糧食業內人士對此心知肚明,稱之為跨國糧商“掌握國內食用油話語權之後的新一輪跑馬圈地”。
與中國糧食企業相比,跨國糧商優勢明顯。中國大豆產業就被他們擊垮了。失敗的本土大豆業企業家痛定思痛,曾對跨國巨頭的營利模式進行了專門研究。結論是,這些“巨頭”的特點就是“產業鏈長而龐雜”,上至貸款、種子化肥銷售,中到倉儲、物流設施經營,產品的加工銷售,下到國際糧油貿易,幾乎無不涉獵。這些產業鏈環環相扣,任何一個環節都可以賺錢,各個環節又可以相互調劑補充,實現總體贏利。就像軍隊的大集團作戰,他們能輕鬆淘汰和戰勝如同散兵游勇的國內競爭對手。
這是一個“全產業鏈”競爭的時代。從產品競爭到品牌競爭,再到文化競爭和產業鏈競爭,一度不被人看好的第一產業——農業領域,商業競爭的格局已經升級換代了,固有的企業經營理念必須更改。
最近,作為央企的中糧集團就在“全產業鏈”競爭的格局中初露鋒芒。這家最初只是做糧食進出口貿易的企業,在過去幾年中已經發展成一個“從地頭兒到餐桌”的巨型糧食企業。在小麥、玉米、油脂油料、稻米、大麥、糖和番茄、飼料、肉食等多個農業品種上,中糧集團四處出擊,把自身打造成了“一部前後連動的機器”,縱向的、垂直的整合戰略,替代了橫向多元化戰略的雜亂無章,“如同用一根竹籤把一串糖葫蘆串起來”。
只要稍微關注一下當下養生和健康市場所孕育的巨大的商機,就能明白傳統農業可能成長的空間是多么巨大。當跨國糧商們在國內市場跑馬圈地的時候,單純警惕“狼來了”並不能改變國內企業被動應戰的局面,國家糧食安全的大計也無從找到最堅實的抓手。
在2008年食用油價格飆升的時候,按照中糧集團的傳統責任,應該入市發揮調劑作用。而當時中糧在食用油市場中所占市場份額不過10%,心有餘而力不足。外資對中國食用油市場已經是壟斷態勢。
這家貿易企業由此悟出了數字的荒謬:就算把自己的貿易產值做得再大,產業鏈抓在別人手裡,仍然沒有話語權。在“全產業鏈”競爭的時代,產業鏈的構造者和制定者才是真正的王者。
上述大豆業本土企業家曾哀嘆:“我們就如同用冷兵器時代的長矛大刀,同飛機坦克核武器打仗。”一個殘酷的現實是,只有把自己變成具有強大創新能力和競爭力的現代企業,把“羊群”改造成“狼群”,才能在與強大的外資對手貼身逼搶的肉搏戰中,最終改變格局。
這是一場廣義的“糧食戰爭”,如果中國的央企也無法擔當重任,恐怕再過幾年,連哀嘆聲都會消失了。中國人的飯碗和口糧到底由誰來掌控?
中糧剛剛邁出第一步。中國還需要許多個“中糧”。幾十家央企是這種“全產業鏈”企業的好苗子。一些實力強勁、獨具眼光的地方企業或民營企業,也能抓住市場轉變的時機,將自己塑造成此類擁有話語權的企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