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在當前社會轉型期,尤其是在城市化進程發展迅速的時期,除了農村留守兒童等全國性問題外,在城鎮,因父母忙於生計、應酬而交由祖輩、親友、保姆乃至老師代養的“精神上的留守兒童”正逐漸顯現,並衍生出一系列嶄新但嚴峻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令人深思。
他們生活在都市,父母雙全、生活無憂,但是他們的處境卻與農村的“留守”兒童相似。父母為他們提供了良好的物質生活的同時,雖然同在一個城市,卻因為種種原因不能時時在他們身邊陪伴;或隔代看管、或幼稚園整托、或校外託管班,寄養的方式不同,寄養的時間長短不同,但相同的是孩子很難見上父母一面,或者即使見面也很難有時間與父母溝通,父母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委以他人;專家呼籲,把養育的責任推出去,這種教養方式可能短期內看不到損害,但也許會成為影響到孩子今後生命質量的一個病灶,同時家庭所面臨的後期教育問題往往會數倍於先期養育。這種現象應該得到及時糾正,別讓他們如同一些農民工的“留守子女”一樣,成為又一批教養缺失的問題兒童。
隨著“70後”、“80後”獨生子女父母增加,因為生計、應酬或其他原因把子女交由他人撫養的城市兒童越來越多;另一方面,進城務工青年也日益看到把孩子放在遠離自己的農村的弊端,將孩子帶進了城,卻因無力管教,這些孩子在城市裡處於一種“放羊”的狀態。 因父母忙於生計、應酬而交由祖輩、親友、保姆乃至老師代養的城鎮兒童。他們一般不會與父母分離時間過長,而且學習生活條件較為優越,但由於被過度保護,物質生活滿足過多,倫理生活不平衡,以致精神上存在了巨大空虛,使他們獨立生存能力在不斷下降,並誘發脆弱的心理承受力。
原因分析
社會轉型期下,除了城市化帶來父母與子女空間距離的“疏離”外,還產生了“心理疏離”。“當下的大部分青少年,存在著各種心理問題或者亞健康問題,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缺少支撐性的人際關係。”
根據一項調查課題,在有關“遇到問題你會最先告訴誰”的調查中,美國、日本青少年均把同性好友排在第一位,而第二位就是母親;但在中國,第一位是同性好友,第二位是異性好友,第三位才是母親,而父親甚至排在了“網友”之後。一個孩子心理能健康成長,很關鍵的就是要建立起良性的、信任的、親密的師生關係、親子關係和夥伴關係,使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及時宣洩出來,情緒上得到緩衝。
因為種種原因,這些與父母同在一個城市裡生活的孩子卻無法與父母朝夕相處,如今城市寄養兒童的問題,已經引起了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專家的廣泛關注,有專家稱這種現象應該得到及時糾正,別讓他們如同第一代農民工“留守子女”一樣,成為又一批教養缺失的問題子女。
在談及這個問題時,哈師大心理學副教授張揚肯定地表示,把養育的責任推出去,這種教養方式可能短期內看不到損害,但是任何不良的成長過程都成為影響到孩子今後生命質量的一個病灶,同時家庭所面臨的後期教育麻煩往往會數倍於先期養育的麻煩。
市婦幼保健院心理門診專家於德澧介紹,在就診的患者中,城市“寄養兒童”普遍表現出性格孤僻、易怒,同學人際關係不良等特點,有些孩子還在一、二年級就開始時不時“玩失蹤”。於老師指出,中國現代城市親職教育中一個很大的問題是,父母可以為孩子付出生命,卻不肯為孩子付出時間和心思。《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著名親職教育專家尹建莉在她的部落格中也曾發出過這樣的呼籲:都市的年輕父母,請認真對待和孩子相處,想辦法把孩子留在身邊,不要讓孩子置身於精緻的房間,卻成為精神上的“留守兒童”。
人們常常把目前的“城市寄養兒童”與“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歸結為一類的社會問題,對此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專家趙瑞政並不贊同。他認為農民工留守子女的問題,單靠農民工自身的力量是無法控制和改變的,這需要國家、社會、家庭、學校等各方共同努力,建立制度系統化解決。可是“城市寄養兒童”的父母,應該好好地思考為人父母的責任,正確處理好家庭、事業,以及養育子女與充分自我的生活方式的矛盾。讓“城市寄養兒童”出現“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實在讓人痛心。
類型分析
隔代寄養:“雙獨”父母最青睞
從孩子呱呱墜地之後,生命似乎就與媽媽沒有什麼關係了。孩子一直生活在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身邊,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把孩子餵養大,帶孩子去早教班,送孩子進幼稚園,孩子出生後沒和媽媽在一起睡過一夜的覺。
小琳的父母是典型的80後“雙獨父母”,小琳就是大家所說的“獨二代”。小琳的姥姥桂阿姨說:“他們哪會養孩子,能把自己養明白了就已經不錯了。從他們結婚時起,我們就商量好了,生了孩子我來帶。”現在小琳與姥姥、姥爺生活在一起,爸爸媽媽每個星期會來姥姥家看望她一次。
對於小琳來說,沒有父母的生活似乎很自然、很正常,因為從出生起她就是在這種狀態下長大的。小琳的媽媽也曾在小琳上幼稚園後試著把她接回到身邊,可是小琳哭鬧不止拒絕離開姥姥,才離開半天兒,就被姥姥接了回去。姥姥堅持,小琳哭鬧,“回歸計畫”擱淺。雖然一家人計畫著等到小琳上學以後再讓她回到父母身邊,但是最終能不能成功,全家人心裡都沒有底。
幼稚園整托:分身無力家長首選
每天,幼稚園里的小朋友們都陸陸續續被家長接走,老師們都下班之後,聰聰就和陳阿姨開始了她們的“二人世界”。聰聰是南崗區一家私立幼稚園里“整托”的孩子,現在園裡整托的只有她一個人。 每天晚上六點以後,聰聰會在阿姨的照顧下吃一頓晚飯,因為只有她一個整托在園的孩子,一般阿姨做飯前都會“徵求”一下她的意見,做點她順口的飯菜。飯後,聰聰會在幼稚園樓下的小滑梯玩一會兒,每天晚上還可以看半小時到四十分鐘的卡通片。現在天熱,睡覺前阿姨會幫聰聰洗個澡,一般晚上八點半就要熄燈睡覺了。聰聰的媽媽孫女士對整托女兒也是無奈,一般到了冬季小攤位淡季時,聰聰媽媽會把女兒留在身邊,那段時間是聰聰最快樂的時光。
校外託管班:父母的應急幫手
現在在國小校里,有一部分孩子就如同幼稚園里的整托一樣,被父母託管在託管機構里,他們白天到學校去上學,放學後被接到託管機構。在國小校的周邊,要找這樣的託管機構並不難,一般這樣的託管機構都從事多種服務,有普通託管,就是在學校放學時將孩子接到託管班監督孩子完成當天的作業,家長下班後再到託管班裡接孩子;有周末託管,就是周六周日學校放假而家長又沒有時間照看孩子,可以在周六周日將孩子送到託管班;還有就是整托,周一到周五的課業時間全部由託管班負責。一般這樣的託管機構還都提供“小飯桌”服務。
影響分析
家長“放羊”孩子空虛
不管是哪種方式的寄養或託管,都無法填補這類孩子的精神空虛。與農村留守兒童長年與父母分離,學習生活環境艱苦不同,這些城市“精神留守兒童”一般不會與父母分離時間過長,而且有較為優越的學習生活條件,但他們由於被過度保護,物質生活滿足過多,倫理生活不平衡,以致精神上存在了巨大空虛,使他們獨立生存能力在不斷下降,並誘發脆弱的心理承受力。對比以前的城市孩子或農村的孩子,城市精神留守兒童溫飽得到滿足後,欲望會更大,活得也很累,而且一旦得不到滿足,心理就容易畸變。
精神留守猛如虎
“精神留守兒童”的心理缺失,更為普遍的是,這些孩子對物質的理解和依賴正逐漸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觀。比如:一位做生意的父親平時並不怎么管教兒子,但每次應酬大醉回來,他都對兒子說:“老爸的房子、車子、銀行里的票子都是你的了……”久而久之,兒子就想:“還寫作業幹嗎?考上大學也可能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工作也就不過兩三千元一個月,買得起房、買得起車嗎?還不如我現在爽。”最後索性成為小混混。
缺乏支撐性人際關係
社會轉型期下,除了城市化帶來父母與子女空間距離的“疏離”外,還產生了“心理疏離”。一個孩子心理能健康成長,很關鍵的就是要建立起良性的、信任的、親密的師生關係、親子關係和夥伴關係,即使遇到問題的時候,也能及時得到積極的關注,情緒及時得到宣洩、緩衝或安撫,觀念和行為得到引導和修復。大部分處於精神留守的兒童,不會把自己的父母當作最優先的溝通對象。中國著名的青少年教育專家孫雲曉透露:根據他自己的一項調查課題,在有關“遇到問題你會最先告訴誰”的調查中,美國、日本青少年均把同性好友排在第一位,而第二位就是母親;但在中國,第一位是同性好友,第二位是異性好友,第三位才是母親,而父親甚至排在了“網友”之後。
解救措施
大力培養心理諮詢師、婚姻家庭諮詢師
社會、社區、學校、家庭應加大對青少年兒童及其家庭的積極關注,以促進家庭和學校培養青少年兒童健全人格為核心,堅持和完善青少年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預防、預警、干預“三預”工作機制。在這一過程中,心理諮詢師、婚姻家庭諮詢師也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建議父母、家庭、社區、社會多加大這些職業和相關知識、技能的關注和學習。
實現心理健康維護工作的轉型
把主要面向少數人的心理諮詢,轉型為主要面向全體社區人員的普及性教育模式;把以補救和矯治型為主的諮詢和危機干預模式,轉型為以支持性、預防性為主的發展性教育模式;把心理健康諮詢的專業人員的單兵作戰模式,轉型為心理專業人員和工作網路與父母教育工作隊伍全面整合的全員性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