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流程

精益流程(lean process)是一種基於流程的系統化管理方法,以更好地實現企業的卓越運營目標,通過構建層級式和端到端的流程型組織,使組織的戰略、績效、指標體系和IT系統與流程相關聯,形成系統和動態的管理循環,切實打通企業脈絡,讓流程擁抱變化,將流程管理深入落地,打造真正卓越的精益組織。

什麼是精益流程

對於一個企業來講,流程是一項資產,流程往往是被管理的最差的資產之一,然而它對戰略執行的好壞及企業運營的績效卻具有根本性的影響,我們大部分企業都會制定宏偉的戰略和目標,但戰略和目標只有真正落在流程上面,才能夠真正開始執行。所以通常做了總的戰略又要做分領域的業務戰略,落實到市場、研發、生產、物流等各個環節,再層層分解下來,一直到具體的活動。所以戰略只有落到具體運轉的活動中才算是進入了執行的階段。也只有在執行的階段,你才會發現我們整個企業戰略和目標的價值,其實就是在一層層流程運轉過程中創造的,創造這種價值。整體的企業目標會體現在整體企業的運轉裡面,流程很重要,精益的流程對企業來講更重要,管理好流程更是企業高效運營的關鍵,因此,企業需要一種優秀的管理手段去高效經營自己的流程,讓流程在企業的運轉中發揮到最佳。精益流程是基於流程的系統化管理方法,以實現企業卓越運營的目標;以信息技術為平台,規範化的構建和持續性的完善組織層級式和端到端的運營流程;培養人的責任意識和規範人的行為,沉澱與共享知識,提高組織執行力,最大化的減少運營錯誤,進而實現組織的真正卓越。

精益流程的核心

在精益流程理念中,有一些核心的思想和操作原則可以遵循,這些思想實質上就是對精益流程本身的要求。也是指對精益流程的本質及其內在規律的一些基本總結歸納。

以產出為中心建立組織結構

流程中的所有步驟應該最大程度的由一個員工或一個小組來完成,員工應該是圍繞著目標或產出,而不是圍繞著單個任務。精益流程強調打破原有的職能界限和任務劃分,儘可能將跨越不同職能、不同專業人員完成的工作環節集成起來,合併成單一任務,並由單個人來完成。這種集成與合併對員工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傳統模式中的專才難以適應新流程的要求,同時信息技術要對集成後企業活動的運行提供有力的工具支持否則員工也難以迅速適應活動集成的轉變,甚至無法勝任新工作流程的要求。

需要得到流程產出的人自己執行流程

過去由於專業化精密分工,企業的各個專業化部門只做一項工作,同時又是其它部門的顧客。這種分工導致的弊病就是有可能為了滿意顧客的需要所需的各項間接費用往往要超出為顧客所提供的服務或產品的成本。例如,會計部向採購部獲取一些新辦公用品,採購部通過尋找供貨商、討價還價、發出訂單、驗收貨物、付款、最後交由會計部的費用遠遠大於會計部所得到辦公用品的成本。在有了信息系統後,我們可能通過資料庫和專家系統,會計部可以自己採購,當與流程關係最密切的人自己可以完成流程時,就大大消除了原有各工作界面之間的摩擦,從而減少了管理費用。但這並不意味著要取消所有的專業部門的職能例如對於企業的主要設備及原材料,則仍由採購部門來完成,具體如何安排,還是要以全局最優為標準。

將各地分散的資源視為一體

集權和分權的矛盾是長期困擾企業的問題。集權的優勢在於規模效益,而缺點則是缺乏靈活性,而分權即將人、設備、資金等資源分散開來,能夠滿足更大範圍的服務,卻隨之帶來冗員、官僚主義和喪失規模效益的後果。有了資料庫、遠程通訊網路以及信息分布處理系統,企業完全可以在保持靈活服務的同時,獲得規模效益。

將信息系統工作納入實際工作中

過去大部分企業都建立了這樣一些部門,它們的工作僅僅是收集和處理其它部門產生的信息。這種安排反映了一種舊思想,即認為低層組織的員工沒有能力處理他們產生的信息。而今伴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和員工素質的提高,信息不再是一種特權,信息處理工作完全可以由低層組織的員工自己完成。

將並行工作聯繫起來

工作中存在著兩種形式的並行,一種是各獨立單位從事相同的工作,另一種是各獨立單位從事不同的工作,而這些工作最終必須組合到一起。新產品開發就屬於後一種的典型。並行的好處在於將研究開發工作分割成一個個任務,同時進行,可縮短開發周期。同時配合各項信息技術,企業可協調並行的各獨立團體的活動,而不是在最後進行簡單的組合,這樣可以縮短產品開發期,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在業務流程的執行中設定質量檢查機制

質量控制是工作過程的一個部分,只有工作的成果符合質量標準,工作才告完成。對於任何工作,在工作過程中發現質量問題比在工作完成後的返工成本要低得多。高質量的產品是做出來的,而不是檢驗出來的。

在業務流程中建立控制程式

在大多數企業中,工作的執行者、監控者和決策者是嚴格分開的,它的存在造成了企業運營效率的低下、官僚主義的發生。因此必須將權力下放,讓員工自我管理、自我決策、減少不必要的控制、減少相應的管理費用。需要指出的是,權力下放並不意味著管理人員無事可做,而是對員工決策提供必要的支持,同時將更多精力放在企業的戰略決策上。精益流程主張的是對能產生經濟效益時進行控制,也就是要求控制產生的收益大於進行控制耗費的成本,否則就取消控制或改變控制的方式。

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決策

凡事匯報給部門領導,由部門領導進行溝通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導致時間浪費和企業成本增加。由於部門領導對具體問題的了解比基層人員少,所以部門領導應該利用其經驗給出適當的建議,而不是代替基層人員作決定。反覆的上下溝通過程中可能會帶來信息的失真。

儘可能使同一個人完成一項完整的工作

完整的工作會增加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成就感,使得對員工的績效評價有可衡量的依據,由一個人完成一項完整的工作減少了交接和重複工作。因為大多數工作過程中的問題都是由於交接引起的,所以工作過程中的交接對工作的結果不增加價值,反而引起扯皮的現象,導致時間延遲。

建立內在的激勵機制

不能單純依賴外在的激勵機制,內在的激勵機制更有效果。內在的激勵機制可以減少外在對工作過程的監控。將工作結果儘可能量化,以增強員工的時間和成本觀念,對基層員工授權,以增強員工的責任感。工作的目標是可衡量的,只有達到預期的工作目標,工作過程才是有意義的。如果只考慮工作過程中的活動,最多只能簡化現有的過程。

單點接觸顧客

為了做到對顧客負責,及時滿足顧客的需要,改變傳統的多點接觸顧客但實際上又無人負責的局面,企業需要讓流程“單點接觸顧客”,即企業和顧客只有一個聯繫點即業務專員或業務負責人。如果流程較為複雜或過於分散,集成較困難時,需要一名業務負責人作為緩衝器,與顧客打交道,對顧客負責,解決顧客的問題。

推進精益流程所必須具備的條件

精益流程的引入,需要根據顧客需要和企業自身發展階段,對企業的業務流程進行細緻的分析、提出綜合的解決思路、調度資源和組織進行系統實施並不是盲目的照搬和實施,必須在自身滿足一定條件的基礎上,實施精益流程才能給組織帶來驚人的效益。

實施精益流程所必備的條件

(1)高層管理者參與。精益流程是典型的“一把手工程”,不僅需要高層管理者的全程參與,尤其是在關鍵節點上給予支持和鼓勵。高層管理者的缺席或是搖擺不定將直接影響到精益流程項目的實施結果。
(2)管理者和員工素質必須提高。管理者要勇於革新,有強烈的市場競爭意識,能與公司內外進行有效溝通,深入領悟精益流程的內涵。在實施精益流程後,員工都將擁有更多決策機會,必須有相應的高素質以及全流程的視角。
(3)技術層次必須提高。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信息技術套用層次低、生產技術落後。而精益流程套用於現代企業管理,也有賴於信息技術、管理技術、工藝工程技術的支持。
(4)企業文化和經營理念的營造。精益流程也在轉變企業的經營理念,進而要求營造適宜的企業文化,甚至組織形態和運作方式都會產生與傳統組織不同的巨大差異。

精益流程給組織帶來的效益

精益流程給組織帶來的效益包括如下: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培養高素質的員工和規範流程、持續改進監控績效、精益運營知識沉澱、促進品質提升、促進效率、減少浪費、節約成本樹立形象、獲取信賴精益流程、實現卓越等。
企業要不斷自我創新以保持其競爭力,就應該把精益流程作為基礎的競爭策略之一。而精益流程的引入,需要根據顧客需要和企業自身發展階段及當前需求,對企業的業務流程進行細緻的分析、提出綜合的解決方案、高度資源和組織進行系統實施同時,考慮到長期而全局的需要,應當建立全企業或全流程的統一管理平台,樹立流程化運作的企業文化,使人人了解流程並執行流程。

實施精益流程的方式

(1)企業自我主導實施。企業擁有精益流程方面的人才,並有良好的管理基礎,有能力的企業可以考慮自我主導實施來推動,一般的做法是由公司副總經理級的高管來擔任精益流程項目的負責人,組建精益流程項目推進團隊來付諸實施。自我主導實施的方式一般對企業的要求較高。
(2)聘請專業精益流程的人員擔任顧問。這種方式還是以企業自我主導實施為主,藉助於專業顧問的經驗和閱歷來幫助企業在精益流程的過程中指導及糾正錯誤的做法,減少失敗的機率。
(3)聘請專業的諮詢公司來主導。由諮詢公司根據企業的情況予以診斷,需求分析和提供解決方案,一般的諮詢公司會提供解決方案,給予實施指導,而諮詢實施一體化的諮詢公司除了提供解決方案,還針對執行方面,給出落地策略,以保證流程落地和產生效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