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描述
珊瑚骼凸形或亞球形,或枝柱塊形,長谷多、短谷較少,長谷達80mm,短谷只有5mm。在同一群體的基部有稍彎曲且互相平行的長谷,而群體頂端則雜亂無一定的次序。谷寬4—8mm,一般以5—6mm居多,深2.5—7mm,通常群體頂部谷深,逐向邊緣漸漸變淺。脊塍薄,上緣不規則1/3—2/3部分多孔,經常裂成缺刻或裂縫,下部則無孑L或少數幾個小孔。在1cm中有隔片9—17個,其中7—10個與軸柱相連。隔片上部狹,下部寬,隔片邊緣有2—7枚齒,兩側有刺和顆粒。軸柱由薄片小梁組成,連續與谷等長。生活時單色為黃色、黃綠色、灰色和鉻黃色;複色有黃色而谷為翠綠色,或褐黃色而谷為紫綠色。標本採集地
三亞鹿回頭、西瑁島、白排、瓊海沙著、文昌馮家、新盈鄰昌、白馬井、潿洲島、硇洲島、港頭港、香港水域、珊瑚島、甘泉島、金銀島、全富島、鴨公島、晉卿島、羚羊礁、華光礁、中建島、盤石嶼、永興島、西沙洲、趙述島、北島、東島、北礁、蓬勃暗沙、仙賓礁、牛車輪礁、仁愛礁、美濟礁、仙娥礁、信義礁、海口礁、艦長礁、半月礁。分布
國內分布
我國台灣、東沙群島、西沙群島、南沙群島及廣東沿岸的印度一太平洋區的廣布種。國外分布
從紅海向東到薩摩亞和庫克群島,向北到日本。珊瑚礁分類
在海底世界,珊瑚礁享有“海洋中的熱帶雨林”和“海上長城”等美譽,被認為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多姿多彩、也是最珍貴的生態系統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