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海關

粵海關

廣州海關的舊稱。粵海關舊址,俗稱大鐘樓,位於中國廣州市荔灣區沿江西路,建成於1916年,是中國首批海關口岸之一,原正中拱券門上“粵海關”三字,1949年後曾改為“廣州海關”,經修復後現改回“粵海關”,可能受建築風格影響,英文名稱上故意以V代U變成CVSTOM HOVSE字樣,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

原本被水泥封住的奠基石 原本被水泥封住的奠基石

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清政府開放海禁,設粵(在廣州)、閩(在廈門)、江(在雲台山,今連雲港附近)、浙(在寧波)四個海關。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關閉廈門、雲台山、寧波三個海關,僅留廣州一口對外貿易,粵海關遂居重要地位。皇帝派遣“監督”管理粵海關事務,以滿族親貴充任,具有與總督、巡撫平行而班次略後的官階。鴉片戰爭前,粵海關並不直接管理來粵貿易的外國商人,而是通過特許商行——十三行進行管理。鴉片戰爭後,十三行壟斷對外貿易的制度被廢除,粵海關開始直接插手外貿管理。第二次鴉片戰爭時,英國攫取了中國海關管理權。1859年(鹹豐九年)10月,海關總稅務司英國人李泰國攫奪粵海關行政權,從此粵海關一直為帝國主義所把持,直到廣州解放。

2006年05月25日,粵海關舊址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大樓歷史

正門上修復的“粵海關”三字和兩邊的英文 正門上修復的“粵海關”三字和兩邊的英文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設立了中國首批海關(粵、閩、江、浙),其中粵海關就設在廣州海珠廣場旁的天字碼頭。19世紀下半葉的兩次鴉片戰爭後,廣州被英法聯軍占領,粵海關開始逐漸被洋人把持。當時,沙面島屬於租界,為方便外籍人士辦理公務,就在六二三路附近興建了一棟共兩層樓的粵海關稅務司公署。然而,大樓在經歷數次重修後最終被大火燒掉,後來就決定在附近興建辦公地點,也就是如今的“大鐘樓”。鹹豐十年(1860年)粵海關稅務司在現關址正式建立公署(外界稱“洋關”)。民國三年(1914年)粵海關大樓工程在現址奠基,民國五年落成。建築由英國建築師戴衛德·迪克( David C. Dick)仿照歐洲古典建築形式設計,華昌工程公司承建,1916年5月竣工。粵海關大樓是現時全國歷史最長的海關大樓,早於1927年落成的上海江海關大樓和1924年落成的武漢江漢關大樓。

建築及特色

建築大樓的大理石是來自雲南大理,結構為整體鋼筋水泥,用大塊麻石作基礎,十分堅固,整座建築可以承受500磅炸彈爆炸衝擊。整個鐘樓建成共花了30萬銀元。整個建築仿照歐洲古典建築形式設計,整體鋼筋水泥結構大塊麻石基礎,正面外牆以花崗岩圓柱與條石鑲砌,總建築面積近三千三百平方米,樓高三十一點八五米,大樓建築呈現出明顯的歐陸風貌,羅馬立柱、鐘樓、每個房間的壁爐,都是非常顯著的特徵。

大鐘歷史

樓頂機械大鐘為1915年英國製造,是現時全國歷史最長的英國制全機械傳動式立鍾。近年,由於大鐘運行時間太長及零部件磨損嚴重,導致大鐘時間出現較大誤差,所以政府為此曾對大鐘進行過兩次維修以恢復大鐘走時的準確性。

海關博物館

修復前的粵海關大門上方的“廣州海關”四字 修復前的粵海關大門上方的“廣州海關”四字
粵海關 粵海關

2006年9月12日,廣州海關辦公地點正式撤出已經使用了91年的粵海關大樓,遷往天河區珠江新城。海關總署於2007年2月批覆,原廣州海關的“大鐘樓”將建設為 中國海關博物館分館。廣州海關遂發出工程招標公告,向全國進行招標,對大鐘樓進行保養維護,預計投資400萬元恢復其舊貌。保養維護工程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對大鐘樓進行原狀修復修繕,對“大鐘樓”四層的主體建築進行保養維護。工程於2007年8月完成,海關博物館則在同年12月28日布置完成,每逢周一、三、五,接受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等社會團體的預約參觀。2009年9月20日和28日,曾對社會公眾試行開放2天;從2010年1月13日起,改為每逢周三對社會公眾免費開放,開放時間為上午9:30至下午4:00,市民憑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可領票免費進場,參觀1至4層的博物館展室,屋頂及其上面的鐘樓則不開放,每日參觀人數限於800人;從2011年1月開始,博物館再次縮減開放時間,只限在每個月第三周的周三向個人開放參觀,維持憑證件免費領票的安排,開放時間為上午9:30至下午4:00,社會團體憑單位公函仍可在每周一、三、五預約集體參觀。在2014年,博物館開放時間為每周三9:00到15:00,需憑證件免費領票。其餘時間閉館。從2018年5月23號開始,博物館開放時間改為每周一到周五9:00到17:00。

公共運輸

巴士:南方大廈站

電車:文化公園總站

海關規模

粵海關設立後,在廣東省內設立6個總口: 廣州、烏坎、庵埠、 梅州、海安和 海口。清代前頭,粵海關轄屬大小55個關口,其中庵埠總口共16個分口:雙溪、溪東、 汕頭、潮陽、後溪、海門、達濠、澄海、卡路、南洋、府館、東隴、樟林、黃崗、烏塘、北炮台。清鹹豐三年(1853年)粵海關在媽嶼設立常關,取代了庵埠作為潮州府海關總口的地位。到了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清政府在放雞山(今媽嶼)設立常關,由兩廣總督派員在此徵收南北商運的常關稅,常關又於“沙汕頭”(今汕頭老市區)設收稅站。

被迫開市

第二次

鴉片戰爭,中國戰敗,鹹豐八年(1858年6月),清政府被迫無奈與美國、俄國、英國、法國簽訂了《天津條約》。條約規定,增開潮州(汕頭)等9處為對外通商口岸。簽訂《天津條約》時,約定一年後互換雙方政府批准書,條約才能生效。可是到了1859年6月,英法聯軍仗勢欺人,不按清政府指定的地址、路線互換批准書,目的是為了獲取更多權益,故意恣生事端,導致戰事又起,至1860年9月英法聯軍入侵北京,10月火燒圓明園,清政府又一次簽訂中英、中法《北京條約》,同時互換《天津條約》批准書。在英法聯軍與中國清軍打仗中,美國駐華公使乘機鑽了空子,於1859年8月16日與清政府互換《天津條約》批准書,清政府迫於無奈,於1859年11月15日批准美國在潮州(汕頭)先行開市,批文重點稱:“所有潮州、台灣兩口,準米國(譯音應是美國)先行開市,並照新章完納船隻噸鈔……”即同意在汕頭設關開埠。

鹹豐九年十二月初九日(1860年1月1日),潮州(汕頭)實施對美開市,在汕頭港外媽嶼島上,設立“潮海關”。

第二次

鴉片戰爭後,清政府決定用外國人代收海關稅,正如兩廣總督勞崇光說:“用外國人治外國人,以制止外國商人串通走私”。鹹豐九年(1859年11月),李泰國參照上海海關收稅章程,任命外國人為稅務司管理外國商船,稱為“洋關”。而原粵海關轄屬各口則一分為二,除了分離出去的洋關外,還有一個管理華籍木帆船的海關,稱為“常關”。自潮海關成立後,媽嶼島上並存兩個海關,一個是外國人操控的“洋關”,另一個是中國人管理的“常關”,即“潮州新關”。

同治二年(1863年),潮州新關遷入汕頭市區(今老媽宮對面新關街內)。同治四年(1865年)潮海關遷入市區居平路口(原?江旅社樓下)。汕頭開埠後,外國列強入侵,先後有9個國家在汕設領事館。1862年英國商船公開抵汕,隨後有12個國家的商船通航汕頭港。美、英、法、德、日等列強先後在汕設立教會,開辦洋行,建設碼頭倉庫。

為了實現以關管港目的,潮海關規劃關區岸線。同治三年(1864年6月21日),總稅務司通令,潮海關關區岸線劃定為自香港至南澎為界。光緒九年(1883年7月13日),總稅務司又令潮海關關區岸線改為自大鵬灣至南澎範圍內。1864年潮海關制訂了《海關章程》,劃定汕頭港港區範圍和船舶停泊區。1865年英國船長漢密爾頓等人對汕頭港進行測量,並於同年11月8日在倫敦出版了首張汕頭港地圖,——《中國東海岸韓江入口處汕頭港圖》。1874年潮海關在汕頭港設定助航浮標二個。光緒六年(1880年)在惠來石碑山、潮陽達濠表角和汕頭港外鹿嶼島建設三座航標燈塔。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十月初一,按照《辛丑條約》規定,奉清政府戶部和海關總署命令,潮海關開始接管距離汕頭50里內的常關卡口,潮州新關總口被接管後改為潮海關監督公署。民國三年(1914年1月1日),潮海關又接管距離汕頭50里內各個常關,外國人又一次攫取了潮汕常關的稅收權力。至此,潮汕海關分布情況:潮海關設於汕頭,另有東隴、黃崗、庵埠、潮陽、達濠、炮台、澄海、水井、廈嶺、館府、靖海等分口。

回收主權

中國人民為收回海關主權進行了長期鬥爭。1925年8月,抗議帝國主義“五卅”暴行的風潮席捲全國,汕頭人民發出了“收回海關”的怒吼。1926年1月19日,潮海關監督馬文車一舉從洋人手裡奪回汕頭50里內的各個常關卡口收歸海關監督公署。1927年9月,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任命郭沫若為潮海關監督兼交涉員。1931年6月1日總稅務司署令撤消所有常關,改設民船管理處。1939年6月21日汕頭淪陷,同年11月1日,日本人控制的偽汕頭專稅處代替海關對外辦公。1945年8月抗戰勝利,同年9月23日,曲江關代理稅務司黃志騫奉命接管偽潮海關。潮海關大權雖然回到中國人民手中,但當時國民黨政府腐敗,以稅務司黃志騫為首的貪污集團,進行大量走私放私活動。1946年7月,貪污集團罪行被揭露,黃被總稅務司署處以撤職。同年11月15日,海關總稅務司任命饒詩(英籍)為潮海關稅務司。1949年4月1日,海關總稅務司任命拔士為潮海關稅務司。

1949年10月24日汕頭市解放,從此結束了潮汕口岸海關為外籍稅務司操控長達90年的歷史。同年10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成立。1950年2月,接海關總署指示,潮海關更名為“汕頭海關”。至此,潮海關終於回到新中國的懷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