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輋

粉輋

粉輋村,東與羅三村、茅坪,西與湯沙、高磜,南與大勝、勝溪,北與轉水、潭江毗鄰。無論從那個方向回村都是上坡,整個村莊就像是群山簇擁托起的聚寶盆,方圓2.7平方公里。小小的一個山村,竟有36壙之稱

粉輋村概況
粉輋村,東與羅三村、茅坪,西與湯沙、高磜,南與大勝、勝溪,北與轉水、潭江毗鄰。無論從那個方向回村都是上坡,整個村莊就像是群山簇擁托起的聚寶盆,方圓2.7平方公里。小小的一個山村,竟有36壙之稱,其名曰:三甲壙,爐場上、下壙,阿婆壙,門口壙,雙丫壙,新壙,川龍窩壙,赤竹壙,鐮壙上、下壙,樟樹壙,乾壙,蜆坑壙,輋子角壙,滑哥壙,眾人壙,中央壙,冰壙上、下壙,大橫壙,細橫壙,豪豬空壙,朱高壙,坪壙,過路壙,長壙,杉完壙,堂窩壙,石頭壙,乾窩壙,荒壙上、下壙,杉窩壙等。這裡土肥水美,人傑地靈。
山:主要山峰有高崬,海拔800多米,是村里最高的山峰。還有塔崬,佰公背崬、泰山等山脈。村中有人形、虎形、狗形等地貌。篤慶堂宗祠屬“田雞浮壙”,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作為學校,後經多次改建,成為現在的粉輋國小(如攝影圖片所示)。
水:由高崬、泰山、麻竹窩泉源匯成坑水流經坑尾、對門、壙頭下與大窩、長壙之水於磜頭匯合形成水口流經磜子下、乾壙再與眾人壙、豪豬空之水於下粉輋匯合流至庵徑水口直至大勝村。磜頭和庵徑兩個水口的水都是穿石洞而出,只聽水聲,不見流水,此乃靈氣之所在也!。
庵徑左側前約300米處,在雍正年間建造一座寺廟叫“盤石寺”,仙風靈氣,偉巍壯觀,香火不斷,引人入勝。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破除迷信”被毀。
據公元二〇〇八年年終統計,全村農村總人口986人,其中張姓600人(含遷出外地人口)。耕地總面積600多畝,其中水田450畝,農作物以水稻、蕃薯為主。年產糧食4500擔,人均年收入300多元。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家實行改革開放,大部分青壯年“洗腳上田”,奔赴珠江三角洲地區如深圳、珠海、東莞、中山等地經商或務工,從而村民的物質生活及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交通:以前都是全靠肩挑步行,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全村民眾群策群力,用雙手開通了機耕道,生活、生產資料有了拖拉機運輸。隨著生活的不斷改善,機車成為人們的代步工具。公元二〇〇六年,在上級領導和有關單位的重視和支持下,外出工作和經商、務工的廣大鄉賢集資,對原有的機耕道進行擴寬並鋪設水泥硬底化路面,從而大大改變了交通滯後的狀況,汽車、機車風雨無阻開到家門口。昔日崎嶇小道“營子崗”、“凹子背崗”已無蹤跡,村民們擺脫了攀援“營子崗”之艱辛,告別了肩挑步行的艱苦日子。
全村有張、嚴、洪、曾、徐五姓聚居,各姓氏之間歷來有通婚,因此親緣關係比較密切,沒有房姓之間的糾紛,大家和睦共處,互助互愛,村風比較良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