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北區古時名為 雙魚市,因為區內上水北面的雙魚河而得名。
英國租占新界後,將北區劃分為上粉沙打區,為上水、粉嶺、沙頭角及打鼓嶺各取頭一個字組成。
1970年代,香港開始制定全新的行政區劃。北區原屬大埔區,1980年才從大埔區分拆成北區。
地理
新界北包括以下地點: 北區分為四部份:上水、粉嶺、沙頭角、打鼓嶺,而北區早年亦被稱為“上粉沙打”地區。粉嶺市中心設於東鐵線粉嶺站一帶,上水市中心設於東鐵線上水站一帶,附近建有政府設施、休憩用地、公共運輸交匯處及一組大型購物商場。此區面積約136.53平方公里,是九龍的三倍,香港島的1.7倍,是香港第四大行政區,與西貢區相約。
簡介
香港的北區行政區,面積約1.4萬公頃,人口約三十萬,是新界其中一個占地最廣和最能保留鄉郊特色的地區。北區位處本港地域的最北面,與深圳只是一河之隔,故區內有羅湖、文錦渡及沙頭角三個與中國大陸接壤的關口。北區又可以地理位置分為上水、粉嶺、沙頭角及打鼓嶺四個分區。 根據2001年政府的統計,北區的人口有298,657人;其中接近90%人口集中在粉嶺和上水,而餘下的人口約共40,000人,住在區內的鄉村。
由於香港島的北角在當地的童軍或其他早期成立的組織里亦被稱為“北區”,有時香港人會把“北區”稱為“新界北區”,又或索性指明是“上水”、“粉嶺”等分區,以免引起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