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形態
粉背蕨,植株高15~30厘米。根莖短,斜升。葉柄叢生,長10~30厘米,有光澤,與中軸同為褐栗色,下部疏被披針形的鱗片。葉亞革質,三角狀長圓形或三角狀橢圓形,長5~30厘米,寬4~15厘米,3回羽狀分裂,羽片對生,無柄,最下羽片最大,其基部下向羽片伸長,更作深裂,先端漸尖,葉背面被白粉。孢子囊群蓋棕色,膜質,圓形,連續或匯合。孢子球狀四面形,黑色或深色,有疣狀突起。分布
生於石隙。分布我國西南及廣東、廣西、江西、湖南、台灣等地。藥用價值
採集:5~8月采。性味:《貴州民間藥物》:"性溫,味淡微濕,無毒。"
功用主治:祛痰止咳,利濕和瘀。治百日咳,喉風,痢疾,泄瀉,淋病,白帶,月經不調,跌打損傷。
①《貴州民間藥物》:"調經活血,止咳嗽,補虛弱。"
②《湖南藥物志》:"活血去瘀,利尿止痛。治一切咳嗽,小兒腹瀉,腹痛,白帶,跌打損傷。"
③《廣西藥植名錄》:"治蛇傷,喉風,紅白淋症。"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
粉背蕨屬植物
粉背蕨屬屬於旱生常綠中小型植物。根狀莖短而直立或斜升,密被鱗片;鱗片披針形,棕色或黑褐色或中間褐色,邊緣淺棕色、淡白色,全緣。全世界30餘種,中國有27種,為本屬的現代分布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