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紅胸鷚

粉紅胸鷚

粉紅胸鷚(學名:Anthus roseatus)為鶺鴒科鷚屬的鳥類。分布於阿富汗、喜馬拉雅山脈南坡、緬甸、印度、越南以及中國大陸的新疆、甘肅、寧夏、青海、西藏、四川、湖北、雲南、貴州、陝西、山西、河北、海南等地,主要棲息于山地、林緣、灌木叢、草原、河谷地帶以及最高可達海拔4200-4500米的草甸、灌木叢地帶。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尼泊爾。

基本信息

科學分類

(圖)粉紅胸鷚粉紅胸鷚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鶺鴒科 Motacillida

屬: 鷚屬 Anthus

種: 粉紅胸鷚 A. roseatus

基本資料

(圖)粉紅胸鷚粉紅胸鷚

描述:中等體型(15厘米)的偏灰色而具縱紋的鷚。眉紋顯著。繁殖期下體粉紅而幾無縱紋,眉紋粉紅。非繁殖期粉皮黃色的粗眉線明顯,背灰而具黑色粗縱紋,胸及兩脅具濃密的黑色點斑或縱紋。在手中時,檸檬黃色的小翼羽為本種特徵。

虹膜-褐色;嘴-灰色;腳-偏粉色。

叫聲:柔弱的seep-seep叫聲。炫耀飛行時鳴聲為tit-tit-tit-tit-tit teedle teedle。

分布狀況:繁殖從新疆西部的青藏高原邊緣東至山西及河北,南至四川及湖北。南遷越冬至西藏東南部、雲南。有迷鳥至海南島。甚常見於海拔2700~4400米的高山草甸及多草的高原。越冬下至稻田。

習性:通常藏隱於近溪流處。比多數鷚姿勢較平。

分布

粉紅胸鷚分布於喜馬拉雅山脈、中國;越冬至印度北部的平原地帶。繁殖從新疆西部的青藏高原邊緣東至山西及河北,南至四川及湖北。南遷越冬至西藏東南部、雲南。有迷鳥海南島。甚常見於海拔2700--4400米的高山草甸及多草的高原。越冬下至稻田。通常藏隱於近溪流處。比多數鷚姿勢較平。

分布分布

形態

(圖)粉紅胸鷚粉紅胸鷚

粉紅胸鷚體長約15厘米。眉紋顯著。繁殖期下體粉紅而幾無縱紋,眉紋粉紅。非繁殖期粉皮黃色的粗眉線明顯,背灰而具黑色粗縱紋,胸及兩脅具濃密的黑色點斑或縱紋。在手中時,檸檬黃色的小翼羽為本種特徵。上體橄欖灰褐色;頭頂和背產趴明顯的黑褐色縱紋頭部縱紋較細上,而背部縱紋較寬大,肩羽毛尾羽橄欖色較為明顯;尾羽暗褐色,均具褐白色狹緣,最外側一對尾羽端部具較大的楔狀白斑;兩翼暗褐色,各心均具灰白色海藻橄欖綠色羽緣,大和中覆端橄欖灰白色,並形成兩道翼斑;眉紋白色沾粉紅,頭側暗灰色;自頦至胸部淡灰葡萄紅色;下體餘部乳白沾黃;胸和兩脅具深色縱紋腑檸檬黃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下嘴基部色較淡,呈角褐色;跗躔和趾褐色。

習性

粉紅胸鷚粉紅胸鷚

粉紅胸鷚棲息于山地、林緣、灌叢、草原、河谷地帶,最高可分布到海拔4200-4500米的草甸、灌叢地帶。多成對或10幾隻小群活,性活躍,不停地在地上或灌叢中覓食。食物主要為,兼食一些植物性食物,王祖祥等1974年剖檢3個鳥胃,胃內有鞘翅目昆蟲、鱗翅目幼蟲及膜翅目昆蟲,還有少量的植物種子及碎片。繁殖期為5-7月,5月雄鳥睪丸已相當膨大,發育最大的為8*6。5毫米另一個為2*2毫米。雌鳥卵泡了育不甚顯著,最大的僅為2*2毫米。多營在林緣及林間空地,巢以乾草莖葉構成,仙墊以獸毛、羽毛等。

生長繁殖

粉紅胸鷚粉紅胸鷚

繁殖期5-7月。通常營巢於林緣及林間空地,河邊或湖畔草地上,也在沼澤或水域附近草地和農田地邊營巢。巢多置於草叢旁或草叢中地上凹坑內,藉助草叢的掩護一般不易發現。巢呈杯狀,墊以獸毛、羽毛、枯草葉、枯草莖。營巢由雌雄親鳥共同承擔。孵卵主要由雌鳥承擔,孵化期13天。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