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毛腳燕

白腹毛腳燕

白腹毛腳燕(學名:Delichon urbicum)又稱毛腳燕,為燕科毛腳燕屬的鳥類。體型輕小,活動敏捷,以擅長飛行而著稱,善於在高空疾飛啄取昆蟲。喙短而寬扁,基部寬大,呈倒三角形,上喙近先端有一缺刻;口裂極深,嘴須不發達。翅狹長而尖,擅長在空中捕捉飛蟲;尾呈叉狀,形成“燕尾”,腳短而細弱,趾三前一後。雌雄羽色相似,體羽以亮藍黑色和白色為主。分布範圍:非洲、歐亞大陸、巴基斯坦東北部及印度西北部和中國北方;越冬於東南亞、印度及尼泊爾。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圖)白腹毛腳燕白腹毛腳燕

中文學名: 白腹毛腳燕

文目名: 雀形目

中文科名: 燕科

中文屬名: 毛腳燕屬

同物異名: Hirundo urbica Linnaeus, 1758, 

拉丁文目名: PASSERIFORMES

拉丁文科名: Hirundinidae

拉丁文屬名: Delichon

拉丁文種名: urbica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 (Linnaeus, 1758)

英文俗名: Northern House-Martin  

形態特徵

(圖)白腹毛腳燕白腹毛腳燕

白腹毛腳燕體小(13厘米)的鋼藍色和白色燕。叉形尾,下體近白,腰白。與煙腹毛腳燕易混淆,區別為胸純白而非煙白色,腰白色區較大,尾開叉深。 虹膜-深褐;嘴-黑色;腳-粉紅,被白色羽至趾。 叫聲:為乾澀的捲舌磨擦音 prreet,不如崖沙燕氣重。驚叫聲為高音的seerr或jeet。鳴聲為輕柔的啾叫,與叫聲音同高。 分布範圍:非洲、歐亞大陸、巴基斯坦東北部及印度西北部和中國北方;越冬於東南亞、印度及尼泊爾。 分布狀況:甚常見。指名亞種繁殖於中國極西北及西部,越冬至印度;lagopoda繁殖於東北,越冬於華東、東南及華南。香港的所有記錄均應歸入煙腹毛腳燕。 習性:結群繁殖;營巢於懸崖。與其他燕及雨燕混群並一道取食。

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

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回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非洲中南部地區,包括阿拉伯半島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歸線)以南的整個非洲大陸。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馬爾地夫。中南半島,包括緬甸、越南、寮國、高棉、泰國以及中國。[3]

中國分布

新疆(北部,西部,中部),東北(西北部,西南部,中部),河北,山東,江蘇,廣東,福建,甘肅,青海,四川,西藏(南部,昌都地區西南部),雲南(西北部),貴州(東北部),陝西,山西(南部),湖北(西部)。

白腹毛腳燕(分布圖)白腹毛腳燕(分布圖)

生長繁殖

白腹毛腳燕白腹毛腳燕

結群繁殖;建巢於岩石縫隙或房梁、橋下等建築物上,到小溪邊叼泥土或潮濕的泥土,在嘴裡咀嚼粘在房檐上,再選用茅草然後重複叼泥土繼續往上粘直至收口。巢由小泥丸混以羽毛堆積成半球形,內鋪以細軟雜草、羽毛等,還有一些青蒿葉。最經常被放在屋檐下,窗台下或橫樑上。同時還發現岩石下,懸崖邊或懸在牆上,產卵時間從五月初開始。雌性產4至8枚純白色的卵,雌雄共同孵化,孵化期約15~19天。育雛期約20天,有時更長。在特殊情況下一年可能產2窩。

叫聲

興奮的嘶嘶叫聲。似毛腳燕。

習性

白腹毛腳燕白腹毛腳燕

單獨或成小群,與其他燕或金絲燕混群。比其他燕更喜留在空中,多見其於高空翱翔,吃的東西有很多,比如毛毛蟲,和害蟲等。有著保護莊稼的作用,深受農民伯伯的喜愛。但人們貪圖它的美味,而去捕殺,現在變的十分稀少,因此我們要保護毛腳燕,維護生態平衡,是我們最重要的目的!

亞種分化

(3種)1.白腹毛腳燕指名亞種(學名:Delichonurbicaurbica),分布於歐洲的西部、中部和北部,東至西伯利亞,冬季主要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繁殖於中國極西北及西部,越冬至印度。

2.白腹毛腳燕東北亞種(學名:Delichonurbicalagopoda),分布於亞洲東部,葉尼塞河中上游,阿爾泰山脈,蒙古北部至阿納德爾河,鄂霍次克海和中國東北部,主要在東南亞越冬。繁殖於東北,越冬於華東、東南及華南。

3.白腹毛腳燕普通亞種(學名:Delichonurbicameridionale)分布於歐洲南部,北非和亞洲中西部(東至天山和克什米爾);冬季在非洲和亞洲的西南地區。

保護程度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