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兩具延伸得很長的天線,一具放在東西方向上,一具放在南北方向上,在地面上組成十字形,構成具有二維高解析度的射電望遠鏡。第一個十字天線是澳大利亞的米爾斯研製成功的,因而得名。
每具天線的方向圖是一個扇形方向束。若將兩天線的信號送入一個乘法器,使它們的場強方向圖相乘,則接收機的輸出就只包含兩具天線都同時接收到的那一部分天區的信息,從而得到一個“鉛筆束”方向圖。
這種天線適合用於觀測宇宙射電。米爾斯採用兩個狹長的平行偶極子陣,東西陣有著永久性連線,使最強接收方向落在子午圈內。南北陣的接收方向圖可以通過電掃描指向子午面上一定角範圍內的任何方向。
主要特點
米爾斯十字的最大優點是,以簡單的排列獲得通常用極大天線才能得到的高解析度。這對很難獲得高解析度的米波段是很有價值的。
十字拋物柱面對是上述偶極子陣的發展,因為在不使電路複雜化的情況下,採用拋物柱面可以大大增加十字的有效面積。
實際套用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米爾斯十字天線都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建造的。例如,澳大利亞莫朗格洛的米爾斯十字由長1,600米、寬12米的兩個拋物柱面組成,在73厘米波長和270厘米波長的解析度,分別為1'.4和5'.8;
義大利波洛尼亞大學的十字天線東西陣是寬30米、長1,186米的拋物柱面,南北陣是128個47×7.5米的拋物柱面陣,陣長1,094米,在73厘米波長的解析度為2'.5;
蘇聯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謝爾普霍夫十字系統由40米寬、1,000米長的拋物柱面組成,在2.5米波長的解析度達到9'。
此外,作為米爾斯十字的一種變形,在蘇聯哈爾科夫有一T形偶極子陣YTP-2,由2,040個偶極子組成,分布在南北長1,860米、東西長900米、寬51米的範圍內,在12和30米波長的解析度,分別為23'和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