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米哈伊爾·格羅莫夫(Mikhail Gromov,1943年12月23日-)法籍俄羅斯數學家,沃爾夫獎、阿貝爾獎得主。
格羅莫夫最具影響力的工作包括:黎曼幾何方面,系統地考察了黎曼流形的收斂性,他在這方面的一系列結果奠定了現代整體黎曼幾何研究的基礎;幾何群論方面,描述了多項式增長群和雙曲群,為離散群的研究帶來全新的觀點;辛幾何方面,引入偽全純曲線(Pseudoholomorphic curve)的概念,由此形成了格羅莫夫-威藤不變數(Gromov–Witten invariant)理論;偏微分方程方面,他提出的同倫原理(homotopy principle)構成偏微分方程幾何理論的基礎。
他以極富原創性的觀點在“在整體黎曼幾何、辛幾何、代數拓撲學、幾何群論和偏微分方程理論等領域作出了革命性的貢獻”(1993年沃爾夫數學獎授獎詞),“對幾何學做出了革命性的貢獻”(2009年阿貝爾獎授獎詞)。
人物生平
米哈伊爾·列奧尼多維奇·格羅莫夫 1943 年 12 月 23 日生於原蘇聯博克西托戈爾斯克 (Boksitogorsk),格羅莫夫在列寧格勒大學獲得碩士學位 (1965 年) 和博士學位 (1969 年),並發表了博士後論文 (1973 年)。在校期間,他的博士生導師是弗拉迪米爾 A. 洛赫林 (Vladimir A. Rokhlin)。1967 年至 1974 年間,格羅莫夫在列寧格勒大學擔任助教一職。1974 年,格羅莫夫離開原蘇聯,任美國紐約州紐約州立大學教授。1981 年,他移居至巴黎第六大學,並於次年在法國高等科學研究院任職至今。1991 年至 1996 年間,他還擔任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數學教授。1992 年加入法國國籍。
學術任職
格羅莫夫自 1982 起一直在法國高等科學研究院 (Institut des Hautes études Scientifiques, France) 任終身教授。法國高等科學研究院 (IHéS) 是一所從事數學、理論物理和其它相關科學領域尖端研究的機構。該研究院為頂尖的科學家們提供了一個潛心研究的場所,不作任何教學指標或者行政任務的要求。格羅莫夫是該研究院五位終身教授之一。所有終身教授均經科學委員會 (the Scientific Council) 提名,由研究院院長依據其研究的廣度和科研潛力進行評定。這些終身教授都是在其職業生涯早期加入研究院,榮膺終身教授殊榮。
米哈伊爾·格羅莫夫截止到2009年還在美國紐約大學科朗數學研究所 (the Courant Institute of Mathematical Sciences) 擔任傑·古爾德數學講座教授 (Jay Gould Professor of Mathematics)。
學術榮譽
米哈伊爾 L. 格羅莫夫曾榮獲多項國際知名大獎,其中包括京都基礎科學獎 (2002 年)、巴仁獎 (1999 年)、斯狄爾獎(1997 年)、洛巴捷夫斯基獎章 (1997 年)、沃爾夫獎 (1993 年)、Prix des Assurances de Paris (1989 年)、élie Cartan 獎 (1984 年)、維布倫幾何獎 (1981 年) 和莫斯科數學學會獎 (1971 年)。2004 年,格羅莫夫被授予那默斯數學獎。2005 年,匈牙利國家科學院授予他 János Bolyai 獎。格羅莫夫還是國際數學家大會的特邀演講嘉賓,先後在法國尼斯 (1970 年)、芬蘭赫爾辛基 (1978 年)、波蘭華沙 (1982 年) 和美國加州伯克利 (1986 年) 各屆大會上發言。此外,他還是美國科學院和美國藝術與科學院的外籍院士,同時擔任法國科學院的院士。他還獲得了日內瓦大學頒發的榮譽博士學位 (1992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