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爾·瓦西利維奇·伏龍芝(Михаил Васильевич Фрунзэ,1885年2月2日-1925年10月31日),蘇聯與吉爾吉斯斯坦的共產黨人、軍事家、統帥。他於舊曆1月21日出生於比什凱克一個來自比薩拉比亞的羅馬尼亞農民移民家庭,1904年入聖彼得堡工業學院就讀,並同年於此加入布爾什維克黨組織。
1905年革命運動中伏龍芝因參加工人運動,被沙皇政府驅逐出聖彼得堡。俄國社會民主工黨莫斯科委員會派遣伏龍芝到伊萬諾沃-沃茲涅先斯克和舒亞組織紡織工人政治罷工與工人代表蘇維埃,領導了紡織工人戰鬥隊支援莫斯科無產階級十二月起義的紅色普列斯尼亞區街壘戰。1907年3月被沙俄政府逮捕,1907年-1910年兩次判處死刑,在社會輿論與工人抗議的壓力下,改判為10年苦役,終身流放。1915年8月從西伯利亞流放地潛逃入赤塔,進入一家布爾什維克當地的周報任編輯。1916年受布爾什維克黨派遣到沙俄軍隊開展革命工作,在西方面軍領導黨的工作與明斯克地方工作。
二月革命後伏龍芝當選為明斯克民警局局長、西方面軍前線委員會委員、明斯克蘇維埃執委、明斯克和維爾諾省農民代表蘇維埃主席。1917年8月任明斯克區革命軍參謀長,領導當地鎮壓科爾尼洛夫將軍叛亂。同年9月去莫斯科附近的紡織工人城市舒亞,當選為當地蘇維埃主席與黨的領導人。十月革命時組織了一支由舒沃與伊萬諾沃紡織工人與擁護革命的士兵的2000人的隊伍支援莫斯科十月武裝起義。1918年春季伏龍芝當選為伊萬諾沃-沃茲涅先斯克省蘇維埃執委會主席、省國民經濟委員會主席、省軍事委員。1918年夏天參加鎮壓莫斯科左派社會革命黨叛亂以及雅羅斯拉夫爾反革命叛亂。此後任雅羅斯拉夫爾軍區政治委員,領導組建蘇俄紅軍工作。
蘇俄國內戰爭時期,伏龍芝於1918年12月任東方面軍第4集團軍司令,次年3月起任東方面軍南軍隊集群司令,下轄第4集團軍、土耳其斯坦集團軍,4月10日起又編入第1集團軍與第5集團軍),指揮了擊破高爾察克白軍的布古魯斯蘭、別列別伊、烏法戰役。7月任東方面軍司令,指揮了解放烏拉爾。8月任土耳其斯坦方面軍司令,殲滅了高爾察克軍隊南集群,打通了與中亞革命者的聯繫。1920年當選為全俄蘇維埃中央執委與俄共土耳其斯坦委員會委員。1920年9月,伏龍芝被任命為南方面軍司令員,擊破了弗蘭格爾白軍對頓巴斯的進攻,成功地強渡錫瓦什湖全殲克里木半島的白軍,這標誌著國內戰爭大規模戰鬥行動的勝利結束。
1920年至1924年任革命軍事委員會駐烏克蘭特派員指揮烏克蘭與克里木的武裝部隊、烏克蘭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烏克蘭人民委員會副主席、烏克蘭經濟委員會副主席。1924年3月蘇聯共產黨中央任命伏龍芝為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與副陸海軍人民委員,以削弱托洛茨基對蘇聯軍隊的掌握。同年4月兼任蘇聯工農紅軍總參謀長、軍事學院(現伏龍芝軍事學院)院長。1925年1月蘇共中央解除了托洛茨基的軍事職務,由伏龍芝接任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與陸海軍人民委員。1921年當選為俄共(布)中央委員,1924年起為政治局候補委員。
伏龍芝在蘇共中央的領導下,開展了蘇聯的軍事體制改革。國內戰爭結束後,1921年列寧在俄共第十次代表大會上說“在戰爭結束的時候,俄國就像是一個被打得半死的人”。當時國內經濟及其困難,工業總產值不到1913年的四分之一,而紅軍兵力達到了550萬人。伏龍芝提出了常備軍與民兵相結合的國防體制,到1925年紅軍人數僅有56.2萬,但整個國防力量並未削弱。
其著作編成《伏龍芝選集》各卷出版。
他為中亞各國脫離沙俄的統治有很大的功勞。蘇聯成立後,蘇共曾把吉爾吉斯的首府比什凱克市改名伏龍芝,以紀念他的功勞。但吉爾吉斯從前蘇聯獨立之後,又把名稱回退了。但伏龍芝仍被比什凱克紀念,市中心的一座博物館與一條街道以他的名字命名。帕米爾一座高山以伏龍芝的名字命名。
在俄羅斯,伏龍芝仍是榮譽的象徵。陸軍第二步兵師以伏龍芝命名。莫斯科一座捷運站稱“伏龍芝站”,並立有伏龍芝雕像。俄羅斯最高軍事學院仍以其名字命名
著作
- Фрунзэ, М., (1921), 《Единая военная доктрина и Красная армия》. [Статья] // Красная новь.N 2. С.94-106.
外部連結
- 伏龍芝的生平(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