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面軍

南方面軍是蘇德戰爭中1941—1943年西南方向上的蘇軍戰役戰略軍團。1941年6月25日組建,編有第9、第18集團軍和獨立步兵第9軍。方面軍野戰領率機關在莫斯科軍區領率機關基礎上組建。爾後,南方面軍陸續編入諸兵種合成第6、第12、第24、第37、第51、第57集團軍,諸兵種合成濱海集團軍和空軍第4集團軍。

蘇德戰爭中1941—1943年西南方向上的蘇軍戰役戰略軍團。1941年6月25日組建,編有第9、第18集團軍和獨立步兵第9軍。方面軍野戰領率機關在莫斯科軍區領率機關基礎上組建。爾後,南方面軍陸續編入諸兵種合成第6、第12、第24、第37、第51、第57集團軍,諸兵種合成濱海集團軍和空軍第4集團軍。
衛國戰爭初期,方面軍在西南邊境地區受到德羅聯軍“南方”集團軍群優勢兵力的突擊。方面軍於7、月底撤過德涅斯特河,8月底撤過第聶伯河,僅留濱海集團軍參加敖德薩防禦。9月29日至11月4日,方面軍實施頓巴斯戰役,戰役進程中打破了德軍統帥部在頓巴斯圍殲蘇軍的計畫。“南方”集團軍群突向羅斯托夫的德軍突擊集團被粉碎,並被驅逐至米烏斯河西岸。德軍統帥部突向高加索的計畫亦被打破。1942年1月,南方面軍協同西南方面軍實施巴爾文科沃—洛佐瓦亞戰役 (1942),戰役進程中在寬達百餘公里的正面上突破敵防禦陣地,推進90—100公里。1942年5月,方面軍以右翼兵力參加哈爾科夫戰役(1942),爾後,方面軍實施頓巴斯戰役(1942)。1942年夏季,方面軍在敵優勢兵力突擊下放棄頓巴斯和羅斯托夫,並向南撤退渡過頓河,於7月28日撤銷建制,所屬部隊轉隸北高加索方面軍
1943年1月1日,南方面軍由史達林格勒方面軍改變番號再次組建。方面軍編有近衛第2集團軍,突擊第5集團軍,諸兵種合成第28、第51集團軍和空軍第8集團軍,爾後又編入近衛第3集團軍和第44集團軍,並負責亞速海艦隊的作戰指揮。蘇軍冬季攻勢進程中,南方面軍於1、2月間實施羅斯托夫戰役,戰役中推進300—500公里,收復羅斯托夫,進至米烏斯河。南方面軍協同西南方面軍參加頓巴斯戰役(1943),爾後,方面軍實施梅利托波爾戰役(1943),收復頓巴斯,突破莫洛奇納亞河德軍“東方壁壘”南段陣地,進至第聶伯河下游和克里木地峽,並在錫瓦什湖南岸奪取了登入場,從而從陸上封鎖了德軍克里木集團。1943年10月20日,南方面軍改稱烏克蘭第4方面軍
南方面軍領導成員:司令——1941年6—8月為秋列涅夫大將,1941年8—10月為里亞貝舍夫中將,1941年10—12月為切列維琴科上將,1941年12月—1942年7月為馬利諾夫斯基中將,1943年1—2月為葉廖緬科上將,1943年2—3月為馬利諾夫斯基中將(1943年2月12日晉升為上將),1943年3—10月為托爾布欣中將(1943年4月28日晉升為上將,1943年9月21日晉升為大將);軍事委員會委員——1941年7—12月為扎波羅熱茨(一級集團軍政委級), 1941年12月—1942年7月為拉林(師政委級),1943年1—2月為赫魯雪夫中將,1943年3—9月為古羅夫中將,1943年9—10月為夏堅科上將,參謀長——1941年6月為希舍寧少將,1941年7月為科爾熱涅維奇上校,1941年7—8月為羅曼諾夫少將,1941年8月—1942年7月為安東諾夫少將(1941年12月27日晉升為中將),1943年1—4月為瓦連尼科夫少將,1943年4—10月為比留佐夫少將(1943年8月30日晉升為中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