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img/4/609/nBnauM3XygTN0gDNxQjN3IzM5MTM0cjN4EzMwQTNwAzMxAzL0YzL2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有這樣一個節日,在吹面不寒的楊柳風中,在沾衣不濕的杏花雨中。入們踏青訪花,放風箏,踢毽子,盪鞦韆,盡情享受春意的盎然涌動。有這樣一個節日,人們來到死者面前,盡情訴說哭泣,送鮮花,擺祭品,燒紙錢,添上一抔黃土。縱然是,死者已經看不到鮮花,嘗不了祭品,生者卻得以寄託綿綿無盡的哀思。
本書目錄
編者的話
壹、清明節的起源與流變
貳、香轂轔轔拜掃歸,臼暮風吹紙錢白——話說掃墓
叄、報本崇初祖,數典頌軒轅一對人文始祖的祭拜
肆、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踏青
伍、鞦韆一架名園裡,人隔垂楊聽笑聲——盪鞦韆
陸、劍心一動碎花冠,口血相污膠彩翼——話說鬥雞
柒、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話說風箏
捌、萬人同向青霄望,鼓笛聲中度彩球——清明蹴鞠
玖、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戴柳與插柳
拾、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清明食俗
拾壹、布穀聲聲勸早耕,春耕朴朴趁初晴一清明農事忙
拾貳、清明節:將生死並置
後記
附錄主要拳考文獻
作者介紹
張勃,女,1972年出,山東定陶縣人,歷史學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歷史民俗學、歲時節日民俗、民間禮俗等。先後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著有《中國民俗通志·節日誌》(山東教育出版社,2007,第一作者)、《中國人最應該知道的77個禮俗》(中國書籍出版社,2008,第一作者),主編《齊魯特色文化叢書.禮儀》(山東友誼出版衽,2004),參編著作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