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花海桐
灌木高2米,嫩枝無毛。葉簇生於枝頂,二年生,革質,倒披針形;先端漸尖或急銳尖,基部楔形;上面綠色,發亮,下面無毛,淺黃綠色;邊緣平坦,不整齊,稍有淺波。傘形花序常3-5枝簇生於枝頂,每個傘形花序有花多朵;苞片闊卵形,長2毫米,小苞片披針形,萼片合生成淺杯狀,裂片卵狀三角形,無毛或有睫毛,花瓣長1.2厘米。分布於四川東南部及湖南西部、湖北宣恩。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管花海桐
- 別名:山枝茶
- 拉丁學名:Pittosporum tubiflorum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 綱: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又稱木蘭綱。
- 亞綱:薔薇亞綱(Rosidae)
- 目:薔薇目(Rosales)
- 科:海桐花科(Pittosporaceae)
- 屬:海桐花屬(Pittosporum Banks )
- 亞屬:基生胎座組、傘形花系
- 種:管花海桐
- 命名者及年代:H. T. Chang et S. Z. Yan
- 分布區域:貴州(東部和北部),湖南(西部),四川(南川)
基本信息
管花海桐種中文名:管花海桐
種拉丁名:PittosporumtubiflorumChangetYan
種別名: 山枝茶
科中文名:海桐花科
科拉丁名:Pittosporaceae
屬中文名:海桐花屬
屬拉丁名:Pittosporum
海拔:800-1500
命名來源:[ActaPhytotax.Sin.16(4):89.1978]
中國植物志:35(2):028
英文植物志:9:13
最低海拔:800
最高海拔:1500
生境:山坡林中
是否栽培:野生
形態特徵
管花海桐灌木高2米,嫩枝無毛,乾後黑褐色,老枝灰褐色。葉簇生於枝頂,二年生,革質,倒披針形,長6.5-9厘米,寬1.3-2.6厘米;先端漸尖或急銳尖,基部楔形;上面綠色,發亮,乾後棕黃色,下面無毛,淺黃綠色;側脈5-7對,在上面隱約可見,在下面稍為突起,網脈在上下兩面均不明顯;邊緣平坦,不整齊,稍有淺波;葉柄長3-6毫米。傘形花序常3-5枝簇生於枝頂,每個傘形花序有花多朵;苞片闊卵形,長2毫米,小苞片披針形,長1-1.5毫米;花序柄長2-3毫米;花梗長約1厘米,纖細,無毛;萼片長2.5-3毫米,合生成淺杯狀,裂片卵狀三角形,無毛或有睫毛,花瓣長1.2厘米,連成管狀,上部1/3分離,開花時平展;雄蕊長8毫米;雌蕊比雄蕊長,子房長筒形,被毛,子房壁薄,子房柄長1.5毫米、花柱長3-4毫米,側膜胎座2個,胚珠4-8個。果序有蒴果7-14個,果梗長7-12毫米;蒴果長橢圓形,長1.2-1.5厘米,寬6-7毫米,子房柄長3毫米,2片裂開,果片薄木質,厚不過1毫米;種子5-7個,胎座位於果片中部至基部,種柄極短;宿存花柱長3-4毫米。
產地分布
分布於四川東南部及湖南西部;湖北分布:宣恩
區分特點
管花海桐嫩枝無毛,葉倒披針形,傘形花序多枝叢生,花梗無毛,萼片連成杯狀,花冠管狀,子房被毛,胚珠4-8個,蒴果長橢圓形,子房柄明顯,宿存花柱長3-4毫米,在具有管狀花冠的國產四個種類中,只有本種是具淺杯狀的花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