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型尿

管型尿

管型尿是尿液中的蛋白質在腎小管、集合管內凝固而形成的一種圓柱狀結構物,管型的形成必需有蛋白尿,其形成基質物為T-H糖蛋白。在病理情況下,由於腎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增加,大量蛋白質由腎小球進入腎小管,在腎遠曲小管和集合管內,由於濃縮(水分吸收)酸化(酸性物增加)和軟骨素硫酸酯的存在,蛋白質在腎小管腔內凝聚、沉澱,形成管型。管型是尿沉渣中有重要意義的成分,管型尿的出現往往提示有腎實質性損害。

基本信息

形態特點

管型尿管型尿

1、透明管型(hyalinecast)透明管型是由T-H蛋白和少量清蛋白共同構成,也是各種管型的基本結構。管型基本呈規則圓柱體狀,但長短粗細並不一致。一般為兩邊平行,兩端鈍圓(但有時一端可稍尖細),平直或略彎曲,甚至扭曲;質地菲薄、無色、半透明、表面光滑,但也有少許顆粒或少量細胞黏附在管型外或包含於其中;多數較窄而短,也有形態較大者;折光性較差,鏡下觀察時應將顯微鏡視野調暗,否則易漏檢。 S染色:透明管型可染成藍色;SM染色;透明管型可染成粉紅色或紫色。

2、細胞管型(cellularcast)細胞管型是指脫落的細胞黏附或包容於凝結而成的透明管型之中而形成的管型。根據管型內包含的細胞不同可分為紅細胞管型、白細胞管型及腎小管上皮細胞管型三類。也有兩種以上的細胞成分出現在同一管型內的,稱為複合細胞管型。管型內的細胞可完整,也可殘缺不全,有時候細胞會聚集於管型一端。一般細胞堆積量占整個管型1/3以上時,可被稱作某種細胞管型。

3、顆粒管型(granularcast)顆粒管型內含大小不等的顆粒物,含量超過管型容積的1/3以上時,稱為顆粒管型。顆粒管型中包容的顆粒來自於崩解變性的細胞殘渣、血漿蛋白及其他物質,這些物質聚集於由T-H蛋白和清蛋白為基質構成的管型內。顆粒管型一般較透明管型短而寬大,不染色標本呈淡黃褐色或棕黑色。顆粒管型還可按顆粒的粗細分為兩種,粗顆粒管型中常充滿粗大顆粒,多呈暗褐色;細顆粒管型含許多細沙樣顆粒,不透明,呈灰色或微黃色。

染色特點:S染色:管型基質被染呈淡藍色,所包含顆粒被染呈紅紫-深紫色;SM染色:管型基質被染呈淡粉紅,所含顆粒被染呈淡紫色-淡紫藍色。

粗細顆粒管型的形成一般有兩種理論:其一是顆粒管型形成早期,多為粗大顆粒,如在腎內滯留時間較長,粗顆粒經過降解逐漸成為細顆粒,而變為細顆粒管型;另一種觀點認為,粗顆粒管型經過氧化物酶染色呈陽性反應,因此是來自粒細胞,而細顆粒管型酯酶染色陽性、過氧化物酶染色陰性,是來自腎上皮細胞。

管型尿管型尿

4、蠟樣管型(waxycast)為一類不含任何細胞和顆粒成分的、均勻蠟質感的管型。其外形類似透明管型,為蠟燭樣淺灰色或淡黃色,邊緣常有切跡,折光性強,質地厚,易折斷,一般略有彎曲或扭曲,呈泡沫狀,多數較短而粗,兩端常不整齊;在低滲溶液、水和不同的pH介質內均不易溶解。 染色特點:S染色和SM染色:整個和型染呈均勻的紅紫-深紫色。

蠟樣管型由細顆粒管型或細胞管型繼續破碎衍化而來,也有認為來自澱粉樣變性的上皮細胞在管型內溶解後逐步形成,或者是透明管型在腎小管內停留時間較長演變而成。

5、脂肪管型(fattycast)管型內脂肪滴含量在1/3以上時可稱為脂肪管型,管型內可見大小不等的、折光很強的圓形脂肪滴。若用偏振光顯微鏡觀察,管型基質黑暗,脂肪滴顯明亮,脂肪滴中心部位可見典型的“馬爾他十字”形。

染色特點:S染色和SM染色:脂肪滴均不被染色;蘇丹Ⅲ染色,脂肪滴被染呈橙紅-紅色。

脂肪管型是來自細胞管型中的一種特殊形式,是腎小管上皮細胞脂肪變性、崩解,大量的旨肪滴進入管型內而形成。而含有脂肪變性的腎小管上皮細胞管型是脂肪管型的過度型。

管型尿管型尿

6.寬大管型(broad cast)寬大管型也可稱為寬幅管型,因其寬大而得名,其寬度可達50μm以上,是一般管型的2~6倍。寬大管型具有所有管型的特徵,既寬又長,可橫跨整個視預,不規則,易折斷,有時呈扭曲形。寬大管型也有透明狀,寬大管型內可包容顆粒、細胞等各種成分,也可形成蠟樣變化。 寬大管型一般形成於較寬大的腎小管內,主要是在破損擴張的腎小管、集合管或乳頭管內形成。

7.細菌管型和真茵管型(bacterial cast)細菌管型和真菌管型,分別指管型的透明基質中含大量細菌或真茵。此兩種管型中的內容物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呈顆粒狀,易與顆料管型混淆,需要藉助相差及干涉顯微鏡或染色法鑑別,國外更有採用透射電鏡技術來識別細菌或真菌管型的實驗研究。

8.結晶管型(crystal cast)結晶管型也稱作鹽類管型,因管型基質中含有尿酸鹽、草酸鹽、磷酸鹽、藥物等化學結晶體而得名。此類管型的形成與尿液的pH值、溫度、結晶飽和度、膠狀物質的濃度等因素有關。

9.混合管型(mixed cast)混合管型指管型內同時含有不同細胞及其他有形成分,如顆粒、細菌或脂肪滴等。管型內的細胞數量較少,外形與顆粒管型相似,需用S染色、SM染色或巴氏染色法則有助於識別其中內含物。

10.血液管型(blood cast)指血液進入腎小管後,紅細胞崩解破壞,其各種成分同時存在的管型。若形成的管型呈顆粒纖維狀,則稱顆粒纖維狀血液管型;若血液破壞後形成均質化管型,則稱為均質狀血液管型,與血紅蛋白管型類似。不染色條件下也可呈現暗紅色或紅褐色,在酸性尿液環境下可呈灰褐色。

11.血紅蛋白管型(hemoglobin cast)管型內充滿血紅蛋白。其來源有兩種:①血液管型或紅細胞管型中的紅細胞溶解,血紅蛋白均質化。②溶血性輸血反應或自身原因(如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自身免疫性溶貧血等)引起的血管內溶血時,過多的血紅蛋白進入腎小管而形成血紅蛋白管型。管型內一般無明顯完整的紅細胞,但含有血紅蛋白,因此不染色狀態下也可呈現均勻的橘紅色。

管型尿管型尿

12.肌紅蛋白管型(myoglobin cast)由於肌肉組織損傷、大面積燒傷等原因,產生大量的肌紅蛋白進入了腎小管,並形成肌紅蛋白管型。顯微鏡下觀察管型呈淡橘紅色,不易與血紅蛋白管型區分。若要鑑別,需採用飽和硫酸氨尿肌紅蛋白定性實驗確認,更敏感和特異性的方法是用抗Mb的單克隆抗體進行酶聯免疫吸附或放射免疫法測定。 13.血小板管型(platelet cast)管型內包含有多量的血小板,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形似顆粒管型,需用相差顯微鏡鑑別,管型內的血小板顆粒可出現明顯的折光性。國外已有使用透射電鏡對尿沉渣超薄片進行觀察來確認血小板管型的研究報導。

14.膽紅素管型(bilirubin cast)管型中充滿金黃色的非晶體形膽紅素顆粒。尿中出現此管型,尿膽紅素試驗常強陽性,同時可伴有亮氨酸和酷氨酸結晶。

15.黃染管型(yellow case)管型中充滿的各種細胞或顆粒,被染為黃色或棕黃色,通常被稱作黃染管型,其仍按照原有包容物情況命名,一般無特殊臨床意義。多出現於黃疸患者高膽紅素尿中。

16.蛋白管型(protein case)來自血漿蛋白的凝集或顆粒管型中的一些顆料。研究證明這些血漿蛋白是清蛋白、IgG、IgA、IgM、C3、纖維蛋白原、結合珠蛋白、轉鐵蛋白等。在骨髓瘤患者尿中可出現外形與蠟樣管型類似的本周蛋白管型(Bence-Jones protein case);在全身性澱粉樣變性時,可見到澱粉樣蛋白組成的澱粉樣蛋白管型。

17.類脂管型管型中含有一半以上的類脂顆粒,此類脂顆粒多由膽固醇構成,外形上與脂肪管型中的脂肪滴類似,具有強折光性。若用偏振光顯微鏡觀察,可在暗視顆背景下見到管型中大小不等的明亮球體,球體中心為黑色的十字架形狀將明亮球體一分為四。

管型尿管型尿

18.細小管型(tiny case)也稱為窄幅管型,相對於一般管型和寬福管型來說,寬度明顯細小,一般不超過15μm,有時僅能容納一個細胞的寬度。多在腎小管深部生成,或出現於新生兒或嬰幼兒尿中。 19.空泡變性管型(vacuolar denatured cast)管型內包含的腎小管上皮細胞中的糖原發生脂肪變性、融合、脫失,導致形成大小不一的空泡,鏡下可見泡沫樣空泡改變,偏振光顯微鏡下不見明亮球體和“馬爾他十字”形。空泡變性管型多發生於重症糖尿病腎病綜合徵患者尿中。

20.嵌套管型(nested casts)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管型相互嵌套或包裹在一起,細小的管型被較寬大的管型嵌套或包裹在內,各自有相對獨立的管型邊緣和內含物;管型內含物成分可一致,也可不同。其原因可能是在腎小管上端的位置形成的細小的管型後,在腎單位交替使用後隨尿流流向腎小管下端較粗的腎小管中,因某些因素被卡在下端更粗大的腎小管內,再次停留下來,被新形成的較粗的管型包裹在內,形成相互嵌套的結構。也被稱為鑲嵌管型或雙管型。

21.其他特殊類型管型近年來通過各種新技術對尿中的管型進行研究、詳細了解其構成和來源、臨床意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報導吳鳳桐等用染色法檢測尿沉渣,根據某些管型的特殊形態,結合病例報導了四種新奇形態且未見報導的管型:①球狀管型:外觀呈橢圓形,兩端鈍圓,在糖尿病腎病尿毒症期出現。②花樣管型:因其外表粗、寬且擰成麻花形而得名,在急性腎炎和腎病綜合徵患者早期尿中出現,不染色標本容易漏檢。③裂解形管型:因其形體寬而大,又存在橫向及縱向的裂痕易漏認。④鑲嵌形管型:可以有透明管型嵌套顆粒管型或透明管型嵌套細胞管型等多種形式。在狼瘡性腎炎患者的早期,伴隨尿中出現抗核糖體抗體時及中晚期病程中出現此類管型。

其他特殊構成的管型,如骨髓瘤管型(myeloma casts)是由免疫球蛋白輕鏈沉澱而形成;纖維蛋白絲管型(fibrin thread casts)由纖維蛋白原凝固沉澱而形成;吞噬細胞管型(macrophage casts)內包容有大量的吞噬細胞。根據管型內包容的成分,通過特殊染色還可鑑別出含有含鐵血黃素顆粒及黑色素顆粒的管型等。目前根據形態或用各種方法尚無法準確鑑定的未知類管型(unknown casts)有待進一步研究和確認。

22.類管型相似物

管型尿管型尿

(1)黏液絲(mucous strands):為長線條形,邊緣不清,末端尖細捲曲,大小不等,常見暗淡紋。可見於正常尿中,尤其婦女尿液中較多;如大量存在常表示尿道受刺激或有炎症反應。 (2)假管型(pseudos cast):為非晶形尿酸鹽、磷酸鹽等形成的圓柱體,其外形與管型相似,但無管型的基質,邊緣不整齊,兩端破碎,其顆粒粗細不均,色澤發暗,加溫或加酸後即消失,而真管型不變。

(3)圓柱體(cylinder):又稱類管型,其形態與透明管型相似,但一端類細,有時有扭曲或彎曲,如螺鏇狀,常伴透明管型同時出現。見於急性腎炎、腎血循環障礙或腎受刺激的患者。

(4)其他:衣物中的絲、毛、麻等各種纖維脫落物可污染尿液,有人將其誤認為管型。此類纖維一般兩邊緣不整齊,無特徵性內含物,相對比較容易鑑別。另有嗎啡晶體,呈折光性較強的細長圓柱體,應注意與管型鑑別。

鑑別診斷

在某些情況下細胞或顆粒易堆積在一起,類似管型狀。其特點是長度較短,寬窄不一,邊緣不整齊,須注意鑑別。

鑑別要點 紅細胞管型 白細胞管型 腎小管上皮細胞管型
管型顏色 淡黃-黃褐色 無色-灰白色 無色-灰白色
包容細胞大小(μm) 7~9 10~14 13~18
細胞核形 無核 多核、分葉核為主 圓形或橢圓形單核
稀酸破壞實驗 細胞溶解 白細胞不溶,核形清晰顯現 上皮細胞不溶,核形清晰可見
過氧化物酶染色 紅細胞:陰性 白細胞:陽性 上皮細胞:陰性
背景細胞 出現散在紅細胞為主 出現散在白細胞為主 見散在腎上皮細胞

(1)紅細胞管型(red cell cast):管型中以紅細胞為主體,外觀略帶黃褐色,可見到完整清晰、形態正常或異常的紅細胞個體,易於識別。但有時紅細胞常互相粘連而無明顯的界限,有時甚至殘缺不全,在管型邊緣可見形態完整的紅細胞;有時因溶血僅可見到紅細胞淡影或破碎的紅細胞。若管型長時間滯留於腎小管內,管型中的紅細胞可破碎成顆粒樣,形成顆粒管型,也可因溶血或均質化形成血液管型和血紅蛋白管型。

S染色:管型基質被染為淡藍色,管型內紅細胞被染為淡紅至紅色;SM染色:管型基質被染為淡紅色,管型內紅細胞被染為紅至紫色。

(2)白細胞管型(white cell cast):管型內容物以白細胞為主,有時含有退化變性壞死的白細胞(或膿細胞),一般多為中性粒細胞。管型內的白細胞多為圓形,有時成團,相互重合;管型內白細胞有時會因破壞呈殘破狀。在普通光鏡下,非染色標本有時易與腎小管上皮細胞混淆,給鑑別帶來困難。可用加稀酸的方法來顯示細胞核,中性粒細胞多為分葉核,而腎小管上皮細胞一般為一個大的圓核;經過氧化物酶染色,中性粒細胞呈陽性反應,腎小管上皮細胞呈陰性反應。用染色法能更加地仔細觀察細胞核及胞質形態和特點,較容易鑑別。白細胞管型在腎臟中滯留時間過長也會崩解破壞,形成粗顆粒管型、細顆粒管型,均質化後可變為蠟樣管型。

S染色:管型基質被染呈淡藍色,管型內中性粒細胞核呈分葉狀,淋巴細胞為單個核,染深藍色,白細胞胞質染淡紅-紅色;SM染色:管型基質染淡紅色,管型內白細胞胞質呈無色-淡藍色,核染紫色-藍色。

(3)腎小管上皮細胞管型(renal epithelial cast):也稱腎上皮細胞管型。因管型形成於腎小管內,所以被包容的上皮細胞就是脫落於腎小管壁的腎小管上皮細胞。其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由脫落的腎小管上皮細胞與T-H蛋白組成,成片上皮細胞與基底膜分離,脫落的腎小管上皮細胞粘在一起;另一類為急性腎小管壞死時,胞體較大,形成多變,典型的上皮細胞呈瓦片狀排列,充滿管型,細胞大小不等,核形模糊,有時呈淺黃色。此管型常難與白細胞管型區別,但管型內腎小管上皮細胞比白細胞略大,可呈多邊形,形態變化比白細胞複雜,含有一個較大的細胞核,可用加酸法呈現細胞核。酯酶染色呈陽性,過氧化物酶染色呈陰性,藉此可與白細胞管型鑑別。

(4)複合細胞管型:若管型中同時包容有兩種以上的細胞時,可稱為複合細胞管型,各種細胞間相互重疊交錯,邊緣界限模糊,特別是在未染色、普通光鏡條件下,無法準確鑑別,可統稱為細胞管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