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作簡介
《策馬圖》畫作上的鈐印為:“黃胄之印、黃胄寫意”。作者落下的款識是:“黃胄寫於一九七九年元月二十日,病手作此,費盡力氣,手僵墨滯,心手不能相生,奈何?”
作品欣賞
畫中用極具張力的對角線構圖,表現一勇敢自信的少數民族少女駕馭黑色駿馬時,馬前蹄騰空而起的瞬間。駿馬蹬後腿、立前蹄、嘴微張、鬃飛揚,畫家用勁健的筆觸勾勒出馬的輪廓,並以大面積排刷的方式表現其身體結構,又用略帶飛白的大筆掃出紛揚的鬃毛,占據整個畫面大部分空間,有撲面而來之感;少女用迅疾的線條繪出,紅袍綠巾,神表堅強剛毅,無一點懼色,與駿馬之強烈動態對比呼應,畫作左下方一叢草木亦將馬與少女再次推向畫面前方,在造成空間感的同時,亦烘托畫面主題。全作色彩濃重而熱烈,充滿了陽剛、奔放的氣息,絲毫不矯揉造作,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黃胄的人物畫極擅於在有限的畫幅中通過構圖、畫面主體的動態塑造,以及背景烘托營造富有感染力的主題場景,此幅即為一證。
畫家簡介
黃胄,(1925年-1997年),河北蠡縣人,漢族。著名中國畫畫家、收藏家,傑出的社會活動家。曾受命輕工部和文化部,領導創建了工藝美術展覽館和中國畫研究院,任副院長;歷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全國政協委員、常務委員。藝術道路上遵循“生活是創作的惟一源泉”,長期深入生活,勤奮作畫。人物、動作、花鳥無所不精,開創新中國人物畫一代新風。尤擅畫場面宏大、人物眾多的主體性巨作,陳列於中南海、人民大會堂等政務場合。其作品屢次獲國際獎,受到海外內人士的愛戴。晚年集中畢生財力精力,籌建了中國第一座大型民辦公助的藝術館―炎黃藝術館。為中國美術事業的發展和國際間藝術交流做出傑出貢獻。出版有各種文本和不同形式的《黃胄作品集》30餘種,理論集有《黃胄談藝術》。
創作素材
黃胄一生走南闖北,寫生不輟,積累創作素材,擴大題材領域。西北地區,尤其是新疆對黃胄的藝術創作影響最為深遠。新疆撥動了黃胄的藝術之弦,是他創作的靈感來源,草原的風土民情是黃胄繪畫的重要題材。為了表現新疆人民豪爽奔放的性情,表現草原之美,他屢下新疆深入生活寫生作畫。長期的寫生實踐,使黃胄善於捕捉草原生活中最有典型意義的瞬間,準確地表現對象的精神特質,而復筆的運用,則能夠很好地表現快速劇烈的動作,強化畫面氛圍。因此,黃胄的新疆風情作品,無論是草原逐戲,還是民族歌舞,皆雄放厚重,具有鮮活生動的感染力。
住院治療
題識中有“病手作此”之語,1977年3月,黃胄患脊椎綜合症,住院治療近三年,在此期間畫家仍筆耕不輟,創作的《松鷹圖》、《百驢圖卷》被作為國禮送給南斯拉夫領導人和日本天皇,畫家創作力之充沛旺盛足可想見。《策馬圖》中黃胄雖自謙“手僵墨滯,心手不能相生”,觀者卻不難從畫作中窺得其藝術最精彩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