筍江月色

筍江月色

古城泉州有個奇特的古蹟,那就是遠近聞名的石筍,位於泉州市區新門外晉江北岸的浮橋筍浯村黃甲街的龜山之上。

簡介

據文獻記載,古代泉州浮橋附近原有一座小丘,其形如龜,故名龜山。山邊有露天祭壇,乃歷代泉州知府、知縣,每年春秋兩次祭掃風雲、雷雨、山川之神,以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山川壇”,此壇今已廢記。小山既似靈龜,祭壇又是聖地,因此在古代人們的心目中,這裡是莊嚴肅穆的地方。酷似男性生殖器形象的石筍,就矗立在這裡。

外形

石筍高4.18米,共有七層,用五段圓柱體花崗岩經簡單加工雕琢壘疊而成,形狀古樸,保留了原始的天然狀態。下段較粗,上段較細,末端略作尖錐狀,其狀如巨筍聳立,故俗稱石筍。其南為晉江下游,滔滔江水從有筍旁邊迂迴而過,奔瀉入海.因這段石筍之故,這段江水也別名筍江。而石筍西南側始建於北宋皇佑元年(1049)的浮橋臨漳橋,也因此而別稱“石筍橋”。每當月明之夜,泛舟筍江,確有佳趣,成了占泉州著名八景之一的“筍江月色”。

歷史

據《泉州府志》載: “宋郡守高惠連以私憾擊斷石筍,明成化年間(公元1465-1487年)郡守張岩朴而屬之…”。北宋大中祥符四年(l0ll年)泉州太守高惠連曾經“以私憤擊斷石筍”。高惠連於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來泉任郡守,由此可推知, 石筍的存在早於北宋。石筍自被高惠連擊斷之後,直至明代成化年間才補接復原。

據學者專家考證分析,此奇特之石筍,很可能是原始部族圖騰崇拜的遺物,或是婆羅門教、印度教的生殖器崇拜,與開元寺大雄寶殿後廊正中兩根綠輝岩石柱上的“濕婆圖騰浮雕”上的生殖器圖案同一源流。如果此說能夠確立,那么這枝石筍之雕制諒系唐代印度教傳入之時。如果石筍系原來居住泉南一帶的古百越人的圖騰崇拜物,則石筍雕制之年代當更久遠。

總結

泉州石筍,造型十分簡潔,形象更為寫實,有著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它不僅為人類學研究提供了生動的實物資料,而且也是研究古代“生殖崇拜”、“圖騰崇拜”的可貴史料。今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