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影[北宋著名詞人]

張三影[北宋著名詞人]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人。北宋詞人。天聖八年(公元1030)進士。歷任宿州掾、吳江知縣、嘉禾(今浙江嘉興)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興軍(今陝西西安),闢為通判。後以屯田員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嘗知安陸,故人稱“張安陸”。治平元年(1064)以尚書都官郎中致仕,元豐元年病逝,年八十八歲。 張先“能詩及樂府,至老不衰”()。其詞內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詩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對都市社會生活也有所反映,語言工巧。

基本信息

生平簡介

張先詞《天仙子》 張先詞《天仙子》

張先之父張維,好讀書,以吟詠詩詞為樂。張先於天聖八年(1030年)中進士。明道元年(1032年)為宿州掾。康定元年(1040年)以秘書丞知吳江縣,次年為嘉禾(今浙江嘉興)判官。皇祐二年(1050年),晏殊知永興軍(今陝西西安),闢為通判。四年以屯田員外郎知渝州。嘉祐四年(1059年),知虢州。以嘗知安陸,故人稱“張安陸”。治平元年(1064年)以尚書都官郎中致仕。此後常往來於杭州、吳興之間,以垂釣和創作詩詞自娛,並與趙抃、蘇軾、蔡襄、鄭獬、李常、梅堯臣等名士登山交遊,吟唱往還。元豐元年病逝,年八十八。

《宋史》無傳,《宋史翼》卷二六載其事。著有《張子野詞》(一名安陸詞),存詞一百八十多首。

文學創作

張先著《十詠圖》 張先著《十詠圖》

張先“能詩及樂府,至老不衰”( 《石林詩話》卷下)。 其詞內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詩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對都市社會生活也有所反映,語言工巧。他以登山臨水、創作詩詞自娛。詞與柳永齊名,擅長小令,亦作慢詞。其詞含蓄工巧,情韻濃郁。題材大多為男歡女愛、相思離別,或反映封建士大夫的閒適生活。一些清新深婉的小詞寫得很有情韻。《一叢花令》中有“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之句,比擬新穎而饒有風趣,可謂刻劃閨中怨女的心理活動極為細膩而又生動,從而擁有“桃杏嫁東風郎中”的雅號( 具見阿袁《宋詞故事——意中人慾弄花影》)。賀裳在《皺水軒詞話》中評此詞尤為“無理而妙”。他的詩歌在當時也享有盛名。

其詞意韻恬淡,意象繁富,內在凝練,於兩宋婉約詞史上影響巨大,他是使詞由小令轉向慢詞的過渡過程中的一個不能忽視的功臣。張先詞在藝術上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善於以工巧之筆表現一種朦朧的美。他以善於用“影”字著名。宋祁很讚賞他《天仙子》中的“雲破月來花弄影”,稱之為“雲破月來花弄影郎中”(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三十七引《遯齋閒覽》)。清末詞學理論家陳廷焯評張子野詞云:“才不大而情有餘,別於秦、柳、晏、歐諸家,獨開妙境,詞壇中不可無此一家。”( 《詞壇叢話》)

陳廷焯又稱:“張子野詞,古今一大轉移也。前此則為晏、歐、為溫、韋,體段雖具,聲色未開。後此則為秦、柳,為蘇、辛,為美成(周邦彥)、白石(姜夔),發揚蹈厲,氣局一新,而古意漸失。子野適得其中,有含蓄處,亦有發越處。但含蓄不似溫、韋,發越亦不似豪蘇膩柳。規模雖隘,氣格卻近古。自子野後一千年來、溫、韋之風不作矣。亦令我思子野不置。”( 《白雨齋詞話》)恰當地指出了張先在詞史上的地位。

人物軼事

綽號來歷

張先畫像 張先畫像

北宋詞人張先,號子野,詩句精工而受人稱讚。《古今詩話》中說:“有客謂子野曰:‘人皆謂公張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也。’子野曰:‘何不曰之為張三影?’客不曉。公曰:‘雲破月來花弄影’、‘嬌柔懶起,簾幕卷花影’、‘柳徑無人,墮絮飛無影’,此餘生平所得意也。”後來,人們就稱呼他“張三影”。

張先初以《行香子》詞有“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之句,被人稱之為“張三中”。張先對人說:“何不稱為‘張三影’,‘雲破月來花弄影’;‘嬌柔懶起,簾幕卷花影’;‘柔柳搖搖,墮輕絮無影’,都是我的得意之句。”世人遂稱之為“張三影”。

私會尼姑

傳說張先年輕時, 與一小尼姑相好, 但庵中老尼十分嚴厲,把小尼姑關在池塘中一小島的閣樓上。為了相見, 每當夜深人靜,張先偷偷划船過去,小尼姑悄悄放下梯子,讓張先上樓。後二人被迫分手,臨別時, 張先不勝眷戀,於是寫下《一叢花》寄意。

老年納妾

張先一生安享富貴,詩酒風流,頗多佳話。好友蘇軾贈詩“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 為其生活寫照。據傳張先在八十歲時仍娶十八歲的女子為妾。一次家宴上,張先春風得意賦詩一首:“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蘇軾也即興附上了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後來此小妾八年為他生了兩男兩女。張先一生共有十子兩女,年紀最大的大兒子和年紀最小的小女兒相差六十歲。

官妓索詞

張先 張先

張先老年寓居杭州,多為官妓作詞,卻把同為官妓的龍靚忽略了。於是龍靚給張先寫了一首詩索詞:“天與群芳千樣葩,獨無顏色不堪夸。牡丹芍藥人題遍,自分身如鼓子花。”張先於是作雙調《望江南》回贈: “青樓宴,靚女薦瑤杯。一曲白雲江月滿,際天拖練夜潮來。人物誤瑤台。 醺醺酒,拂拂上雙腮。媚臉已非朱淡粉,香紅全勝雪籠梅。標格外塵埃。”

歐公贈雅號

張先另有一雅號,即為歐陽修所贈,范公偁《過庭錄》記載言:‘子野《一從花令》一時盛傳,永叔(歐陽修)尤愛之,恨未識其人,子野家南地。以故聖都,謁永叔,聞者以通,永叔倒屣迎之曰:“此乃‘桃杏嫁東風’郎中”。

代表作品

詩作

【題西溪無相院

積水涵虛上下清,幾家門靜岸痕平。

浮萍破處見山影,小艇歸時聞草聲。

入郭僧尋塵里去,過橋人似鑒中行。

已憑暫雨添秋色,莫放修蘆礙月生。

詞作

相思令·苹滿溪

苹滿溪。柳繞堤。相送行人溪水西。回時隴月低。

煙霏霏。風淒淒。重倚朱門聽馬嘶。寒鷗相對飛。

醉垂鞭·雙蝶繡羅裙

雙蝶繡羅裙,東池宴,初相見。朱粉不深勻,閒花淡淡春。

細看諸處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亂山昏,來時衣上雲。

醉垂鞭·贈琵琶娘,年十二】

朱粉不須施,花枝小。春偏好。嬌妙近勝衣。輕羅紅霧垂。

琵琶金畫鳳。雙條重。倦眉低。啄木細聲遲。黃蜂花上飛。

浣溪沙 ·樓倚春江百尺高

樓倚春江百尺高,煙中還未見歸橈,幾時期信似江潮?

花片片飛風弄蝶,柳陰陰下水平橋,日長才過又今宵。

訴衷情·花前月下暫相逢

花前月下暫相逢。苦恨阻從容。何況酒醒夢斷,花謝月朦朧。

花不盡,月無窮。兩心同。此時願作,楊柳千絲,絆惹春風。

減字木蘭花·垂螺近額

垂螺近額,走上紅裀初趁拍。只恐輕飛,擬倩遊絲惹琢。

文鴛繡履,去似楊花塵不起。舞徹《伊州》,頭上宮花顫未休。

更漏子·錦筵紅

錦筵紅,羅幕翠。侍宴美人姝麗。十五六,解憐才。勸人深酒杯。

黛眉長,檀口小。耳畔向人輕道。柳陰曲,是兒家。門前紅杏花。

畫堂春·外湖蓮子長參差

外湖蓮子長參差,霽山青處鷗飛。水天溶漾畫橈遲,人影鑒中移。

桃葉淺聲雙唱,杏紅深色輕衣。小荷障面避斜暉,分得翠陰歸。

菩薩蠻·憶郎還上層樓曲

憶郎還上層樓曲。樓前芳草年年綠。綠似去時袍。回頭風袖飄。

郎袍應已舊。顏色非長久。惜恐鏡中春。不如花草新。

【菩薩蠻·中呂宮】

聞人語著仙卿字。瞋情恨意還須喜。何況草長時。酒前頻共伊。

嬌香堆寶帳。月到梨花上。心事兩人知。掩燈羅幕垂。

【菩薩蠻·中呂宮】

夜深不至春蟾見。令人更更情飛亂,翠幕動風亭。時疑響屟聲。

花香聞水榭。幾誤飄衣麝。不忍下朱扉。繞廊重待伊。

【菩薩蠻·中呂宮】

簟紋衫色嬌黃淺。釵頭秋葉玲瓏翦。輕怯疲腰身。紗窗病起人。

相思魂欲絕。莫話新秋別。何處斷離腸。西風昨夜涼。

青門引 ·乍暖還輕冷

乍暖還輕冷,風雨晚來方定。庭軒寂寞近清明,殘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樓頭畫角風吹醒,入夜重門靜。那堪更被明月,隔牆送過鞦韆影。

千秋歲·數聲鶗鴂

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

永豐柳,無人盡日花飛雪。莫把麼弦撥,怨極弦能說。

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夜過也,東方未白凝殘月。(別作:東窗未白孤燈滅)

木蘭花 ·乙卯吳興寒食

龍頭舴艋吳兒競,筍柱鞦韆游女並。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

行雲去後遙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靜。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

此詞題為“乙卯吳興寒食”,既是一幅寒食節日的風俗畫,又是一曲耄耋者恬靜的夕陽頌。詞的上片極寫節日的歡樂,下片寫歡樂後的幽靜。上片從一旁觀老翁的眼中寫出熱鬧景象,在熱鬧的景象中仍含有寧靜的心情;下片在幽靜的月色下特意寫了柳絮暗飄,亦可謂靜中有動。

開篇寫的是吳中健兒駕舞龍舟,在水面飛駛競渡的壯觀場面。舴艋是江南水鄉常見的一種形體扁窄的輕便小舟,飾以龍頭,就是鄉民為節日臨時裝置的簡易龍舟,雖無錦纜雕紋,卻富鄉土特色。著一“競”字既寫出了划槳人的矯健和船行的輕疾,又可以想見夾岸助興的喧天鑼鼓和爭相觀看的男女老少。

寒食是古代女子的一個節日,這一天姑娘們特別高興,她們可以放下女紅,走出閨房,雙雙對對,打著鞦韆,盡興遊樂。“筍柱鞦韆游並”句便說游女盪鞦韆。“筍柱”指竹製的鞦韆架。三、四句用一聯工整的對句描寫姑娘們拾翠、遊人們踏青,樂而忘返的情景。“芳洲”、“秀野”使人想見郊野草木競秀、春光明媚的誘人景色。“拾翠”原指採拾翠鳥的羽毛,語出曹植《洛神賦》“或采明珠,或拾翠羽”,後亦泛指婦女水邊野外遊春之事。“踏青”即春天出城到郊外遊覽。古代詩詞中常以踏青和拾翠並提,如吳融《閒居有作》:“踏青堤上煙多綠,拾翠江邊月更明”。這一聯泛寫寒食遊春的活動,與前面賽龍舟、打鞦韆相配合,有點有面,主次分明。詞之上片著重寫人事,通過熱鬧的場景,描寫春光的美好和遊人的歡樂。

下片轉為寫景,通過靜謐優美的夜景,反襯白晝遊樂的繁盛。一動一靜,互相映襯,收到很好的藝術效果。由動景換靜景,畫面跳躍很大,但過片卻很自然:“行雲去後遙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靜”,前句說雲去山昏,遊人散後,郊外一片空寂,為上片作結。後句說笙歌已歇,喧囂一天的池院,此刻顯得分外清靜,一“靜”字又引出下面的景語。

結拍以寫景工絕著稱。朱彝尊《靜志居詩話》說:“張子野吳興寒食詞‘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余嘗嘆其工絕,在世所傳‘三影’之上。”月色清明,甚至可以看見點點楊花飛舞;而花過無影,又顯得清輝迷濛,明而不亮,庭中一切景物都蒙上一層輕霧,別具一種朦朧之美。不僅如此,兩句還寓情於景,反映出作者遊樂一天之後,心情恬淡而又舒暢。詞人雖年事已高,但生活情趣很高,既愛遊春的熱鬧場面,又愛月夜的幽靜景色。他白晝,與鄉民同樂,是一種情趣;夜晚,獨坐中庭,欣賞春宵月色,又是一種情趣。

此詞是一篇韻味雋永的佳作。整首詞從熱烈歡快漸趨恬靜寧謐,成功地表達出一個有閒的耋耄老人所獨有的心理狀態。全詞情景交融,藝術效果頗佳。有人說其末句堪與使作者聞名於世的“三影”合稱“四影”,可謂深得此詞之妙。

木蘭花(和孫公素別安陸·般涉調)

相離徒有相逢夢。門外馬蹄塵已動。怨歌留待醉時聽,遠目不堪空際送。
今宵風月知誰共。聲咽琵琶槽上鳳。人生無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

木蘭花(般涉調)

人意共憐花月滿。花好月圓人又散。歡情去逐遠雲空,往事過如幽夢斷。
草樹爭春紅影亂。一唱雞聲千萬怨。任教遲日更添長,能得幾時抬眼看。
木蘭花(邠州作·林鐘商)

青錢貼水萍無數。臨曉西湖春漲雨。泥新輕燕面前飛,風慢落花衣上住。
紅裙空引煙娥聚。雲月卻能隨馬去。明朝何處上高台,回認玉峰山下路。

木蘭花(林鐘商)

西湖楊柳風流絕。滿樓青春看贈別。牆頭簌簌暗飛花,山外陰陰初落月。
秦姬穠麗雲梳發。持酒唱歌留晚發。驪駒應解惱人情,欲出重城嘶不歇。

江南柳·隋堤遠

隋堤遠,波急路塵輕。今古柳橋多送別,見人分袂亦愁生。何況自關情。

斜照後,新月上西城。城上樓高重倚望,願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惜雙雙·溪橋寄意

城上層樓天邊路,殘照里、平蕪綠樹。傷遠更惜春暮,有人還在高高處。

斷夢歸雲經日去,無計使、哀弦寄語。相望恨不相遇,倚橋臨水誰家住。

一叢花·傷高懷遠幾時窮

傷高懷遠幾時窮?無物似情濃。離愁正引千絲亂,更東陌、飛絮蒙蒙。

嘶騎漸遙,征塵不斷,何處認郎蹤!雙鴛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橈通。

梯橫畫閣黃昏後,又還是、斜月簾櫳。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

【踏莎行·中呂宮】

衾鳳猶溫,籠鸚尚睡。宿妝稀淡眉成字。映花避月上行廊,珠裙褶褶輕垂地。

翠幕成波,新荷貼水。紛紛煙柳低還起。重牆繞院更重門,春風無路通深意。

【南鄉子·中呂宮】

何處可魂消。京口終朝兩信潮。不管離心千疊恨,滔滔。催促行人動去橈。

記得舊江皋。綠楊輕絮幾條條。春水一篙殘照闊,遙遙。有個多情立畫橋。

【南鄉子·中秋不見月】

潮上水清渾。棹影輕於水底雲。去意徘徊無奈淚,衣巾。猶有當時粉黛痕。

海近古城昏。暮角寒沙雁隊分。今夜相思應看月,無人。露冷依前獨掩門。

漁家傲·和程公辟贈

巴子城頭青草暮,巴山重疊相逢處。燕子占巢花脫樹,杯且舉,瞿塘水闊舟難渡。

天外吳門清霅路。君家正吳門住。贈我柳枝情幾許。春滿縷,為君將入江南去。

蝶戀花·移得綠楊栽後院】

移得綠楊栽後院,學舞宮腰,二月青猶短。不比灞陵多送遠,殘絲亂絮東西岸。

幾葉小眉寒不展,莫唱《陽關》,真箇腸先斷。分付與春休細看,條條儘是離人怨。

惜瓊花 ·汀苹白

汀苹白,苕水碧。每逢花駐樂,隨處歡席。別時攜手看春色。螢火而今,飛破秋夕。

汴河流,如帶窄。任身輕似葉,何計歸得?斷雲孤鶩青山極。樓上徘徊,無盡相憶。

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

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滿江紅 ·飄盡寒梅

飄盡寒梅,笑粉蝶游蜂未覺。漸迤邐、水明山秀,暖生簾幕。過雨小桃紅未透,舞煙新柳青猶弱。

記畫橋深處水邊亭,曾偷約。 多少恨,今猶昨;愁和悶,都忘卻。拚從前爛醉,被花迷著。

晴鴿試鈴風力軟,雛鶯弄舌春寒薄。但只愁、錦繡鬧妝時,東風惡。

南歌子

蟬抱高高柳,蓮開淺淺波。倚風疏葉下庭柯。況是不寒不暖、正清和。

浮世歡會少,勞生怨別多。相逢休惜醉顏酡。賴有西園明月、照笙歌。

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

野綠連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淨。柔柳搖搖,墜輕絮無影。汀洲日落人歸,修巾薄袂,擷香拾翠相競。

如解凌波,泊煙渚春暝。彩絛朱索新整。宿繡屏、畫船風定。金鳳響雙槽,彈出今古幽思誰省。

玉盤大小亂珠迸。酒上妝面,花艷媚相併。重聽。盡漢妃一曲,江空月靜。

【歸朝歡(雙調)】

聲轉轆轤聞露井。曉引銀瓶牽素綆。西圓人語夜來風,叢英飄墜紅成徑。寶猊煙未冷。蓮台香蠟殘痕凝。等身金,誰能得意,買此好光景。

粉落輕妝紅玉瑩。月枕橫釵雲墜領。有情無物不雙棲,文禽只合常交頸。晝長歡豈定。爭如翻作春宵永。日曈曨,嬌柔懶起,簾押殘花影。

【行香子·舞雪歌雲】

舞雪歌雲,閒談妝勻。藍淡水深染輕裙。酒香熏臉,粉色生香,更巧談話,美性情,好精神。

江空無畔,凌波何處。月橋邊,青柳朱門。斷鍾殘角,又送黃昏。奈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

【系裙腰】

惜霜蟾照夜雲天。朦朧影、畫勾闌。人情縱似長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幾番圓。

欲寄西江題葉字,流不到、五亭前。東池始有荷新綠,尚小如錢。問何日藕、幾時蓮。

這是張先婉約詞的代表作之一。

夜霜滿地,明月懸天,月破雲影,月影朦朧,欄桿影子縱橫如畫。人情縱然如月一樣長久,算算一年又一年,又能有幾次月圓,情圓。想寫點書信隨風寄西江,可惜流不到那故人所在的五亭前。東池裡荷葉剛剛泛新綠,小如銅錢。問問幾時才能結藕,何時才能開花?

上片以景起筆,月影朦朧,如詩如畫。一個“縱似”由月圓月缺聯想到情無長久,不禁令人悲從中來。下片由情及景,欲寄心事而不得,傷感之餘又充滿了愁思。小荷才新綠,要到結藕開花,尚待時日,也許那就是相見之期。“藕”“蓮”運用諧音雙關的手法,以“藕”和“蓮”分別諧音“偶”和“戀”(一說為“憐”,如《採蓮曲》;亦有作“聯”講的),從而委婉含蓄地表達愛情的主題及對愛人的思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