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著我吧

等著我吧

《等著我吧》這首詩是前蘇聯小說家、詩人、劇作家西蒙諾夫創作。寫於蘇聯衛國戰爭初期,詩歌描寫了戰士的希望和妻子對丈夫忠貞不渝的愛和信念,一經發表就爭相傳抄,給了戰士極大的鼓舞。有的戰士把此詩抄在信中寄給妻子;有位戰士在戰後,寫信給西蒙諾夫說:“您的詩以及您在詩中所表達的對親人深切的愛,支持我度過戰爭歲月。”西蒙諾夫寫這首詩的動機和它所產生的社會效果之間的差異之大,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所罕見的。

基本信息

俄文原文

ЖДИМЕНЯЖдиМеня,иявернусь,
Толькооченьжди,
Жди,когданаводятгрусть
Жёлтыедожди,
Жди,когдаснегаметут,
Жди,когдажара,
Жди,когдадругихнеждут,
Позабыввчера.
Жди,когдаиздальнихмест
Писемнепридёт,
Жди,когдаужнадоест
Всем,ктовместеждёт.
Ждименя,иявернусь,
Нежелайдорба
Всем,ктознаетнаизусть,
Чтозабытьпора.
Пустьповерятсынимать
Вто,чтонетменя,
Пустьдрузьяустанутждать,
Сядутуогня,
Выпьютгорькоевино
Напоминдуши,,,
Жди.Иснимизаодно
Выпитьнеспеши.
Ждименя,иявернусь
Всемсмертямназло,
Ктонеждалменя,тотпусть
Скажет:--повезло.
Непонятьнеждавшим,им,
Каксредиогня
Ожиданиемсвоим
Тыспасламеня.
Какявыжил,будемзнать
Толькомыстобой--
Просто:тыумелаждать,
Какниктодругой.

中文翻譯

西蒙諾夫
等著我吧,我會回來
只是你要苦苦地等待
等到那愁煞人的陰雨
勾起你憂傷滿懷
等到大雪紛飛
等到酷暑難耐
等到別人不再把親人盼望
往昔的一切
一股腦兒拋開
等到遙遠的家鄉
不再有家書傳來
心灰意冷
都已倦怠
等著我吧,我會回來
不要祝福那些人平安
他們口口聲聲地說
算了吧
等下去也是枉然
縱然愛子和慈母認為
我已不在人間
縱然朋友們等得厭倦
在爐火旁圍著
啜飲苦酒
把亡魂追念
你可要等下去
千萬不要同他們一起忙著舉起酒盞
等著我吧,我會回來
死神一次次被我挫敗
就讓那不曾等待我的人
說我僥倖
感到意外
那些沒有等下去的人不會理解
虧了你的苦苦等待
在炮火連天的戰場上
是你把我從死神手中拯救出來
我是怎樣死裡逃生的
只有你和我兩人明白
只因為同別人不一樣
你善於苦苦等待

英文翻譯

Iswaitingforme,
Icancomeback,
Onlywantsyoutowaitforwithhardship.
Whenthatworriestheghostperson'srain,
Cancelsyousadlytofillwith,
Whenthatsnowfallingthickly,
Whenthatintensesummerheatisdifficulttosuffer,
Whenothersnolongerhopedthefamilymember,
Inthepastall,abandonedaltogether.
Whenthatremoteanotherregion,
Nolongerhasthelettertotransmit,
Whenwaitedfortogetherhuman,
Isdownhearted,
hasbeenalltired.
Iswaitingforme,
Icancomeback.
Donotprayforheavenlyblessingthesehumanofsafety,
Theykeeponproclaimingsaid,
Considersasfinished,
andsoongetsdownalsoisinvainhowever!
Evenifthebelovedsonandthelovingmotherbelieved,
Ialreadynotinworld;
Evenifthefriendsandsoonarewearyof,
Sitsinacirclenearbythefurnacefire,
Sipsthebittertastingwine,
pursuestheghostrecommends.
Youmayhavetowaittogetdown!
SurelyWiththemtogether,
Busyisrecommendingliquor.
Iswaitingforme,
Icancomeback.
Godofdeathisfrustratedbyme!
Letthatnotoncewaitformetheperson,
SaidIamlucky,amsurprised,
ThathasnotwaitedforthehumanwhichgetsdownnottobeabletounderstandOwedyoutowaitforwithhardship,
Infiredayafterdaybattlefield,
Fromthegodofdeathhand,
isyousavesme.
HowamIambeingsavedfromdeath,
Onlythenyouandmytwopeopleunderstood,
Becauseyouareonlydissimilarwithothers,
Youaregoodatwaitingforwithhardship.

作家簡介

西蒙諾夫西蒙諾夫
衛國戰爭爆發後,西蒙諾夫同許多作家一樣以《紅星報》記者身份奔赴前線。他預感到謝羅娃對他的感情將會冷淡,以至變心。預感並未欺騙西蒙諾夫。1943年謝羅娃隨樂團赴布良斯克前線演出,同方面軍司令羅科索夫斯基元帥相遇,有美男子之稱的英俊統帥與絕代佳人雙雙墮入情網。謝羅娃心裡又掀起久已平息的感情狂浪,誰料叱吒風雲的元帥原是多情種子,兩人愛得昏天黑地。但在殘酷的戰爭年代像他們那樣身份的人的愛情只能曇花一現。短暫而熾熱的愛情不僅加深她同西蒙諾夫已有的裂痕,而且給予她本人致命的打擊。她以酒麻痹內心的灼疼,逐漸成癮,無法戒掉。羅科索夫斯基對謝羅娃也一往情深,戰爭結束後仍常到西蒙諾夫寓所前小立片刻,望一眼謝羅娃臥室的窗帷。多年後謝羅娃在青年工人劇院時期的老搭檔帕維爾講了一件他所目睹的事:有一次謝羅娃對他說,五點整,一秒不差,一輛政府要員的轎車準時開到她家門前,車裡的人將在門前“立正”幾分鐘,並說他可能見過那個人。五點鐘謝羅娃拉開窗帷,一輛吉姆車剛好開到。從車裡走出一個人,帕維爾一眼便看到軍服上的元帥肩章。1949年羅科索夫斯基被史達林派往波蘭任國防部長,吉姆車才不再出現。此後她同西蒙諾夫的關係並未好轉,反而惡化。謝羅娃已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桃色事件時有發生。1950年謝羅娃生了個女兒,西蒙諾夫見到後意味深長地說:“頭髮是黑的,這么說是我的!”西蒙諾夫終於無法再忍受,由愛轉恨,同她決裂。他們是1957年離婚的。除《等著我吧》一詩上留有瓦·謝兩個字外,西蒙諾夫刪掉作品中所有她的名字。這時西蒙諾夫躋身高位,擔任作協副總書記,並多次榮獲史達林獎金,已是有影響的人物。他不希望謝羅娃的名字再出現在海報和銀幕上,這些機構的領導對此心領神會。
離婚後謝羅娃的日子很艱難。她離開列寧共青劇院,在小劇院也沒待住,又轉到莫斯科蘇維埃劇院,仍沒待住。影片當然沒再拍。為同母親爭女兒瑪莎贍養權打了一年官司,母親認為她是酒鬼無權撫養女兒,應由她撫養。謝羅娃雖最終勝訴,但精神已崩潰。她同兒子安納托利一起酗酒,家裡能變賣的東西都變賣了,惟一保存下來的是西蒙諾夫給她寫的信。七十年代西蒙諾夫生病住院,瑪莎來看他,西蒙諾夫叫她把他寫給她母親的信全部帶來,他看過便還給她。瑪莎送去後西蒙諾夫讓她三天后來取。瑪莎取信時發現父親一下子仿佛老了十歲。西蒙諾夫說:“這些信仿佛昨天寫的。凡是提到你的地方我都剪下來還你,其餘的都要通通燒掉,不能落入他人手裡。”
現在,不少人還記得三十年代蘇聯著名女影星,如瑪卡羅娃、拉德尼娜、奧爾洛娃,可有誰還記得四十年代令觀眾著迷的謝羅娃呢?她完全被人遺忘了。
西蒙諾夫寫這首詩的動機和它所產生的社會效果之間的差異如此之大,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所罕見的。

詩歌賞析

這首寫於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作品曾感動過當時千千萬萬的人。它的異乎尋常的強烈、執著的情感使任何人讀了之後都會受到觸動。
B·C是蘇聯著名的話劇和電影演員瓦蘭金娜·賽洛娃。當然,西蒙諾夫將此詩獻給她,並非指瓦蘭金娜便是詩中的“你”,作者自己乃詩中的一個人物。文學作品、學術著作題贈某人的做法在歐洲由來已久,比如伽利略曾將自己的天文學著作獻給國王———這著作的內容不一定與受贈者有直接的關係。
我們感覺到此詩自始至終有一種呼喚的聲音,穿過遙遠的距離和內心的陣陣寒冷,不斷地向愛人傳遞。他沒有描繪槍林彈雨,也不以戰壕中的潮濕、飢餓,甚至身受的傷痛為慮,他的心思在愛人那邊,總惦念她可遭受的淒雨霜風,憂愁牽掛。正義的戰爭必勝,他堅信不疑。戰爭是死地,勝利總要用鮮血來換取,這一點誰都明白。既然是責任那就別無選擇,但用生的可排斥死的可,這是所有參戰者共同的心理。其中愛人的忠貞不移是戰士最重要的精神支撐力量之一,戰士如此愛他的愛人,對她可能會承受到的壓力——感受、思念,陰雨,憂傷,“別人不再把親人盼望/往昔的一切,一古腦兒拋開”,沒有了我的音信,甚或會有誤傳的訊息,像美國電影<魂斷藍橋>中凱蒂在報紙登載的陣亡將士名單上看到克勞寧上尉的名字那樣。
戰爭中後方人感受到的嚴酷也許並不亞於前線的官兵,誰敢篤信自己的親人在血與火的洗浴中平安無虞?愛子不敢信,慈母也戰戰兢兢,他們認為“我已不在人世”實屬正常。蘇聯影片《雁南飛》的女主人公因長期的孤單寂寞及生理上的渴求委身他人;凱蒂因相信克勞寧已死加之衣食無著最終不得不沉淪下去的事例並非鮮見。可以說後方親人在等待中感受的是精神逐漸枯萎死亡的經歷。
詩篇迴旋往復,一次次呼喚,帶著言辭之外的懇求,兵士的求生祈願與親人盼歸的渴望在詩里緊緊地融合,強烈的情緒因戰火的無情、結果的難以預卜而化為複雜的低吟。“就讓那不曾等待我的人/說我僥倖——感到意外”,說的是重逢後的情景。“從死神手中,是你把我拯救出來”愛情的真摯感動天地,勝過了上帝之力。這前所未有的祈禱,在下一次衝鋒陷陣之前的空隙。
詩篇長久地激動著人們。它是戰爭時前線與後方人們精神的食糧,那些沒能從戰場上回來的人,念過、背誦過這首詩,把它作為獻給親人的最後禮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