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谷新星

第谷新星

第谷新星,又名“SN 1572”,是一顆於仙后座出現的超新星,也是少數能以肉眼看見的超新星之一。它於1572年11月11日由丹麥天文學家第谷•布拉赫首度觀測,當時它比金星光亮,隨著亮度轉暗,至兩年後的1574年3月,它已經無法再以肉眼看到。現成為仙后座A超新星遺蹟。

人物

第谷新星第谷新星
第谷(TychoBrahe),1510年12月14日生於斯坎尼亞省基烏德斯特普的一個貴族家庭。其父是律師。1601年10月24日,第谷逝世於布拉格,終年57歲。

生平

第谷於1559年入哥本哈根大學讀書。1560年8月,他根據預報觀察到一次日食,這使他對天文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1562年第谷轉到德國萊比錫大學學習法律,但卻利用全部的業餘時間研究天文學。1563年他寫出了第一份天文觀測資料,記載了木星土星太陽在一直線上的情況。1566年第谷開始到各國漫遊,並在德國羅斯托克大學攻讀天文學。從此他開始了畢生的天文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第谷的一生在天文觀測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為近代天文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第谷的最重要發現是1572年11月11日觀測了仙后座的新星爆發。前後16個月的詳細觀察和記載,取得了驚人的結果,徹底動搖了亞里士多德的天體不變的學說,開闢了天文學發展的新領域。
1576年在丹麥國王弗里德里赫二世的建議下,第谷在丹麥與瑞典間的赫芬島開始建立“觀天堡”。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天文台,在這裡設定了四個觀象台、一個圖書館、一個實驗室和一個印刷廠,配備了齊全的儀器,耗資黃金1噸多。直到1579年,第谷一直在這裡工作20多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創製了大量的先進天文儀器。其中最著名的有1577年以二顆明亮的彗星的觀察。他通過觀察得出了慧星月亮遠許多倍的結論,這一重要結論對於幫助人們正確認識天文現象,產生了很大影響。
1599年丹麥國王弗里德里赫死後,第谷在波希米亞皇帝魯道夫十世的幫助下,移居布拉格,建立了新的天文台。1600年第谷與克卜勒相遇,邀請他作為自己的助手,次年第谷逝世,克卜勒接替了他的工作,並繼承了他的宮廷數學家的職務。第谷的大量極為精確的天文觀測資料,為克卜勒的工作創造了條件,他所編著經克卜勒完成,於1627年出版的《魯道夫天文表》成為當時最精確的天文表。
第谷是一位傑出的觀測家,但他的宇宙觀卻是錯誤的。第谷本人不接受任何地動的思想。他認為所有行星都繞太陽運動,而太陽率領眾行星繞地球運動。他的體系是屬於地心說的。
可以說,作為丹麥天文學家的第谷,是近代天文學的奠基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