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堵牆:戲劇的結構與解構

第四堵牆:戲劇的結構與解構

《第四堵牆戲劇的結構與解構》是2011年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惠柱。

內容簡介

《第四堵牆:戲劇的結構與解構》分上下兩篇。上篇從古希臘講到荒誕派,對戲劇的各種形式,如純戲劇結構、史詩式結構、散文式結構、詩式結構、電影式結構做了探索,並分析它們的美學價值;下篇則描述了近百年來的戲劇,著重點在劇場的體現,因此更強調編、導、演統一的結構,最後將戲劇泛化,即戲劇不僅包括舞台上的戲劇,還包括舞台外的。戲劇”,作者站在劇場的邊緣,對戲劇的現狀和前景作了獨特的分析 。

目錄

序言:新世紀的戲劇

上篇 敘事性結構

導言

第一章 各類形式探源

一 純戲劇式結構

二 史詩式結構

三 散文式結構

四 詩式結構

五 電影式結構

第二章 美學價值分析

[審美對象]

一 集中整飭

二 多樣變化

三 美是生活

四 醜與抽象

五 轉入主體

[審美心理]

六 內摹仿

七 移情作用

八 距離與想像

九 創造與表現

十 心理與時空

小結

第三章 各家理論評價

一 亞里士多德

二 亞里士多德之後

三 黑格爾

四 黑格爾之後

五 結構類型問題

結論

下篇 劇場性結構

導言

第一章 解構敘事的劇場性結構

一 “戲中戲”結構

二 儀式性結構

三 社會論壇劇結構

第二章 編、導、演綜合的體系

一 橫的比較: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萊希特、梅蘭芳的審美理想

二 縱的發展:梅蘭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萊希特在中國的社會意義

三 最新趨勢:布萊希特、敘事體戲劇與大眾傳媒

四 人生與面具: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萊希特、阿爾托

第三章 還需要劇場嗎?

一 後現代——戲劇?

二 戲劇、電影、電視劇

三 電腦、影視、戲劇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